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租车司机的电影(电影出租车司机影评)
01.
新好莱坞电影从1967年开始,经历着美国各种社会问题,民族萧条,社会杂乱。
各种商业类型片的衰退,越战的阴影成为民族伤痛,以及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都在刺激着一种全新的电影美学理念——新好莱坞的产生。
尤其以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电影小子”,正改变着美国的电影史。
还有像与现实和传统决裂意义的电影,如《邦妮与克莱德》,《穷街陋巷》,《出租车司机》《现代启示录》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
02.
一个经历了越战的退伍兵,看清了街头上演的种种罪恶,对这个社会报以失望的态度苟延残喘地活着。他想要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来改变这个社会,亦是改变自己。
“我想站出来,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
但改变社会又何尝容易。
从影片一开头,我们就看到了烟雾,空洞的眼神,以及车玻璃后地崔维斯。玻璃就代表着他与整个世界都是有隔阂的,他是孤独的,不会融入到这个社会中。
透过车窗看外面的世界,崔维斯总是与外界有着隔阂。灯红酒绿的都市下,却也是崔维斯眼中的杂乱不堪。
“有时候下一场雨,就能让这些人渣从街上消失。”
他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即便精神匮乏,却也想进行自我救赎。
在崔维斯急切地想进行这些改变的时候,贝茜出现了。
那个穿着一身白色的女人,带着纯洁与干净,带着与这个污浊的社会完全相反的例子,走进了崔维斯的视野中。
崔维斯像是有了生活的动力,在追寻贝茜的道路上走着。
但二人的工作和思想完全把俩人阻隔开了。就像是在咖啡厅的构图一般,中间窗户的边框把二人放在完全不相融的空间内,代表着崔维斯和贝茜最终的结果。
尽管他买了贝茜喜欢的唱片,试图融入到她的世界中,但二人的世界终究还是不同的。当他把贝茜带到影院去看“电影”时,就说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了。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尝试想去和这个社会交流,无奈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从整部影片的结构来看,这是崔维斯进行的第一次自我救赎。试图从自己的圈子里走出来,融入更高级的社会。不过就算为了贝茜成为了帕兰汀的支持者,也改变不了最后的命运。
在崔维斯经历了爱情的挫败后,他又不得不被现实拉回底层生活中。
残暴,冷酷的世界又一次让崔维斯陷入沉默。
尤其是遇到了十二岁的雏妓艾瑞斯之后。
他本来就见证了这个社会的阴暗,所以在看到马修暴力地拖走艾瑞斯时,在得知艾瑞斯不愿意从居住地离开时,那种从心底里想要拯救的心情油然而生了。
这也是整部影片的第二次自我救赎。他还是想要改变这个社会。
导演在剧情的前半部分设置了一个情节。
崔维斯在听同为出租车司机的同事谈论枪的时候,他泡了一颗泡腾片。
这时镜头往前推,特写正在冒泡的泡腾片。
这里有个隐喻的用法,镜头的展现和设置说明从那时候起崔维斯就已经初步有了用枪的想法,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他想要进行自我救赎的心理。
03.
崔维斯的情绪爆发点产生在后半段。一位乘客在车上讲述了他枪杀出轨妻子的过程。这一段话刺激着崔维斯。他买了许多枪,幻想着和对手进行斗争。
这里的台词“Are you talking to me?You talking to me?”也成了影史上最经典的台词之一。
崔维斯的前两次自我救赎都没有找到突破口,他把重心就放在了这个表面是一个正人君子背面却出入高级妓院的帕兰汀上。这是崔维斯的第三次自我救赎。
那个出租车上的镜子,就像是反映整个社会的镜子。
后座上形形色色的人,正是代表了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
而崔维斯总是通过通过后视镜的折射来看这个社会。
他依然是想要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来改变这个城市。
总统竞选这一天,崔维斯烧掉了送给贝茜的花,宣示着自己已经放下过去。但枪杀总统的想法并没有成功。
所以当他晚上来到艾瑞斯居住地时,便已经抱了赴死的想法。
他对这个世界的厌恶并没有减弱,在几次的自我救赎都没有成功后,这一刻,像是找到了最终的爆发点和突破口,对着马修、房东和嫖客疯狂开枪。
他的行为就好像是反映着这个城市暴力的一面,也算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有力还击。
04.
在一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导演要把崔维斯写成媒体报道的英雄。
这仿佛与人们最常见的客观世界截然不同。分析了整部影片之后,我发现这也许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
孤独的人永远是孤独的。
表面上看崔维斯好像是回归了主流社会,被媒体成为英雄,但他依然还是过着没有目的,遍地行走的日子。
他别无选择,只能用冷眼旁观继续看待这个世界。因为他无法改变。
影片的结尾处和开头形成互相照应。还是一样的灯红酒绿,还是一样的污浊不堪。也没有谁能去改变。
我很喜欢这种通过边缘底层的小人物来看整个社会发展和现状的片子。
中国的电影导演中贾樟柯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总是能通过描写大众不容易看到的人物例子去发掘整个反映社会的故事。
就《出租车司机》来说,通过崔维斯进行自我救赎的经历来看美国当时的城市与社会,就像一部寓言故事。
以小人物来表现大众生活,的确是社会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