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转型升级,企业转型的启示
读了 《华为王朝》 ,(刘宏飞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感慨颇多,华为几经波折,一路走来,留下光彩的脚步,为我国实体经济中的一面旗帜,给失败的企业许多启示。
市场经济遵循是优胜劣败法则,它和社会生活一样,无处不存在竞争,每天每时都在演绎着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出局的悲喜剧,君不见每天有多少企业在信心饱满地开业,又有多少企业在黯然神伤地倒闭,这里有生有死,有喜有悲,有长有短,有像华为持续健康发展壮大的,也有不死不活苟延的,更有悲惨的倒下的,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企业成败的历史长河中,成功固然值得庆幸,失败也无可奈何。成功者或许不会在意自己曾经失败过,而失败者谁没有一大堆后悔,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成败既是企业的也是企业领导的悲喜剧,说到企业的失败真是满生荒唐言,几把心酸泪,都怜败者哀,谁解其中味啊!
凡创业者首先是怀着成功的美好愿望走向开办企业之路,开业之初没有谁会期望失败,有的人可能会做一旦失败的心理准备,但大多数人一心想着成功,而且信息十足,但市场是残酷的,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些企业的成功伴随着会有许多企业失败,参与市场的企业绝不可能大家都是成功者。正像股票市场的铁律一人赚二人平七人亏一样,可以说成功者寥寥,而失败者却入夏夜的繁星多入牛毛。
笔者以为,成败的企业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屡战屡败,偶尔有小胜,但失败的次数居多,企业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每笔生意或订单微利或亏损,企业主要领导顽强的挺住,希望市场环境变化或出现奇迹,最后可能一根稻草压死一只骆驼,终至前景暗淡退出江湖。这是许多失败企业走过的路,在成败企业的数量上这类企业占有多数;
二是屡战屡败,偶有小胜或不多几次大胜,大胜后盲目乐观,不看市场,实行扩张性战略,或转型与自己陌生的其他行业,搞多元化经营,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时暗自庆幸,失败时一筹莫展。此时的企业主要领导心力憔悴,如遇市场大环境风云突变,则收缩战线,企业规模从大到小不断萎缩,最后不得不退出江湖,这类企业不在少数。
屡败屡战,几次小败但大胜接连而至,事业仿佛有神相助,总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种企业领导属于上帝特别垂青的那种,整个创业过程顺境多于困境,一路走来,欲望被一次次撑大,于是创业主要领导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在企业里逐渐形成唯我独尊,说一不二的气氛,性格向狭隘、偏激、固执发展,任性和傲慢撑满了胸襟,已至全然没法容忍与其共同打天下的同事,虽历经风雨,但因树大根深,小小风雨奈何不了,但经不住内外交困,可能因一件小小事故而轰然倒下,这类企业比例不高,但细心观察身边就有。
屡败屡战,胜败相间,胜多败少,胜大败小,像华为那样多次陷入困境而又起死回生,这种企业主要领导胸怀远大,志存高远,善于总结,牢记教训,他们有百折不饶的勇气,虽九死而不悔的韧劲,多次跌倒但能够再爬起来,对他们来说失败只是成功的起点,而成功只是通向更大成功的桥梁。这类企业从数量上说寥若辰星,屈指可数。
笔者以为华为成功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创业或生存发展过程中,失败并不可怕,胜败乃兵家常事嘛。企业主要领导不能丧失信心,弱化自己的斗志。在困难时期,信心和斗志比什么都重要,要深刻反省自己,吸取教训,从而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只要不放弃希望,就有翻身的那一天。那种一遇困难就一蹶不振,失败就难以避免。
二、 企业获得一连串的成功,此时此刻要保持清醒头脑,千万不能妄自尊
大,目空一切,而要从成功中找到不足和扩大战果的契机,顺着这条路加快走下去,处理事情要冷静,要谨慎而不盲目,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要保护自己的战斗成果。
三、 企业主初步成功后不要盲目铺摊子,进入自己并无竞争优势的行业要
谨慎,要牢牢把握自己优势和强势的行业,向这个领域的深度开拓,完善产业链和产品系列,力争把产品或服务做得极致,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
四、 企业是短命还是基业常青,取决于企业领导的使命感,是企业家思维
还是商人思维,如果是商人思维,开办企业仅仅是为了短期内赚钱,这就表明此公没有想把企业长期经营下去的愿望。而如果是企业家思维,目的是要尽社会责任,那就会作长期打算,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面对艰难险阻而毫不动摇,企业才可能基业常青,长富久安。
五、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居安思危。由于市场风雨变幻,对未来的走势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许多企业领导不论处在高潮还是处在低谷,他们总是如屡薄冰,如临深渊,每时每刻让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保持着危机感,“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电信行业投资
锐减,华为的事业严重受挫,任正非考察日本后写下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在这篇文章里他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下来。我们大家要一起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这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最好注脚,企业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风雨突变的情况下就能沉作应对而不手忙脚乱,成功地度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