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读后感600字(黑客帝国读后感100字)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翟振明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研究哲学,也研究科技,他关心时事,也参加过校园歌手比赛。目前担任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的他,谈起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来更是充满经院派的味道。今天观察君给大家放出几天前翟教授在深圳KKmall3DCoffice作的关于虚拟现实的主题演讲。
虚拟现实来了,我们要怎么做
《黑客帝国》这个电影很多人都看过。我有个实验室,就是电影里面物理场景的一个小模型,人进去以后感觉就像到另外一个世界,不是符号性的,是物理的世界。
我做这个实验室不是为了娱乐,不是为了行业应用,而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个技术可以实现到什么程度,所以我的实验室也不是为了炫,不是为了让人体验好玩(虽然很好玩),而是说明黑客帝国这样的东西现在就可以做出来。我是哲学伦理学教授,就是为了讨论人的未来应该往何处去,人该不该有这种生活,什么东西该干,什么东西不应该干,危险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的主要目的。
谷歌的老总说,Internet马上要过时了,物联网将代替互联网。其实英语里面没有那么戏剧性,Internet这个词还在物联网这个词里面,中国人一听物联网代替互联网,会以为互联网要消失了,其实是一个大的升级。我要讨论的,是物联网和虚拟世界VR一结合就是这种类似电影《黑客帝国》的东西的到来。这可不是遥远的科幻世界,这是我们孩子身上要发生的事情。
展开全文
所以我就要讨论这种事情到来之前,要怎么应付它,我们的理念准备好没有?我们现有律法的整个概念体系都失效了,人在哪里、国界也不知道在哪,“阿凡达”到底是人的身体还是人的工具,还是人的财产,还是自己人身的一部分?所有的概念全部混乱。这就是我在做的研究,所有技术我一个人设计,由外面的公司来施工。我20年前写了一本书,里面把所有的技术细节都设计了,头盔的图都画出来了。
别人没有做我要把它先做出来,只想说明,这东西马上可以做出来;它马上就要到来,而且对我们的颠覆,大家都不知道,悄悄来临的时候有各种可能性,这取决于整个人类怎么作决策。
关于VR来了我们怎么办,VR到来我们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思维方式是错的,因为VR是我们自己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的东西,不是我们只能被动应对的东西。大家都问VR来了应该怎么办,在我看来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要问,VR我们要做成什么样子,对人类才是福音,而不是灾难。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价值判断,要靠讲理,而不是抢夺话语权,把自己的偏见强加于人。
新闻和虚拟现实本质上是不相容的
我们现在常常看到的所谓VR是什么?其实大部分只是360度2D视频,不能算VR。我们从3D电影讲起,你们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有3D电影?很多人是从阿凡达电影开始知道的,但其实上世纪70年代就有,1978年,有一个黑白的3D电影叫《魔术师的故事》在长堤播映,那时候就有了。V R从视觉开始,其他都是慢慢发展的,听觉也好搞,触觉比较难搞,我的实验室V R是有触觉的,什么东西都可以摸,当然了,远处的东西本来就摸不到。
我们现在看到的360度视频一般不是3D,是2D。3D的比较难制作,要特殊的摄像设备。VR不但一定是要3D的,而且你看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走过去,我看到了你我可以绕到你后面,我看到桌子可以钻过去的,那才叫VR。而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都还不是VR,最多是360度2D视频。
还有180度视频拍摄,现在世界最赚钱的是这个,拍摄很简单,不用建模,拍摄干什么?中国不允许发生的事情,就是色情,这个就是3D,很震撼的,人好像就挨在一起的,到处可以看,他不会跟着你走,像真的一样,现场一样,你可看她,她也看着你,几乎脸贴脸,是这样的东西。
现在很多钱进入这个领域就是180度视频3D的,拍摄的是色情。
新闻和VR本质上是不相容的,VR本身是要互动的,我要可以改变的事情的发展,这个世界干什么,不干什么是不一样的,但新闻如果一互动就不一样,那叫什么新闻,比如说我看新闻杀人了,我一去不杀人了,那怎么叫新闻?现场制作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是真正完全的VR。新闻直播原则上不可能完全VR化,游戏就有可能,武艺高强就赢了,僵尸要掐我,我要掐它,在游戏里面可以是真VR,你和它的相互作用方式不同故事线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是真正的VR。
我说是不是VR,不是说它好不好,不是说它有没有价值,VR概念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词,叫虚拟现实,搞技术的把那些东西叫VR,一定要建模,所以不能拍,当然也可以扫描建模。
建模是什么意思?扫描出来也是建模,不是拍照。为了建模扫描的同时也可以拍照,它要把颜色和图形整出来,另外是扫描,把你的坐标位置扫出来,建模后我就可以走来走去了,我扫描了你,我如果愿意把你放大、缩小身体甚至钻进去都可以的。我旁边就有这个东西,扫描建模,以前是手工建模,用软件,搞建筑的一天到晚在用,设计的在用。现在基本上放在一个虚拟现实的引擎,本身也可以建模。第一必须是3D的,第二要动作捕捉,刚才讲的,就只是360度视频,没有动作捕捉也是不可能的。它要显示不同的方位,一定要知道你在转,不然它怎么显示,它跟着你走了,看一般的3D电影放一个头盔可以看的,整个东西跟着你走,就不是世界的了,完全是附在你身上的东西,它不跟你转才是世界的,他一定要知道你在转,这叫动作捕捉。没有动作捕捉,3D就和VR没有关系。
现在还有经常混在一起的叫增强现实,增强现实其实可以很复杂也可以非常简单,把人的形象整到屏幕上去,投影也可以,电视机什么都可以,同时里边有电脑产生的东西,我的形象在上边,我在这里做动作,这里什么都没有,但是在屏幕上我和那些东西互动,那就要AR,叫增强现实。增强现实,动捕,也可以3D,也可以2D,拍摄也可以,建模也行,现在舞台剧假AR,经常看到跳舞的人,刷这个东西一变好像是他造成的。这是借用AR的概念,其实只是人配合视频表演。
假如整个宇宙就是虚拟的世界
物联网把我们世界上所有的人造物在网上都有个定位,知道它在哪里,什么状态,包括温度等在内都可以查到。有了物联网我们还可以通过遥距操作操纵这些东西。就是现在,假如家里的东西可以通过手机操作,你就不会非要到家里才去操作,通过手机操作就行了。但是很有可能,这些显示方式过几年全都不见了,屏幕不见了,全都是在头盔里面,虚拟现实头盔变小以后,像你眼镜、隐形眼镜这么小,所有电脑的屏幕都没有用,都在头盔里直接显示。并且,开冰箱显示就是冰箱,而不是一些菜单选项。这就是遥距操作和虚拟现实整合后的操作界面,让你感觉你在现场亲自操作。
原来要人亲自去的地方,替身上去,我在虚拟世界做动作它就做,在虚拟世界直接操作,这就是“主从机器人”的概念,我的实验室就有这个,有头部,还没有四肢。我还买了一个机器人,改装后,我一走它也会走,我的实验室就有一个粗陋的模型,让我们可以从6楼觉得自己就在1楼,与活的保安聊天,这就叫主从机器人。
现在动手术做得最好的微创手术叫达芬奇系统,头盔是固定在地上的头盔,医生坐在那里,看到的是虚拟的器官,同时他手上绑着传感器,里边看到自己的手拿着手术刀,他对着虚拟的器官动手术,病人前面就有重复他动作的三个机械手,原来需要割很大的口子,现在一点点插进去就行了,完成手术的是“主从机器人”的手,可以做非常精细的动作,中国已经有十几部在运行了,全世界有几千部,美国人生产的。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在虚拟世界里面就可以操纵整个物理世界,不用出来,类似电影“黑客帝国”的世界就建成了。
从我做的扩展现实ER,你们可以看到,这是人,人在虚拟世界里有个“人替”,就是代表你的形象,你一动它就一起动,但它不是实物,不是电影“阿凡达”那样的实体身体。你的替身叫“人替”,一个头盔对应一个“人替”,在虚拟世界中与他人打交道。
“人摹”是什么?就是类似玩游戏让你杀的那些人,不是真人,是系统产生的,是人工智能造出来的。“人替摹”比较好玩,我在这儿,我下线了,但我假装在线,用人工智能来模仿我。将大数据、人工智放在这里,我不在线,冒充在线,那叫“人替摹”。“人摹”呢,不冒充谁,是电脑产生的。这个系统跟物联网整在一起,我要操作它,就要像一个这样代替外面的物,叫“物替”,“主从机器人”在现实世界的这个地方干活,这个就叫“人体替”,相当于电影中的“阿凡达”,“人体替”这个词是我造的,小朋友玩的《我的世界》游戏里面造出来的都是“物摹”,因为没有对应的物理世界的东西,都是里边造出来的,所以叫“物摹”,这个可以是系统给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己造的,《我的世界》里边就是用户自己造的“物摹”,造的房子,现实世界没有对应物。但是,如果是造了房子为了操纵实际上的房子,那就叫“物替”,它和物联网整合在一起。
几年前霍金和美国的一个物理学家合写了一本书,叫《大设计》,第三章讨论现实,他说我们的宇宙学、物理学遇到很多的悖论,非常多的困难,如果把它理解成整个宇宙就是虚拟世界的话,也许我们的理论问题、物理学问题、宇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听起来好像难以让人置信,似乎未来的物理学和宇宙学就要承认整个宇宙就是虚拟现实。我有一本书就是证明我做出来的东西和整个宇宙说到底并没原则上的根本区别。我2000年回到中国,作为特殊的人才引进,1月份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第一篇用中文写的论文就是这个。标题是《论虚拟实在与自然实在的本体论对等性》,说到最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是对等的。
回到我的实验室,叫teleportation,就是穿越的意思,从广州穿越到北京再到太空再回广州的实验,其中与他人相遇,两头进出不知不觉。设计的宗旨为以下几个理念的展示:第一,一个3D沉浸式虚拟世界与原来的世界之间的界限至少在视听方面可以抹去。第二,在虚拟世界中不同参与者可以通过替身在同一环境中交流互动。第三,参与者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操纵现实世界中的物理过程,代表与物联网的整合。第四,展示各感官之间的功能协调的多种可能性。第五,展示未来各种应用的可能性。这样,你们就知为何一个哲学家会用具体的技术自己设计建造一个这样的“扩展现实”模型了。
(感谢南都记者同仁苏少鑫老师的整理)
(本文由VR观察君整理,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交流请加微信号:uber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