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微信号(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平台)
展开全文
倒卖资料群聊天截屏。
相关资料文件。
18岁的徐玉玉刚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紧接而来的就是诈骗电话。
同样,沈阳市铁西区的老王(化名)上午刚刚注册了一家企业,下午就接到了骚扰电话。
徐玉玉的信息是怎样泄露的?老王的工商注册信息为什么这么快就到了不法分子手中?
沈阳铁西公安介绍,日前破获的一起倒卖个人信息案件中,像老王一样被倒卖的法人代表信息有近万条。
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网络上交换、出售个人信息泛滥,甚至20万条与老年人健康有关的个人信息只要500元。
在记者拿到的一份辽宁省内企业“董事长”名单中,不乏知名企业的负责人,记者按照名单上的电话拨打过去验证,竟然全部正确。
【案例发布】
上午注册公司下午就接到推销电话
“真奇怪,上午刚刚注册一家公司,下午推销的电话就找上门。”沈阳市铁西区的老王说,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都有多个电话上门,让老王非常担心,“目前打来电话的还是一些推销的骚扰电话,如果我的信息落在骗子手中,那不一定出什么事呢。”
老王果断向警方报案。据办案的沈阳铁西公安分局兴华派出所民警介绍,在日常对管内企业走访过程中,像老王一样信息被泄露的企业法人代表及业主还有很多,大家对骚扰电话非常反感,其内容包括建设网站、企业搜索引擎推广、代办各种证件等等。
铁西公安介绍,深入摸排和梳理群众报案的相关信息后,发现一家公司似乎专门以拨打骚扰电话为营生,其中4名业务员白某、滕某、俞某、史某引起了警方注意。
警方调查发现,这4名业务员专司拨打骚扰电话,同时负责搜集个人信息资料。白某、滕某、俞某都曾从同一个微信号处分别购买了4000条企业法人代表信息,其中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姓名、电话、企业地址及注册时间等;史某购买了2000余条沈阳市各楼盘全款买房的业主信息,其中包括楼盘名称、业主姓名、业主电话、房产面积等信息。
这4人的不同种类信息都是从同一微信号购买,微信号的使用者为李某,警方随后将其抓获。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都已经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介绍,李某通过微信、QQ、邮箱等方式传递公民个人信息资料,用微信红包收取赃款,以每1000条10元的售价,非法获利6000余元。李某交代,从交换到购买再到出售,都是在网上进行,自己出售的资料也都是从别人处购买或交换得来的。
【相关案例】
快递面单被倒卖每个3.5元
不久前,一名速递公司员工被指将公司账号密码出售获利3.8万元,在深圳受审。该员工的行为导致大量快递客户个人信息被泄露。
快递业内人士称,在网上大量出售快递单据信息已经不是秘密,“一个面单价格3.5元,最少也得20个起出售”。
同时,也有人以每条0.02元-0.03元的价格多次在网上向他人购买快递公司的快件单据扫描件,从而获得快递单上的客户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现在很多网商给客户发的快递是在网上下单,而一些种类的商品在单号上可以被识别,这样你的信息和你买了什么就有可能被别人知道。”业内人士称,在购买这些信息的人中,有人是为了做数据研究,有人则是为了进行诈骗,“曾经有人从深圳发快递到湖北,收件人在快递发出9天后接到自称快递公司的电话,后发现对方是冒充快递公司人员,实施电信诈骗”。
【本报调查】
4万条学校老师的信息卖1500元
记者多日调查发现,包括考生、企业、房产业主、老年人就医等分类明确、详细准确的信息,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获得。
15万条可200元卖给你准确度50%-60%
网上一个“沈阳客户资料群”,成员超过960人,群中“交换资料”、“出售资料”等消息几乎24小时不断。
有网友直接发布出售个人资料的广告,也有人直言要购买“60岁以上老人买保健品的客户资料”。
一个名为“瑞雪”的网友主动私下联系记者,询问是否购买资源。记者回应后,对方发过来一张截图,图上显示为股民资料,其中包括股民姓名、电话、持有股票的情况等等。“瑞雪”还称,有多个地区的学校老师通讯录。
记者询问是否准确,对方表示:“我们搞资源的不准,我们还怎么吃饭?”
对方强调,4万条学校老师的信息售价为1500元,“不可以测试,如果你不信任,可以先买4000条”。
另一网友称,出售20万条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资料,价格只要500元,包含全国各地,“如果你要辽宁的,我需要整理,大概也有几万条吧”。
对方强调,因为价格低,也不可以进行测试。看记者没有回复,对方又称:“15万条可以200元卖给你。”
对方称,如果记者确定购买,要先用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方式汇款,自己收到汇款后,会立即将打包好的资料以电子邮件或者QQ传输等方式发给记者。
对方坦言,这些信息的准确度大概在50%到60%,“实话实说,诚信为本,以信为天”。
就在记者发稿前,这个网友还给记者发消息“辽宁省一部分大学新生报到登记表,就200个左右,一手,刚到的”。
记者随机选取信息测试结果全部正确
记者从多个QQ群中获得了多个文本,包含上万条信息,其中包括企业工商信息、小区业主信息、学生老师通讯录等。
一份以“8月11日”命名的表格中,记录了沈阳市内243条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经营范围等内容。
一份名为“辽宁企业法人资源”的表格中,记录了302条信息,详细记录了企业及企业董事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记者注意到这些内容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为了验证信息的准确性,记者从多个表格中随机选取20条信息进行电话联系,结果全部验证正确。
其中沈阳一家知名食品企业董事长丁先生表示,对自己手机号码泄露遭到买卖传播的事毫不知情。
沈阳一家知名摄影企业董事长龚先生表示,自己每天至少要接到3个以上的骚扰电话,而自己的电话号码早已被发布在网上,“每天都有打电话推销的”。
【警方揭秘】
贩卖信息产业链:盗取、贩卖、侵害
辽宁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中心介绍,目前针对个人信息的犯罪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有:
专门搜集信息的
泄密源团体
用各种花样和手段取得企业或个人数据库信息。
数据信息中间商
根据各种非法需求向泄密源购买数据,又向有需求者推销数据,作为中间商买卖、共享和传播各种数据库。
购买个人信息
实施犯罪者
是实际利用个人信息侵害个人利益的群体。
我们泄露的信息都被他们用在了哪些犯罪行为中?
电信诈骗: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家庭成员信息,向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在校子女遭绑架或突然生病,要求紧急汇款解救或医治,以此实施诈骗。
用于借贷款项、开办公司、申办信用卡恶意透支等。
滋扰民众。用网络人肉搜索、信息曝光等行为滋扰民众生活。
实施严重暴力犯罪活动。如冒充快递员直接上门抢劫。
【警方提醒】
这7类途径容易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有人礼貌拦下你,称公司搞活动,可以免费赠送礼品,只要你简单登记姓名电话或扫一下二维码,你的信息可能就被泄露。辽宁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中心提醒,7类途径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各类单据:
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办理手机卡的业务单、水电费账单等,这些单据都包含大量个人信息,随意乱丢可能让它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防范:快递收货地址不必留太详细,尽量填写工作单位,也可选择留楼号或附近的代收点。无用的单据可直接碎掉,或将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涂抹后再丢弃。有用的单据妥善保存,切勿乱丢。
旧手机:
换新手机时,旧手机可能转卖。尽管“恢复出厂设置”甚至格式化,但通过技术手段还是可以读取旧手机里的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就连支付宝账号、信用卡信息也可以被还原。
防范:网络账户密码不要设置过于简单,不要用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生日、手机号码、QQ号码等数字信息设置密码。不要将个人账户信息透露给陌生人。存储个人账户的手机,尽量避免转卖。如果有必要出售,务必彻底清理干净。
身份证复印件:
银行、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学习,很多地方需要留存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复印店利用便利,将暂存在复印店的客户信息资料留底。
防范:身份证复印件不用的作废,不能随意丢弃。使用复印件要做标注,标明用途,再复印无效。标注最好分三行写,每行最后画一条横线,书写在与身份证的实际内容有接触的位置,不要压住身份证关键信息。复印社复印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社交媒体:
微博、微信、QQ空间、贴吧等互动时,有时会在备注信息中标注对方的真实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
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宝宝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学校、所住小区等;晒火车票、登机牌忘了遮挡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此外,QQ邮箱直接显示QQ号码,不法分子可通过该渠道获得网友个人信息。
防范:在网络社交软件尽量避免透露真实身份。朋友圈晒照片,通过设置分组来进行;模糊车票、登机牌上的个人信息;尽量将邮箱地址的QQ号码改成其他用户名。
公共WIFI:
如果手机网络设置选择了WIFI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WIFI安全防护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简单设备,就可以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防范:不使用不需要密码的WIFI。使用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通过专门客户端访问。最好把WIFI设置为手动。
网络调查:
网上很多问卷调查、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防范: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对对方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
简历:
通过网上投简历找工作,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面试时还会要求填写所谓“个人信息表”。
防范:简历上只提供必要信息,不要过于详细,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