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远征是国企单位吗 远征创业园
陈淮丽走出干净的手术室,走到空气淋浴口,摘下帽子,脱下连体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外面天黑了,楼下的白玉兰散发着香味。几个月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测试、调试、校正、迭代和计算。如今,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的评估测试终于达到了要求。克服困难后的轻松和解脱就像甜酒一样,让总设计师陈淮丽有点目瞪口呆.
在微纳世界里艰辛雕刻
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
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1家远征公司的采用先进的半导体生产工艺独立自主研发的产品,已应用于多种型号发动机。
长期以来,极端温度环境是对发动机传感器测量精度的极大考验。与其他传感器相比,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摒弃了传统的粘接技术和显著改变了其长期稳定性和抗蠕变特性,使产品的使用温度范围更大、体积更小、精度更好,可应用于恶劣的外部环境。
然而,开发这样一种高科技传感器并不容易。为了克服这个问题,2017年下半年,远征公司成立了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研发团队,集设计、工艺、生产于一体。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组的前路总是充满艰辛和曲折。
让核心精准输出电信号,相当于在微纳世界里雕刻。刻画一个薄膜图案并不难,好的机床可以雕刻出漂亮的图案。但薄膜通电,在低温、大振动、强冲击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监测压力变化,保证几年内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团队面临的难题。
当你进入生产岩心的洁净室,就能感受到岩心制造对生产环境的苛刻要求。在如此高的清洁度和废物控制要求下,一个直径两三微米的颗粒就可能直接导致一个芯体的报废。必须突破许多障碍才能生产出完美的内核。
产品的工作环境复杂,即使同批次产品在船上测试,得到的数据也不尽相同。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不同尺寸、不同产品系列中应用匹配的性能参数,从而达到最佳的产品性能。因此,团队始终秉持对技术的尊重,支持创新,记录、调整、迭代、探索成为团队的常态工作。
攻坚无处不在,项目组存疑整理、数据分析,设计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开启战斗模式,有时失声,有时通宵测试。
通过对性能参数的一个小调整,设计人员最终可以得到几十个故障原因和上百个改进措施。“在传感器技术方面,我们负债太多,有很多问题我们知道,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团队必须努力研发,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身材娇小、戴着金丝眼镜的设计师乔语气坚定。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产品质量逐步提高。“攀登科技高峰从来都不容易。任何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本身就是一部艰苦的创业史,也是一部艰难的历史。”陈淮丽说。
在发展过程中,年轻队员梁波、与陈校长并肩作战,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受益匪浅。他们说,老一辈宇航员的坚韧特别值得学习。其实我们每次做技术,不管产品测试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次技术的提升,一次学习的机会。
技术负责 一站到底
一个完美的产品设计出来了,任务只完成了30%,还有很多的流程探索和改进工作。指导工人如何操作设备,加工合格产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心。
项目组成员自始至终实行“一站式”服务,他们不仅是设计还是工艺,也是操作人员,当设备出现了轻微故障,还能动手修理。
净化间内,梁博正在和工人一起进行离子束溅射镀膜,将绝缘材料、电阻材料以分子的形式淀积在不锈钢膜片上,形成分子键合的绝缘薄膜和电阻材料薄膜,并与弹性的不锈钢融为一体。
看图、镶嵌、切割、研磨,周而复始,枯燥而又艰苦的操作训练是操作工人技能成长的秘诀。多琢磨、找方法、求创新,帮助操作工人在技术上尽快成长,引导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待手底下的每一件产品,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负责要一站到底,还要主意出在点子上,帮忙帮到根子上。”乔智霞说,技术要提升,永远要无限地接近设计需求,然后再以经验的形式落地,指导后续的工作。
研发组成立到现在,完成了几百件不同型号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生产、试验和交付,推动交付年产量增加200%。同时,新产品研发不断取得突破,研制出耐高温200℃的标准信号输出传感器,实现高温飞行测点在线测量,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制出小量程压力传感器和绝压压力传感器,不断补充可测压力量程和测量方式……
“正是这个团队一步步踏实的工作,使产品的合格率一点点攀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几到现如今百分之七十多,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团队负责人李伟说。
文/梅小娟
编辑/魏京华 张晓帆
监制/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