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的理解(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
对于哲学这门学科,人们常常怀有敬畏之心,可能大部分原因在于研究哲学到大师级别的人往往会处于超神(通常被普通人理解为精神病)阶段。但是,大师毕竟是大师,科学毕竟是科学,我们不可否认哲学使人智慧。
所以Genuine今天为大家介绍哲学家的工具,希望读完此文的你可以用哲学的眼睛看世界,用一双更智慧的眼睛看世界。
由于此文过长,所以分成三部分送给你,上中下。
泰利斯的井
l还原论:任何事物只要简化成组成元素即可被理解,任何复杂而较大规模的程序只要从较简单的角度切入也是如此。
l要了解某件事物竟不透过事物本身,反而经由其他事物来加以说明。
l我们若是想要了解这个世界,便意味必须以自己可以理解的事物为基础。而对事物加以还原就好比将它译为一种较容易理解的语言。
l任何现象在经过还原后会变得更易掌握,也不再如此神秘,因为组成元素比起整个体系来说,更容易为人所理解。
l既然还原法就是简单化,便永远存在过度简化的危险。
l还原法的另一种方式主张,只有最基本层次的描述才能表示真正的事实。
l唯有往下探寻更基本的层次,才更能了解较高层级的差异所在。
l要成为还原论者,只需用另一个更基本的东西来解释某件事,或者用另一个单一事物来解释多数事件即可。
普罗泰哥拉和猪
l主要主张相对主义便无法不自相矛盾。要么相对主义一定假或者真,要么加上一些特定条件才能主张相对主义为真。
l任何真理都需要某种衡量尺度。
l道德责任依人类所处的特定社会而定。
l人类甚至无法相互沟通,因为沟通需要以共同点为基础。
芝诺和乌龟
l归谬法目的不在于论证某个主张不正确,而是假设若是该主张为真,其衍生出的结论将令人无法接受。
l归谬法若要成立,必须正反两方都同意哪些结论“无法令人接受”。
苏格拉底的探问
l苏格拉底方法——一连串持续不断的问题,用辩士自己的话语及其承认之事,来瓦解辩士原本所持的立场。
l真理乃内在于世界和人心,只要经由合理的询问即可抽丝剥茧加以取出。
l他关心的不是别人“可能”怎么想,而是他们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l哲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心灵层次,而不只是锻炼形而上学的思考能力。
l苏格拉底的方法不仅试图发现人类“本质上”应如何生活,它更要大家牢记足以指引生活的正确方法。
l真实无误的世界观不应该会有他所发现的矛盾。
柏拉图的洞穴
l西方哲学传统(更不用说司法制度)一直强调逻辑论证的重要性大于类比法,认为类比仅扮演辅助说明的角色。
l类比法一方面可用来证明某种论点,另一方面又仅能用于说明,之前的差别通常不易分辨。
l知觉可能模糊或错误,但任何此类较高层级的知识不仅完美,而且永无犯错之虞。
亚里士多德的目标
l一物的本质皆紧紧和其目标和最终目的相联结。一物的最终目的赋予其本质,而本质又驱使该物朝其目标前进。
l正是橡树子的构造决定它的目标,从而造成这种差异。人类也有其最终目的,一旦了解真相,我们便更有能力达到目标。
l他提出引发事物的四种不同因素——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
l一切事物都是从潜能被激发到现实的过程,直到最后的完美状态才会停止。运动和改变为通往目的之道,目的或目标则提供明确方向。
l自然界中的事物本身即包含实现其潜能的原动力。
l事实仍未充分确立。一旦确立,必归功于观察而非理论,理论只适用于事实已被观察证实的部分。
l亚里士多德称这个目标为eudaimonia——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所有其他的目标只是为实现它的手段而已。
lEudaimonia在于合乎理性的活动。理性活动其中一种形式便是道德实践,指那些涉及勇气或慷慨等品德的活动。生命的目的在于为善,即充分彰显人性价值。
l一旦进行哲学沉思,我们便是在运用自身最为卓越的特点。
l只要随心所欲地实践知性品德,即可迈向生命极致之境。
l理性、幸福和节制
卢克莱修的矛
l任何主张或理论若要加以普遍化,必须通过任何特殊情况的考验。
奥卡姆的剃刀
l如果有两种对立理论可以同时解释某一已知现象,较简单那个会略胜一筹。
l除非有必要,存在无须增多。
l万事万物并不具有其独立存在的本质。
l没有必要用某物来了解已知情况时,即可宣称该物在此情况中无足轻重。
l解释力强弱无分轩轾时,最简单的解释才会胜过较复杂的解释。
l唯名论和实在论是中世纪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之争而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
l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谢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实在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
是否在这其中发现很多熟悉的图呢,还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欢迎关注下一期的诸多哲学帅哥,在欣赏颜的同时欣赏他们的理论吧。
继续阅读:美文 哲学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美文» 用哲学的眼睛看世界——哲学家的工具免费送给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