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24颗比地球更宜居星球(科学家发现24颗比地球更宜居星球1)
人类太空探索已经半个多世纪,但没有发现过任何地外生命存在,目前来看地球生命就是宇宙中的唯一。但仔细来想这个结论又太过于绝对,因为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讲,宇宙中不可能仅仅存在地球生命。
科学家存在地外生命或者系外行星都按照地球的环境来判断宜居程度,简单来说就是三要素:温度、空气和液态水。
首先温度上必须要适宜,这就要求行星应该位于其母星周围的适宜位置,既不能太过于寒冷,同时温度也不能太高,这是碳基生命的基本要求。例如太阳这类恒星它的宜居带就是在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地球正好处在宜居带的中心位置。
而随着中心恒星的不断演化,它们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辐射能也越来越多,最后就导致宜居带向外移动,因此人类着重的探测火星,未来想要在火星上建立居住城市,这也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空气和液态水都是碳基生命必需的条件。满足以上条件的行星,科学家习惯把它称之为宜居行星。
而近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德克·舒尔策-马库赫(Dirk Schulze-Makuch),他领导的科研团队设定了一个新的标准,称之为“超宜居行星标准”,并且根据这个新标准在已经寻找到的系外行星中发现了24颗超宜居行星。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这个“超宜居行星标准”,它要求中心恒星必须要是黄矮星或者质量更小的恒星,这样它的寿命才足够的长,例如橙矮星的寿命可以达到200-700亿年。中心恒星的寿命长,意味着周围行星的寿命也长。行星的寿命长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来孕育生命体,例如我们的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按照太阳寿命来说,地球还有50亿年的时间。
第二点是要求行星的质量更大一些,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其次内部挤压释放的能量也可以更加长久的加热这颗行星。同时保证有足够多的液态水,和充足的大气层,这也可以避免生命被恒星辐射“灼伤”。
最后就是温度要比现在地球上的平均温度高五度左右,科学家认为这是更好的生存条件。
这个“超宜居行星标准”总结起来就是比地球更老、更大、更温暖同时要更加湿润的行星。它的中心恒星寿命必须要要足够长,同时内核的核聚变速度要足够的慢。总之就是条件适宜的前提下,给生命更多发展和繁衍的时间。
科学家在已知的4500颗系外行星中不断地筛选,最终寻找出24颗这样的超宜居行星。科学家解释称这些超宜居行星并非一定会孕育出生命,只是说它们的环境可能比地球更加容易孕育和发展生命。
当然对于这样的结论,也有科学家提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欧亚天文学会理事会成员弗拉基米尔·亚基缅科就认为,所谓的“24颗超宜居行星”的声明没有足够的理由或者证据。
生命的存在还有很多因素,例如光照时间、强度、温度、气压、气候条件、湿度以及磁场的强弱等等。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主任维克托·费奥多罗夫也表示,对于所谓的“超宜居行星”目前无法给出准确的定义,因为地球生命的出现本身就没有确定的统一解释,我们只知道常规的水、空气和温度,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考虑进去,这是一个未来的问题,现在无法给出答案。
目前科学家确定出的这24颗“超宜居行星”距离地球都超过了100光年,这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很长时间都无法完成对它们的实地探测,最多就是等待美国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升空之后,可以得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就是科学家发现24颗比地球更宜居星球(科学家发现24颗比地球更宜居星球1)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