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项目有哪些项目,大一创业会不会太早
——创新与创造融合中的企业家精神
记者薛伟
“有风投公司想投资我们的项目,10多万,说我们的项目价值几千万!”韩湘玉听到学长的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谁能想到这个创业团队只有四个人,都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生,而韩翔宇只是一个大一新生。这一幕发生在五年前,但韩湘玉至今记忆犹新。
2016年,韩翔宇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他在高中时对软件产生了兴趣,于是申请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一期间,他开始和学长们成立创业团队做项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2016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培养创新人才,转化科技成果。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学校鼓励本科生创新创业,专门出台政策允许本科生休学、保留学籍、做商业项目。
创业不仅仅是创业,更是创造事业。带着兴趣和创意,韩翔宇决定退学,全身心地投入到团队项目中。
站起来
随着2016年虚拟现实(VR)的兴起,韩翔宇团队抓住机遇,用8个月的时间制作出了人工智能的创意产品——修普诺斯触觉反馈手套。简单来说,这项技术可以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增加触觉反馈。
“2018年技术成熟后,一些媒体对我们进行了宣传,小风险投资公司对我们进行了投资,非常有成就感。”韩湘玉说。然而好景不长,整个VR行业仿佛被泼了一盆冰水,曾经站在风口浪尖的行业冷了。
突如其来的一击让队员们措手不及。“我们花了半年时间制作的产品,感觉就像在赛道上奔跑,突然发现脚下的赛道不见了。”韩翔宇说,通过这次挫折,他意识到选择正确的方向非常重要。
年轻人自己创业,没有太多顾虑。当他们摔倒时,他们可以立即站起来。
两名创业大学生正在用电脑创作壁画
这一次,团队将注意力转向了游戏,准备开发一款建筑游戏。在开发过程中,他们发现体验者需要不同的背景音乐来烘托造船、鸣枪、寻宝等情节中的氛围。但是添加付费音乐的成本太高,随意从网上下载使用就有侵权的风险。
“当时我们就在想,如果有一个可以自动生成音乐的程序,它会解决游戏中的很多问题。”韩湘玉说。总结之前的经验,团队做了一个小规模的市场调研,发现有这个需求的游戏公司很多。经过短暂的了解,他们觉得这个项目大有可为,于是把方向从游戏开发改为人工智能音乐。
在开发过程中,团队日夜聚集在实验室做研究。“有时候我一天只睡五个小时,但是我在技术上有了突破,我还是有成就感的。”韩湘玉说。
2019年初,韩翔宇和他的团队参加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组织的CEO培训班,这是学院组织的一次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学院除了随时咨询专业创业导师,与产品定位、市场、客户沟通外,还特别邀请了成功的创业者分享经验,其中就包括摩比克创始人。
“学校崇尚创新,每年在校内举办星火杯创新大赛,吸引各学院学生参与,渗透率超过80%。在创新创业研究院,有专业的服务,包括工商税法的指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副院长朱伟说。
技术成熟后,韩翔宇团队落地项目,成立了Xi安缪斯尹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0年初,韩翔宇和他的团队带着这个项目参加了央视《创业英雄会》,获得了一等奖。我爱你
前几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的口号被大声喊出来,而“风一过猪就全倒死了”则被更多企业家嘲讽。
“如果把创业比作一艘大船,技术只是保证船在航行过程中不会漏,而船想要行驶出去,还得有商业价值,很多创业夭折在商业价值这块。”韩翔宇说。
在导师的帮助下,韩翔宇逐步将视野打开,依托现有技术,不拘泥于游戏中的背景音乐,了解到还有很多用户在宣传片、短视频中也需要添加。团队还做了其他的产品,开发了极蜂对讲机、焕影一新小程序,市场反响也很不错。
寻商机
创业的方向不止是提供产品,提供服务也是另一条发展之路。
2018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许博文,就读编导专业的他是个妥妥的“技术流”。
大学期间,许博文就喜欢钻研一些摄影和剪辑技巧,行云流水一样的视频发布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很快受到商家的青睐,有人便找他拍宣传片。
“我本来毕业之后就想直接创业,但是和家里人商量,决定还是去实习,积攒点经验。”许博文说。他先后去了澎湃新闻和新浪网陕西站工作,没过多久,他发现和起初设想有差别,给创业积攒的经验微乎其微,于是开始全职做视频。
“刚开始就我一个人,接点小活,比如哪个汽车4S店开业,需要拍个短视频,或者是有些活动需要记录,那时就想着将拍的东西积累成素材,也方便客户了解我的情况。”许博文说。
慢慢地,活越来越多,他有时候忙得不可开交,半夜剪片子已经成为他的家常便饭。
“但是最直接的问题是,客户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多,没有公司资质,连发票都不好开。”2019年下半年,许博文投资成立了陕西形影间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青年创客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调试设备
公司成立之后,业务规范了许多,许博文还申请到了莲湖区发放的大学生创业补贴。
“公司慢慢成长起来,积累的服务案例多了,也吸引了一些大客户来找我拍摄,像之前大唐不夜城的宣传片以及税务局的一些活动,都会来找我。”许博文说。
如今形影间发展越来越好,许博文还拉来大学舍友一块当合伙人,招聘了六个人,算是同行里前景比较好的。渐渐地,他开始不再熬夜剪片子,更像个销售,将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吸引更多客户。
和许博文不同,日文专业的苏雨欣还是个大四学生,因为父母一直做餐饮生意,2018年,在父母支持下,创办了韩城市鲜捷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当时看到一篇报道,大致内容是农家娃在校午餐要营养丰富。我看到了商机,于是决定创办餐饮机构,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改善配餐服务,圆我的创业梦。”苏雨欣说。
苏雨欣的专业是日语,所以很了解日本文化,再加上去美国留学,在酒店实习的经历,加深了对企业管理的认知。
苏雨欣和团队成员,设计配餐食谱,严密组织送餐队伍。2020年疫情期间,公司向韩城市红十字会捐款13340元。
“咱们文科院校本科创业率较低。据统计,2019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不到1%,‘教育培训’是自主创业的最主要领域,还有的做零售,从事销售、电子商务等方面工作。”西安外国语大学就业处老师窦逸君说。
“创共体”
对于初出茅庐的本科生而言,创业有技术,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缺乏经验,产品缺乏商业价值。
博士毕业的张文博,性格成熟,做事稳扎稳打。张文博是个“85后”,本硕时期,在西电主攻人工智能方向,上大学期间便对人工智能颇有兴趣,但是由于学业任务繁重,便搁置了。2016年博士毕业,积累了一定人脉和经验,于是决心创业。
“创业方向主要是无人机的研发与量产,做这个项目既是我的兴趣爱好,也是我学生时代的科研方向,另外还是因为西电和军工企业有合作。”“理工男”张文博连自我介绍都如此严谨。
2016年,江苏昆山招商引资,西电在昆山有研究院,张文博带领团队在昆山办厂。
“我们做的是比较小众化产品,主要是部队的一些定制化无人机。”张文博说。刚开始团队只有五个人,成立了鲲鹏易飞无人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联盟,简称“创共体”。针对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创新体制机制,成为高效运转的科创产业“加速器”。
经过慎重比较,张文博向“创共体”提交了项目报告,并于2019年11月顺利入驻。
“创共体”除了提供免费办公场地,还有各个专委会中的“大牛”伙伴和顶级投资人。
更让张文博惊喜的是,“我可以跟西北工业大学的团队交流空气动力技术,而空军工程大学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产品形成互补,上下游整合。我们各取所长,共同研发、打磨产品,形成创新创业的巨大合力。”
在沣东落地后,张文博与团队将目光放在了学校社团里。他们量产的智能编程手飞无人机,成为小学和初中校内兴趣社团的道具,已经在西电附小、青年路小学等投入使用。
因在学校任教,张文博还会吸纳自己的学生来公司做研究,学生的研究成果可快速转化。
这种师生共创是高校科研成果“活”起来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借助老师的资源实现研究成果转化,盘活老师的社会资源。在为高校科研人员松绑的同时,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校资产变为产业力量,保留科研力量,也弥补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不足的问题。
(当代陕西 薛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