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50的成分股调整 创业板50指数成分股
恰逢创业板注册制一周年,以注册制为代表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如何把握创业板市场的投资机会?医药、新能源等核赛道将如何解读?国内知名策略师、医药分析师、新能源分析师、基金经理齐聚一堂,探讨创业板的投资机会。
客人:
王胜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
徐嘉禧工业证券董事总经理、研究院副院长、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中游制造集团负责人、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陈苏
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高级总监许志艳
主持人:
林莎东兴证券研究所总组组长、首席策略师
精彩回顾:
深交所基金管理部副总监陆文俊辞
自2009年10月陆文俊:成长型企业市场正式开业以来,已发展成为创新创业企业的聚集地,有力推动了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去年8月,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改革后的创业板坚守阵地,突出“三创四新”,进一步促进了创新资本的集聚,增强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ETF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投资品种,深交所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ETF的市场培育和投资者教育。华安基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ETF基金经理之一,也是ETF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坚定推动者。未来,深交所将立足深圳市场特点和优势,继续推动ETF产品的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1年A股市场中期投资策略
2009年的王胜:我觉得2021年可能会比较像2010年。和中国差不多。2020年美国推动大规模财政货币刺激,M2增速高企,通胀压力大幅增加;这一次,中国实施了相对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因此,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市场前景可能与2010年后相似。与此同时,中美股市有望互换命运,但与此同时,我们对A股市场长期看是比较乐观的。今年可能面临流动性阶段性收紧的潜在估值波动风险。因此,我们认为市场会呈现更多的结构性机会,一些代表未来新经济长期发展方向的高景气板块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
徐佳熹:关于医药,我觉得今年是“高光下的新常态”。医药一直是一个高光产业。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见证了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在经济恢复到新常态的背景下,全球疫情得到了妥善控制,但短期内完全消除的可能性也较低。在与病毒共存的当下,对医疗板块的需求,包括对产品、服务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将不断涌现,医药有望在高光下迎来新常态。
苏晨:过去五到十年间,新能源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已逐渐从过去严重依赖补贴的周期性低端制造业转变为具有高增长和趋势机会的行业。以电动汽车和光伏为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占比很高。在全球新能源推广加速的背景下,我
国产业链的机会尤为凸显,需求的高增长预期不断明晰。从投资的角度,在行业周期的变化下,新能源各细分环节都出现了较强的马太效应,有望不断挖掘出具有世界级竞争能力的细分赛道,是较好的投资方向。
许之彦:对创业板的投资过程,我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9-2012年,创业板处于初创期,大市环境不是特别理想;第二个阶段为2012-2015年,创业板估值快速提升;第三阶段为2015年后,创业板高度出清,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集聚了非常优质的上市公司。特别是注册制之后,经历了十年多的时间的周期的历练,创业板已经进入了价值投资的区域。
针对创业板投资,我们定制了创业板50指数,采取了纳斯达克考虑的行业剔除,因此创业板50既包括了创业板中的核心资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结构上,创业板50包含四大核心科技赛道:新能源、医药、电子、互联网券商,其中新能源与医药分别占比30%以上,合计占比近70%,结构比较契合中长期新兴经济发展的主力。业绩上,创业板50指数上半年涨幅达23%,相较创业板指有近6%的超额收益,建议:投创业板,选创业板50ETF。(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07/06)
-
深度交流:创业板投资展望
策略篇
- 如何看待市场成长与价值风格的切换?
王胜:上半年市场成长风格表现较好,本质上是产业逻辑的运作。有业绩、增速高,自然能获得资本的青睐。2010年以房地产调控为标志,中国经济转型正式拉开序幕,整个市场的风格向着消费、科技成长的方向走,至2015年达到情绪高点,这一轮转型以商业模式的“软“创新为主。而现在新一轮则以”硬“科技创新为主,科技股的价值投资风格逐步显现,业绩与产业逻辑的支撑下,成长风格表现较佳。我的研究体系框架叫基本面趋势投资,我觉得市场性、催化剂一直存在,风格切换最本质的还是基本面的主导。
许之彦:投资的核心是在风险收益的匹配情况下盈利。我觉得过去两年乃至未来更长一点的时间,可能投资者更关心成长性的机会。原因在于,第一,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下行背景下,宏观经济发展更依赖于新兴经济;第二,从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角度,往往与新兴经济对接较多。
此外,成长与价值的投资并不矛盾,追逐成长的同时也要关注估值的安全边际。这里值得提到我们的创业板50指数,涨幅较好的背后是盈利驱动,2020年其净利润增速达102.6%,业绩翻了一番。(数据来源:公司公告,Wind,截至2021/06)而且,这并不是疫情下的偶然因素,创业板50指数在医药、新能源板块的权重股过去三年一直有较好的增速。总的来说,创业板50有优质的盈利与成长性的组合。
- 创新视角下的投资策略
王胜:创新有两种角度,其一为需求端创新,即创造新的需求;其二为供给端创新,即所谓降本。基于创新,我觉得有两大赛道值得关注,一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二是数字经济。在总人口数下行背景下,消费赛道或许在集中度提升、消费升级的领域有结构性亮点,但相较科技赛道的洪流还是有一定距离。我觉得,没有核心资产的时代,只有时代的核心资产,而基于创新的科技股可能是当前时代的核心资产。
许之彦:创业板于2009年开板,当时即定位为中国的科技创新的摇篮。十多年过去后,创业板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板块,覆盖多元化的创新领域,其中的优质公司形成了较好的科技投资的基准。而指数化投资的方式,正是投资经过了市场筛选、走出来的行业龙头公司,所以是投资创业板、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的优良途径。
医药篇
- 如何解读新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徐佳熹:从上周起,医药板块出现了一些波动。大家比较关心的是,CDE近期发布了一则关于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新政,要求在对照实验时,对照组应采用现行最好的标准疗法。新政有什么影响?它主要对采用me worse策略的项目产生冲击,因此创新能力较弱的CROCDMO公司会被迫砍掉部分项目。但拉长时间维度,这恰恰是一个去伪存真的阶段。从实际的业务角度,它对头部公司的冲击非常有限;从长期来看,它可能会把中国整个创新药研发投入的能级(以五年、十年的维度)拉高一个数量级,促进行业长期规范健康发展。
我觉得每一次政策的洗礼,都可能让这个产业更加强大。例如2015年的7.22事件后,药物临床实验研究规范度大幅跃升,CRO行业马太效应增强。在标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中国药企逐步具备国际化的竞争力。去年,我国创新药企业授权给国际大药企的单子不下20起,中国创新药企已经开始走向国际。
- 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有哪些?
徐佳熹:整体来看,医药板块今年的走势呈V字型。去年一季度医药蹲得不深,所以今年一季度同比数据平平,但随着一季报过去,中报、三季报,医药行业的比较优势会逐渐增加,高成长预期逐步明朗。医药的高增长更多是内生性的,与低基数无关;此外,疫情使行业一直受到关注,带来的对新治疗手段、新技术平台的需求是中长期的。
具体细分赛道上,首先大家可以关注消费医疗,包括医美等。用严肃医疗的产品向消费医疗级去做衍生,对其它普通消费品来说,类似降维打击。其次可以关注生命科学的上游支持产业,如原材料,这里存在一定自主可控的需求,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最后可以关注新的技术平台,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AI的药物筛选等等。这些前沿领域可能会有新的机会。
许之彦:我觉得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均财富增加、疫情带来的健康关注度提升,医药是一个具有持续性、长久性的行业。在我们的创业板50指数中,医药是其一大权重赛道,权重股包括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眼科龙头爱尔眼科、疫苗龙头智飞生物,还有泰格医疗、沃森生物等等。此外,今年6月,医美龙头爱美客也被新纳入指数。(仅作为成份股介绍,不作为个股推荐)指数的成分股调整带来了很好的循环机制,规模大、流动性好的创业板优秀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创业板50指数的成分股。
新能源篇
- 碳中和的影响与机遇
王胜:从宏观的视角看,碳中和的影响主要有三点:一是成为跟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对话的话题和基础;二是提高了成为工业化国家的门槛,以及产业从中国转移出去的成本;三是加强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布局。此外,西方ESG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渗透到投资的领域。
苏晨:碳中和是一个较大的课题,在减碳、低碳的发展方向上,一个影响是能源结构的改变,新能源的全球渗透率正不断提升。另一个是对消费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成长性不断超预期。从更广的角度,以新能源制造业为主的部分中游制造企业,正在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发展,凭借精细化管理、大规模生产、低成本批量供应,向全球制造业龙头进发。
- 新能源投资策略
苏晨:我觉得新能源严格意义上属于制造业。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中,我的研究框架里面成本优势排在第一位。以光伏、电动车为代表的两大新能源行业,中国的全球市占率提升幅度非常大,且基本上都已实现国产替代。此外,制造环节、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均提供了有利于中国新能源产业长期发展的大环境。
从国内的竞争格局看,新能源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马太效应。长期来看,细分领域龙头的全球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抗风险能力、抗周期波动能力也有望增强,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此外,随着补贴退坡,新能源正渐渐成为由终端消费者自发需求推动的行业,甚至可能变成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名片。
许之彦:实现碳中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也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这是一个全球迫切性非常强、里面有巨大商业和技术进步空间的机会。而新能源车替换燃油车,正是其中较为可行的一环。对于新能源,疫情后也是很好的加速布局期,中国产业链的优势和我国巨大的人才力量、物流能力、市场空间均对新能源形成较好的支撑。
公司也特别重视新能源相关的产品开发。我们开发了新能汽车ETF(516660)与新能源50 ETF,我们的创业板50 ETF(159949)中,新能源也占比约三分之一,主要与锂电、新能源车、自动驾驶、系统相关。创业板50权重股中,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汇川技术、阳光电源等知名的新能源公司。(仅作为成份股介绍,不作为个股推荐)创业板50两个非常朝阳性的行业——医药与新能源——占据了其近七成的权重,大家可以关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07/05)
-
嘉宾研究方法论分享
王胜:我觉得策略研究,首先心态要开放,勇于认错,因为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其次在研究体系上,一要关注看问题的久期,二要关注看问题的落脚点。我比较倾向基本面趋势投资,以客观基本面为核心决定因素,但也要承认对未来预测的主观性,力争让生物钟跟市场调节到一致。
徐佳熹:我更多地从行业中观角度谈一些看法。我觉得,医药其实是伪装成一个行业的行业集群。医药有七大行业,有偏周期的原料药,有偏消费的OTC的药物、医美、消费医疗服务,有偏科技的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还有要考虑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医疗、连锁药店。我觉得大家要对个人的知识结构有非常明确的自我认知,医药行业高度多元化,知识结构更新也非常快,可能医药行业投资对个人投资者的门槛其实是越来越高的。因此,我其实更推荐大家去通过专业团队来投资。
苏晨:我把新能源行业定义为成长周期性行业,其中成长是代表未来方向的大成长。我觉得新能源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指标是景气度指标。景气度指标不是一个单一指标,它在不同阶段的指标权重其实是不一样的。例如2015-2017年,政策补贴的幅度与景气度关联较大;2018年之后,中游排产数据、产销量指标的有效性开始提升。当前,新能源行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长期需求向上,短期可以关注供需失衡带来的弹性中的机会。
许之彦:我觉得投资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简单的社会科学,而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科学。我觉得我们基金管理公司承担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客户们能够受益。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我在资产配置上下了些功夫。2018年股灾熔断之后高度出清,我们就开始推动创业板50,这个推动在2018年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今天站在这个角度,我认为创业板50ETF依然处在价值投资的阶段。该产品跟踪的创业板50指数,一是有较为不错的盈利基础;二是即使过去三年表现出色,但它当前的估值仍在中位数偏高一点,表明其成分股盈利涨得也很快;三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科技的创业板中的核心的组合,它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上,结构契合,质地优良。
此外,从三月份通胀起来之后,我还是建议大家配一些黄金的。第一,疫情后全球的经济不会变得更好,中长期可能变得更弱,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长期全部退出的可能性较小,相对偏宽松的状态可能是常态。第二,高通胀阶段的黄金值得关注。因此,我站在资产配置的角度,希望更好地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推给我们的投资人,希望我们的投资者在投资产品时真正实现自己的财富的提升。
本文源自魔都资产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