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顶级战争片(美国十部顶级战争片)
美国战争题材电影中反映二战和越战的电影最多,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一战、伊战等都有涉及,其他战争的相关电影很少。这些电影质量良莠不齐,因此这里推荐一些美国战争题材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供各位小伙伴们暑期。
南北战争
拍得最精彩的当属罗纳德·F·麦克斯维尔的《盖茨堡之役》和《众神与将军》,传说中的三部曲目前只有两部,《盖茨堡之役》讲述的是南北战争转折点的盖茨堡战役,场面非常宏大,一共用上一万多名志愿者,放在中国也就相当于拍《大决战》了。《众神与将军》则是《盖茨堡之役》的前传,讲述从开战到盖茨堡战役期间南北几名名将的经历,同样制作精良,片中罗伯特李等名将的风采一展无遗。
《盖茨堡之役》
《众神与将军》
另一部主旋律的佳片是 爱德华·兹威克的《光荣》,将战争与种族歧视问题结合在一起,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一支由白人军官率领的黑人兵团“麻州第五十四兵团”,在南方的查尔斯坦战役中的光辉经历。不足的是剧情显得比较拖沓。
二战
二战题材电影中,首推一批六七十年代拍摄的全景式影片,包括反映北非战场的《巴顿》,反映二战后期盟军在荷兰市场-花园行动的《遥远的桥》,反映诺曼底D日的《最长的一日》,以及太平洋战场的《虎!虎!虎!》和《中途岛之战》。
《巴顿将军》
《最长的一日》
这些电影共同的特点是:忠于史实,故事详尽,场面宏大,人物刻画生动有力。对于想了解相关战役真实发生过程的朋友,这些影片绝不能错过。
《中途岛》
最近十几年,借助新的电影技术,一批二战题材影片也颇为吸引眼球,包括斯帅的《拯救大兵瑞恩》,吴宇森导演、凯奇主演的《风语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玩出的姊妹篇《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以及迷你剧神作《兄弟连》,新的技术使得战争场景更为刺激,同时又将影片重心放在了普通士兵身上,毕竟他们是战争的真实参与者。
《遥远的桥》
一空一海两部电影也非常有特色,一部是轰炸德军的《孟菲斯美女号》,还有一部就是潜艇终极PK的《猎杀U-571》。
《拯救大兵瑞恩》
在美国人看来,欧洲战场永远比太平洋战场更重要,也更有挑战性,“矮个子、罗圈腿、大龅牙”的日本兵根本就不是对手,但事实上,美国人在太平洋的海战和诸岛登陆战中吃尽了苦头,日本兵和海岛上恶劣的环境随时都是杀手,要不是“蛙跳战术”和两枚原子弹,美国大兵还要付出数倍的代价才能打到日本本土。从这一点看,《太平洋战争》的确是对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的太平洋战场大兵的致敬。当然,描写瓜岛之战的《细细的红线》也是这类题材的佳片,在任何一个战争电影排行榜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风语者》
二战电影中还有一部另类作品,就是改编自 约瑟夫·海勒同名小说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对战争进行了绝妙讽刺,“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
越战
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失败,该类题材影片除了反映战争的残酷外,对战争的反思也尤为深刻。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天与地》)分别从战争、美国残疾退伍士兵和越南少女的视角对战争进行了反思。
《野战排》
《现代启示录》
《生于七月四日》
《野战排》
与二战影片写实、甚至弘扬英雄主义的风格不同,越战影片的观影会让人相当震撼,甚至郁闷和痛苦,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众星云集的《猎鹿人》、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都属此类的神作。只有梅尔吉普森的《我们曾经是战士》才属于相对传统的战争片,讲述美军因为冒进被越南军队包围苦战,不过也是以反战为主题。
《全金属外壳》
越战片还有一个特殊的类别,即“越战后遗症”电影,《生于七月四日》就是其中的典型,还有一部就是《荣归》,讲述越战伤兵医院,越战军官妻子与住院残疾士兵的一段畸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