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所具有的几大特点,大豫创业者
“初长成”
马魏翔于2014年考入黄河科技学院,这对于入学率只有20%的甘肃省玉门市独山子东乡乡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
入学后,得益于黄河科技学院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这个从独山子走出来的西北小伙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创业梦。
在一次创新创业的基础课程中,马魏翔萌生了把家乡的黑枸杞带到郑州销售的想法。和老师沟通后,他满心欢喜地进行了相关的市场调研。从那以后,背着书包不停地跑市场成了他的正常生活。
但是一开始并不顺利。
“因为我的普通话不标准,卖产品很被动,经常被拒绝。”他说。
大概是一种一次次被泼冷水的感觉。但是,幸运的是,这个西北男孩充满了韧性,他心中初生的创业火焰并没有被轻易熄灭。
再次被泼了冷水后,他开始尝试换个思路,以买家的身份去店里沟通,学习具体的销售技巧和沟通技巧。
时间不断向前。
到2016年,马凭借黑枸杞的品质优势、价格优势以及其朴实的气质,逐渐积累了一些客户,形成了自己的小商圈。随着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他在老师的指导下注册了“金毛湾”商标,开始将家乡的黑枸杞销往全国各地。
2018年,马魏翔被评为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在河南电视台演播室演讲时,他第一次了解到,滞销的农产品不仅在家乡存在,在中国的很多乡村也存在。
于是,他开始把目光从家乡转移到国内滞销的农产品上。“我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种苦难,让中国底层的农民活得有尊严、有笑容。”
随后,在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马认识了深圳驰火创始人于健,经过一番深入交流,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打造“助农募资”项目。
“于坚是技术出身,可以提供技术支持。然后我负责农业的各个链条。我们能够互补,分享共同的兴趣,这真的很好。”马说。
再发展
既然初衷是为滞销农产品寻找出路,那么验证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平台上每天都有很多农民留言。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所以只有当地政府认可我们,并提供公函确认农民确实是贫困户,产品确实滞销。我们会在站台上。发布帮助信息,尽力而为。”马说。
此外,帮助农民筹集资金也有一些不同于市场上其他农产品的特点。
“我们平台的产品是直接从农民的田间地头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没有中间商,我们的一些农产品现在已经卖出去了。你下了订单。第二天,农民们去地里直接采摘。从原产地运来,所以你品尝的才是真正的有机和原生态农产品。”马介绍。
这种运作模式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只有在充分了解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为此,有必要帮助农业集资队的工作人员逐一深入当地乡镇。他们在各个地级市设立站长和社长。站长通常是对当地农产品比较了解的当地人,总裁负责推广。结合当地农村电商服务站,可以打通供应链环节,提供客户服务,解决各种售后问题。只有环环相扣,才能顺利保证整个服务过程的完整性。
>
目前他们已经在全国搭建了18个办事处,覆盖1000多个乡村。
“虽然是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但我们一定要把质量和价格把控好,既不辜负老乡也不辜负消费者的信任。”马维祥强调道。
同时,马维祥与团队还在平台建立了爱心制,类似于支付宝的爱心芝麻信用,用户在平台的每一笔消费都会累积相应的信用值,作为未来衡量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爱心贷款、助农贷款的衡量标准之一。
“现在我们平台只有200多万粉丝,等我们达到一千多万的时候,助农保险、助农贷款等各个体系也都会逐步完善。”
带头人
如今,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家乡为马维祥对接了两万亩的土地来专门种植黑枸杞,覆盖到两个乡镇。
在解决黑枸杞滞销问题的同时,他也在做另外一件事,“家乡当地的白兰瓜特别有名,但是从来没有走出去过,我们注册了这个产品的品牌,并通过政府的帮助,将此产品纳入了金漠湾公司,未来,白兰瓜也会成为金漠湾的拳头产品之一。现在的情况是,老家有一个乡镇专门来种这个瓜,未来可能是N多个乡镇来做这件事。”马维祥显得有些兴奋。
据了解,不久前,马维祥成功入选为玉门市的创业带头致富人。在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玉门是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东乡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但经过近几年马维祥不断的推介,已经有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样一个民族的存在,甚至有很多人开始去了解东乡族的饮食习惯。
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把自己家里的黑枸杞拿出来卖为开端,到陆续有乡里乡亲请他帮忙销售,就这样一点一点累加,马维祥的销售工作逐渐扩展到整个乡镇,整个玉门市,现在,甚至走到了全国。
“所以我感觉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虽然做农产品比较累,而且各方面也比较困难,甚至到现在我父亲也一直不支持我创业,但我自己很坚定,我一定要把家乡的产品甚至更多的产品带出来,让中国底层的农民都能够有尊严地笑着生活!”
“尴尬”事
整个创业过程中,有一件事始终让马维祥“耿耿于怀”。
2014年,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期,当时注册公司尚不需要验资,马维祥便将注册资金填写为了100万。营业执照下来之后,他在开心激动的同时,更是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一通转发,谁知,家乡的人便因此认定他是进了传销,“一个大学生,哪儿来的一百万注册公司?”
等他假期回到家乡的时候,乡里乡亲都绕着他走。有一次马维祥好不容易谈下了一单大客户,并约定好货到付款,但当他跟村里的种植大户谈供货的时候,由于大家认定他进了传销,说什么也不愿意给他供货,不仅单子丢了,还因此失了信。
这对于非常看重自己家乡的西北汉子来说,误解带来的伤害似乎比外界以为的还要大。
“当时压力很大,觉得自己很不舒服,想放弃。”他停顿了一下,幽幽说道。
导师开导他要换位思考,并提醒他把项目做大做好才是证明自己没有进传销的最好方式,数次劝导之后,马维祥才渐渐走出低落的状态。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通过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媒体的报道,乡亲们才慢慢开始认可了马维祥做的事情,也陆陆续续有乡亲找到他,说起自己家的黑枸杞卖不掉了,能不能帮忙出售,并表示卖完再给钱都行,至此,“传销”这顶沉重的帽子才算是摘掉了。
压力之外,也有感动。
在马维祥注册了公司之后,对于一个本就没什么钱的在校生来说,公司所需的报账及代理费等各项支出无疑都会加重他的生活负担,于是,他开始想把公司注销掉。
但他并不能拿得出注销公司所需要的一千块钱,思前想后之后,他决定向一位老师求助。
“那个老师我只见过一次面,但当我跟他说了这个事情之后,老师二话不说直接给我转了一万块钱,我问,老师不打欠条吗?他说不用打,我相信你的为人。当时我真的很受感动。”
如今,这种感动正以另一种形式“传递”着,并继续散发着它的影响。
“现在三不五时也会有学生跟我借钱,每当他们表述自己难处的时候总会让我想起自己当时的情况,然后就会再一次被触动,毫不犹豫把钱借给对方。”
这种“感动”的传递,在人心愈发淡漠的当下,无疑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一抹有机会一点点融化人与人之间信任坚冰的暖阳……
注:马维祥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大豫创业者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采编|曹星洁
校对、排版|曹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