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晚经历重大变化,去流量化持续推进,老艺术家有望回归舞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就经历着一些变化, 专业的演员越来越少,业余的选手越来越多,许多节目的表演采取了混合表演的方式,虽然有新意,但是缺少了没有欣赏的感受。
春晚从送欢乐的大舞台,转变成了流量演员的镀金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春晚成为了流量演员的镀金厂,许多演员用唱歌、表演小品等形式走上春晚舞台,其中也不乏出现跑调、尬演的情况发生。
2022年的春晚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去流量化持续推进,人们喜欢的老戏骨有望重新走上舞台,继续为大家奉献经典作品。
流量小生用春晚舞台来镀金,这种情况也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从2010年之后,这种境况倒是更加猖獗,流量演员走上舞台,与之相对的就是节目水平的走低。
去流浪化成为了必然的一种趋势,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品节目,才是春晚团队追求的目标,像是冯巩、宋丹丹、赵本山等知名笑星回归舞台,才是正道。
因此央视主创团队透露,尽量不选择大牌明星,尤其是流量小生,这次会发掘一些“草根艺人”,去“流量化”已经提上了日程。
能代表一台晚会水准的,是语言类节目,而语言类节目中,相声小品是主要的内容。如果一些流量演员进入到相声小品的表演中,难免会有些观众的体验。
如果我们对近些年来经典的语言类节目进行总结,也会得出一个近乎相关的结论,经典的作品是没有流量演员掺和的,值得回忆的内容是实力派缔造的。
这一时期的经典语言类作品有哪些?我们不妨来列举一下,顺便回忆一下曾经的那些美好。最值得纪念的,是岳云鹏横空出世,成为春晚相声的代表人物。
2011年,姜昆与戴志诚、周炜等人合作表演了相声《专家指导》,这是继《五官争功》之后,最经典的群口相声。这是老艺术家联袂带来的盛会。
还有另外一种趋势,那就是前一年火爆的电影,电视剧主演会出现在春晚舞台之上,像是黄海波、海清、张凯丽等演员就通过电视剧的走红,成为小品舞台上的一员。
在前几年的春晚,开场是通过几对明星夫妇的演唱进行的,这样的做法或许能引发关注,但少了些许美感,也很难体现祥和安静的节日气氛。
当然,有流量演员的作品也不完全是残次品,像是在2014年,蔡明与岳云鹏、华少、大鹏等表演的小品《扰民了您》也取得了不错的节目效果,也算是一个奇葩了。
2014年春晚精品不少,沈腾的作品《扶不扶》,曹云金的《说你什么好》,最值得关注的是京剧节目《同光十三绝》。
从2015年开始,岳云鹏就进入了高光时刻,创作的《我忍不了》成为近些年不多的春晚精品相声之一,也逐渐演变成春晚相声的一个代名词。
李寅飞也是春晚的常客,但笔者get不到他的作品笑点在哪里,上过好几次春晚结果还是观众眼中的新人,倒是从侧面印证了观点的合理性。
2017年的春晚,姜昆戴志诚表演了节目《新虎口遐想》,这是对30年前《虎口遐想》的致敬,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对社会发展的感慨。
一老一少,两对不同的演员,李寅飞的失败与姜昆的成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对流量为王说法的反击和挫败。还有一对董建春、李丁,比李寅飞稍好一点,但知名度也不高。满屏的尴尬溢出来……
小品界,开心麻花的沈腾马丽成为代表人物,代表作《扶不扶》、《一个女婿半个人》、《占位子》等,都是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作,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和共鸣。
若是流量演员成为小品演员的例子,可以借用2021年春晚上,《阳台》、《大扫除》、《每逢佳节被催婚》等作品,有大量流量演员进入此行列之内。
这倒不是不让流量演员参与,但重要的审核标准是,他们得有积极的社会导向,得对观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