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锤得锤,再送给哪吒汽车四把''锤子''
上周,汽车圈最大的''瓜''就是哪吒汽车,这一期牛批汽车,我们来好好盘一盘。
故事的大概脉络简单清晰:一天夜里,确切说是晚上9点40分,哪吒汽车品牌中心微信群里几位高管''脑暴'',其中一人提出''是不是要给吴亦凡一个机会,请他做代言人……大不了,回头官方道歉开除相关人员……''其它几位参与人员如''捧哏''演员般随声附和。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聊天记录被人截屏发到了网上后,哪吒汽车果然''出圈''了,还登上了''娱乐榜''的微博热搜,不过点开内容一看,都是人人喊打的那种。就像微信群里''设想''的一样,哪吒汽车道歉,并开除了相关人员。网友戏称哪吒汽车这是''要锤得锤''。
短短半天时间,哪吒汽车X吴亦凡事件实现了''策划——道歉——开除——破圈''的传播效果。哪吒汽车看似收获了''正流量'',却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负能量''的种子。在我看来,至少暴露了哪吒汽车四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驱动哪吒汽车成长的不是流量而是用户。流量、破圈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是以''戏弄舆论''的心态来恶意获取负面流量,且认为可以''道歉''就能了之,那就是自作聪明。哪吒汽车在此次策划中声称''大不了,官方道歉开除相关人员''。这充分表明这些人就是在''明知故犯''。如果这种思想就是哪吒汽车对外处理事情的原则,那么今后哪吒汽车对用户做出任何举动大家都不要感到意外了,因为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万能解药''——道歉并开除相关人员。现在企业口口声声都在谈''以用户为中心'',但究竟是以用户利益为中心还是以用户的眼球、口袋为中心,可能只有企业自己心里清楚。
第二,哪吒汽车的价值观的确出现问题了。这个在其官方道歉声明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吴亦凡虽然有流量,但是代表了什么性质的流量,正常人都有基本判断。你也可以会质疑,此次事件是不是个例。非也!此前,哪吒汽车还将企业LOGO印在了国旗上面,后来官方也进行了道歉。可见,哪吒汽车为了流量不止一次做出''出格''的事件了,而背后的价值逻辑就是流量大于一切。
第三,哪吒汽车的品牌管理出现问题了,更直白说就是没有处理好职业经理人与品牌责任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很多营销高管来说,其头上的KPI就是销量、流量、知名度这些量化性数据。为了多卖一辆车,为了增加一个曝光度,往往不惜牺牲企业体系力,甚至品牌的长期建设。然而,铁打的品牌流水的经理人。经理人做不好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却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修复这个品牌。所以,不要让一个(群)只想着''升职加薪''的职业经理人再做伤害品牌的事了,他们打内心里可能就没想着这个品牌能成功。
第四,莫让哪吒汽车的愿景成为一句空话。哪吒汽车一直声称是''为人民造车'',品牌愿景也是''让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如果我们拆分一下这个愿景,基本可以分为高品质、智能、电动、触手可及(性价比)这几个关键词。按照正常理解,公司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组织架构、营销策划、用户运营等等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愿景''来展开,不能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干一套。可是我们看到,此次处心积虑、冒险破圈的营销事件,居然与这几个关键词都没有直接关系,反而还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最后想说的是,造车新势力能够走到今天都不容易,有的是靠服务、有的是靠智能、有的是靠融资……造车新势力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像哪吒汽车这样的企业来说,员工来自四面八方,团队规模短期内快速扩张,这些人背景不同、专业能力不同、加入的目的可能也不同,如何将这些人''拧成一股绳'',按照一个价值目标来行动,可能比一两次破圈营销更难,更考验一个董事长、总裁或者CEO的能力。这次表面看是个别高管的营销出现了问题,但背后也暴露了高管管理、团队文化、企业价值观、品牌愿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对了,舆论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次事件是哪吒汽车自导自演的''苦肉计''。要我说,如果真是这样,那哪吒汽车无异于''涉嫌强奸''了一个''涉嫌强奸犯'',就更加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