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心在山林,是普通人最好的活法
最近看视频很多,看到好多人在讲佛讲道。光头的,不光头的,穿僧衣道袍的,和什么都穿的,都有。
这本不奇怪,我奇怪的是,那下面点头点赞,留言收藏的,大多是年轻人。尤其怪哉的是,我还发现了不少十几岁的少年。就好像他们都是活了一万年的样子。
这不由让我想起学者“丹青旅者”的一句话:年轻人不要学道,要学儒。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你是年轻人啊!年少无为,老气横秋,还叫什么年轻人。
因为儒做加法,道做减法,一个是拿得起的学问,一个是放得下的学问。
你拿都还没拿起,有什么可放?如何去放?放个影子?人显然只有经历了,实践了,负重了,有余了,才可能知道什么可以加减,什么应该加减,并如何去加去减。
我们为什么会道理懂了千千万,结果什么没改变?这不只是因为我们常常让它吃土,还因为我们看到的那些道理,往往很远很虚,没法操练。
年轻人其实什么都想要的,一面想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扶摇直上九万里,一面又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学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
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现实摆在这里,年轻人的心性摆在这里,你这样一来,倒只能把自己搞得越发烦恼,混乱。
这无疑是该想的不该想的都想了,该干的不该干都没法干好。
所以人活着,不能凭一时感觉,见到什么都点头点赞,一键三连。不对的不代表不会发生,对的不代表一定适合,要问问自己身在何处,有些什么,想要什么,将去何方,某些东西是不是真能放得下,并有办法放得下。
如果不能,那当然不可三心二意,就要大风起兮云飞扬,破釜沉舟干他娘。有些事,等你真正经历过了,真正有那种心思了,也不迟。
这当然不是儒家道家谁好谁坏,谁对谁错的问题,它们都很好。但很好,要看时间,位置,对象。
晋朝大乱,国将不国,民不聊生,士大夫们还羽扇纶巾,满嘴玄学,这就不好。柳宗元流放千里,处处挫折,如果还不转向山水,自我安顿,有所为有所不为,那就没办法活。
人有诗与远方,这当然是好事,但清高散淡的陶渊明也要扛着锄头吃饭,武陵人后面再也找不到桃花源。那么普通人最好的态度是什么呢?
人在江湖,心在山林。
人在前,先讲一个现实。
心在后,现实讲完了,再讲理想。
江湖在前,先讲一个身不由己。
山林在后,身不由己讲完了,再讲逍遥。
心可以有,必须有,但心的事,要等能够了,可以了,再讲。
这就是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你得正视。但我们在一地鸡毛里,不妨存点追求。既扎根泥土,也看点星空,既尊重现实,也不下沉,既顺其自然,也有所归属。只是这心,是用于护体的,而不是结束的。
唐僧不要钱,不要房子,不要媳妇,那么坚定,不也要经过十万八千里的锤炼?不一一经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在哪,能不能放得下。高僧们实际上一辈子都在与心魔斗争,区别只在程度不同,不然,他们何必要天天敲那木鱼。
总而言之,江湖是必然的纷争之地,山林是心之所向。江湖不宁,山林风啸。道理是走道走出来的,不是拿过来的,静心只能是大彻大悟的结果。干就完了,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一种明智,只有它,才会把人导向真正的结果。热血江湖,是因为有热血青年,老子出关而去的青牛,肯定驮不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雄壮。
? END ?
文/九鸦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