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炼铜的方法
在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诗篇,歌颂了劳动伟大,劳动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怀。
唐代“诗仙”李白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优美诗篇,其中,有一首“矿冶之歌”更是脍炙人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中探索奥秘吧!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照天地,熊熊炉火的光芒映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通红的火星飞溅紫烟升起。赧郎明月夜,月夜炉火映红工人的脸庞, 歌曲动寒川。他们的劳歌震动河川寒水。
这首诗描述的是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火星四溅,紫烟蒸腾的热闹场景。那么,古人炼铜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据资料记载,最初的炼铜(主要是红铜)方法是把矿石和木炭放入像头盔样的陶质坩埚,在炭火上或类似陶窑的炉中加热。后发展为冶炼青铜,我国青铜冶炼的极盛时代是在殷商到周初(成、康、昭、穆诸王时期)。在长达千年的冶铜实践中,无论是铜矿的冶炼、铜器的铸造,还是冶炼设备的修造,都在不断优化提升,也为冶铁技术的诞生积累了充足的经验。
大体来说,炼铜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火法炼铜,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炼铜的场景。殷墟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用此法炼铜。这种炼铜方法选用的原材料一般为矿石,以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或写作Cu2(OH)2CO3为例,孔雀石与点燃的木炭接触而被分解为氧化铜,继而被还原为金属铜。
小干货:
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浅绿色细小颗粒或是无定形的粉末,它是铜在空气中生成铜锈的主要的成分。有毒、不稳定,于200℃时分解,主要应用是制烟火、油漆等。
第二种是水法炼铜(也称湿法炼铜),始于秦汉之际。这种炼铜方法的发明还要感谢当时的炼丹师们,他们在炼丹事业中发现了一个化学规律:铁能够从硫酸溶液中置换出铜。
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而“曾青”指的就是可溶性铜盐,即铜盐遇到铁时,就有铜生成。
讲了这么多,大家对炼铜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呢,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时期,古人用诗词呈现炼铜场景,也将最核心的科学方法保存至今。而今天的炼铜,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以更加精致的姿态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
图片 | 摄影网
✨设计 | FJTL编辑部
参考文献:
[1]许书理.略论中国古代火法炼铜技术[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02):139-140.
[2]陶李明,张红萍,周芸.古诗词中的化学[J].湘南学院学报,2010,31(05):73-75.
本文来自福建科普
公众号未经授权谢绝转发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您的转发与在看,是小编辛勤运营的最大动力~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