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4可交互宣传视频(黑客帝国4预告片)
认为虚拟现实是未来技术的一个重要依据是:2017年几乎全部值得点赞的影片都属于虚拟世界——从高司令的后现代赛博世界到银河系星球大战;从外星异形到星际特工;包括两只著名的猩猩金刚和凯撒。人类想逃避现实的欲望填满了整整一年,从星际蔓延到原始丛林都不够空间装载。这些电影的票房战绩足以证明我们所言非虚。
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
尚未在全球院线铺开(至少中国票房还没启动),就已经拿下8亿美元票房的迪士尼年度巨献。说实话,自上世纪70年代乔治卢卡斯创造了这个虚拟的浩瀚星际世界后,我们对这个系列的迷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弑父情节、重型机器迷恋和公路大货车司机人生。
自2012年迪士尼40亿美元收购卢卡斯影业之后,新星战三部曲在技术的加持下,让这个科幻宇宙的反法西斯系列成为真正高新科技展示台。CG技术自不必说,动作捕捉表演在Andy Serkis等演员的天才演技推动下,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没有哪个电影会像星战这样热衷于使用全息技术了——实在是因为在CG特效和动捕技术还不OK的时候,导演们没法给观众逼真到毫发毕现的超现实视效。仅凭这一点,就该复习一下卢卡斯的三部曲,回顾一下那些橡胶捏成和物理层面的特效,VFX行业应该向伟大的故事缔造者致敬——没有星战就不会推动CG技术达到目前的水平。
展开全文
电影没看,正处于“童年过年期待心理”中。不剧透不评论。
异形:契约
雷德利·斯科特的经典。血淋淋地揭示了人类天性中最本质的欲望:追溯自我起源和进化。不惜通过对同类的残暴肢解来验证这一观点。是的,我们完全有可能起源于外太空文明的缔造者。
这部大作的VFX制作方是视效公司MPC,也是影片的VR体验制作者。相信我,这部VR体验片是年度最血腥VR体验当仁不让的获得者。你如果看的是被大量删减特效镜头的国内版,那么去看一下VR体验正好可完美填补这个缺失。
片场方面,涉及动作捕捉的内容,MPC与Vicon合作完成。为了让角色的动作更具细节和真实性,演员通过动作捕捉拍摄的镜头,激光雷达扫描建模,植入真实电影场景中,导演可以实时预览。可以精准确定所需要的场景,提前预测后期制作的工作量,有助于特效团队控制项目流程提高效率。
点评:再去看看第一部《异形》你会觉得雷德利·斯科特为什么是大师。
银翼杀手2049
作为今年的年度大片之一,《银翼杀手2049》尽管口碑褒贬不一,但若要从真正电影的角度看,的确是好片——倘若你的标准不唯票房论的话——就像30年前老斯科特的《银翼杀手》惨遭票房打击一样。
实情是,这部经典在票房表现上,真的就重演了30年前的情形——评论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视觉和摄影堪称杰作,节奏和叙事语言是完美的电影教科书。而另一部分观众则与30年前一样完全get不到其中的精髓。可见观众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力跟30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进化。所以VR市场的惨淡多少是因为建立在民众想象力水平上你也没啥可抱怨。
该片的VFX是近年拿奖到手软的Rodeo FX(《权力的游戏》、《环太平洋》、《生化危机》等)。最近Rodeo FX刚发布了一小段《银翼杀手2049》视效内幕。看看就明白了。
攻壳机动队
这部电影应该跟《黑客帝国》或者《阿凡达》一样,是人类关于脑后插管的未来虚拟替身的终极幻想。可惜的是整部电影无论从剧情还是人物设计、特效上都乏善可陈。全片无亮点。套用hollywoodreporter的一句评论:就像整个东京吞下了一瓶生长激素,然后全城沦陷在Best Buy的大甩卖中。
点评;纯友情陪同粉丝观影,为寡姐斯佳丽惋惜。
银河护卫队2
没有疯狂小浣熊和它的萌宠Groot的话,这片完全没法看了。所以要说目前的电影市场,故事不行要靠特效担当,这话没毛病。幸好观众足够向往虚拟世界,这么烂的故事都能混个不俗的票房业绩。
点评:完全是看在前传的面子上。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因为听说里面有吴亦凡,这部电影的广告在街头摆了很久都没唤起观影欲望。最后没啥可看的时候才看了。竟然超预期地好看。特效就跟Cara Delevingne一样好看。当然吕克贝松审美水准也越来越趋近“维多利亚的秘密”(女主Cara是维秘模特)。PS狂魔“日日”蕾哈娜也肯定很满足自己的CG特效角色——看起来就像是她本人幻想中的自己。只是想不通伊桑霍克这是图什么?欠了吕克贝松人情?
点评:特效和所有女演员都惊艳。所有男主都可忽略。PS:吕克贝松一定崇拜卡梅伦和他的《阿凡达》。
黑塔(The Dark Tower)
发誓是因为史蒂芬金的原著才看的。然而看完除了马修麦康纳没有留下任何其他印象。全片视效自然建立在CG上,居然没有一个亮点——或者说,导演尼科莱·阿尔赛使用的所有惊艳特效,观众都早已屡见不鲜了。唉,CG也一样,别人用过的“段子”再精彩也不好使。
顺带提一句,今年华纳的《小丑回魂》(IT)也来源于史蒂芬金原著。年度恐怖片佳作,票房战绩显赫。大量特效和逼真音效足以让大银幕前的观众吓到灵魂出窍。
点评:完全可以放弃《黑塔》,建议去看《小丑回魂》。
神奇女侠
不知道多少男观众是奔着加尔盖朵去的。如果没有CG技术,整个“超级英雄团队”都只能待在DC漫画书上,不会风光大银幕。
所以,正义联盟随便怎么拍都行。这绝对是一个最能证明VR游戏有希望的系列。而且你会发现,喜欢DC漫画的人一定会买VR设备。
点评:这个系列随便拍怎么扯都行。反正粉丝看的不是故事,他们忙着把大银幕上的角色当成自己的虚拟替身。
美女与野兽
唐顿庄园大表哥(丹·史蒂文斯)一定是以自己的英国同行——全程动作捕捉表演伏地魔的帅哥拉尔夫费因斯为楷模了。所以英俊绝不输给前者的大表哥,在CG和动捕中完整塑造了野兽形象。最后给了半秒钟真颜以报答在影院坐了两个小时不耐烦的女粉丝们。面部表情捕捉很值得点赞,茶壶夫人简直就是艾玛汤普森本人。赫敏真心不适合演迪士尼经典。
迪士尼在制作这部电影的VR体验时,第一次尝试了动作交互,体验者可以像美女赫敏一样,坐在野兽城堡的长餐桌前,翻菜单和欣赏烛台管家的表演。
点评:如果你觉得正义联盟好看就不要看这电影了。
猩球崛起3: 终极之战
猩猩凯撒似乎有一种魔力:让观众从第一部开始就迷恋于它的表情、目光和一切。你必须承认:Andy Serkis的表演给予一个虚拟角色最鲜活的生命力。他的每一个眼神和每一次呼吸,都让人相信这只能说话的智慧猩猩是一个现实存在。
当我们认为科技促成了这些银幕经典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动作捕捉的大部分技术都是随着Andy Serkis这样的大师的表演才进步和发展起来的。
点评:系列大结局,必须看。
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尽管口碑平平,全球票房还是轻松突破5亿美元。之所以要在年度list里给这部越拍越无聊的大片一个位置,是因为迪士尼的高科技拯救了已经成为票房毒药的约翰尼德普。这位几乎全程泡在酒精里演戏,连台词都说不利索的中年油腻大叔。与剪刀手爱德华时代的清秀少年早已判若两人。
然而伟大的CG技术,“复原”了年轻的杰克船长,比年轻的约翰尼德普更加颜值惊人。这项被称为Digitally de-aging的技术,是业内卓有名气的电影特效公司Lola VFX已经在多部大片中使用过的返老还童“魔法”。相比之下,迪斯尼这回对杰克船长的“时光穿越”算是比较大面积的。片中的CG人物虽然没有长时间的面部大特写,然而对德普给予这一角色特有的脸部表情、动作和神情还是“复刻”得很到位,一顰一笑恍如隔世,很多不了解内幕的观众虽然感觉略有奇怪却并无察觉这并非真人演员,仅仅是一枚数字形象。
点评:德普因为再次出演《神奇动物在哪里2》遭遇广大哈迷抵制。JK罗琳出面都摆不平。可以考虑再借助返老还童“魔法”,平息一下哈迷的愤怒吧。
后记
在一个技术主宰的时代。观众消费的是视效大场面和CG技术。现代商业大片已经从明星撑场子变成动作和视效炫技了。在迪斯尼和好莱坞的生意里,造梦是一个绝对的技术活。从早期的童话王国,到近年的科幻世界。现实题材越来越少,生活在现实重压下的观众,恨不得即刻启程逃往虚拟世界。一张对应这种欲望的电影票应景应时。
Space X发射了地球上最大的火箭(三支并联的猎鹰9)后,伊隆马斯克在平安夜发推,吐槽这个被谣言包围的2017年。理性的思考和逻辑变成被攻击的对象。世界是否已经荒谬到对现实真相全然无感?
以至于我们对未来和虚拟充满执念——哪怕只是在大银幕上。
[IN2原创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