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伯鲁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
易伯鲁人物概况
本页面提供了易伯鲁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易伯鲁是谁?易伯鲁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易伯鲁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易伯鲁人物数据真实,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调整。
易伯鲁图片
易伯鲁个人资料简介
易伯鲁,(1915年――2009)我国著名鱼类生态学家、中国知名的鱼类生态学家,武昌鱼的命名人,中国最早研究浮游甲壳动物的学者,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学专业,先后就职于北平动物研究所、中央动物研究所,1971年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调入华农后一直任教于华中农学院。是水产学院水产系的创始人之一,水产养殖学科的奠基人。
个人档案
姓名:易伯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5
国籍:中国
朝代:现代
籍贯:湖北汉阳
民族:汉族
身份:生态学家
个人履历
原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主任、武汉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华农支社支委。
出生于湖北汉阳县(今武汉市蔡甸区)。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曾在昆明粤秀中学任生物教员一年,后入原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抗战期间迁昆明)任助理员,从事滇池浮游生物的研究。
1945年转入重庆北碚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进行鱼类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随所往上海。
全国解放后,在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单位继续从事鱼类研究工作,任助理研究员,曾兼任所务秘书两年。
1956年任副研究员
1959年起任鱼类研究室副主任,鱼类资源组组长。
1971年调入华中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前身),参与创办水产系,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等职。
易老90华诞的时候,毕业学生重聚母校为他祝寿,以表达他对水产学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的崇敬之情。
2009年1月8日上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5岁。
个人生平
1945年,易先生在滇池工作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我国第一篇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研究论文“滇池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研究”。
1955年,在梁子湖工作站工作期间,发现了鲂属鱼类一新种,定名为团头鲂,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武昌鱼”,为全国池塘养殖增添了新的优良种类。
1957-1958年在中苏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期间,作为中方负责人,他主持了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发现了10种该流域在苏联境内未曾报道过的鱼类。
1959-1968年,参加和主持了长江干流的鱼类生态调查,查清了长江干流草、青、鲢、鳙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分布、规模和产卵条件和自然环境特点,为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长江四大家鱼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8年根据以前所做工作和水生所其他同事后期所做的工作,又整理出版了《葛洲坝水利枢纽与长江四大家鱼》专著,该专著已成为江河鱼类产卵场和早期资源调查方面的经典之作,被美国同行看作是研究四大家鱼资源的范本,因而被翻译成英文,挂在政府研究机构网站上供读者下载和参阅。
在葛洲坝是否修建过鱼道设施的问题上,根据大量研究数据和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其他专家一起提出了不必修建过鱼道的建议,并最终被采纳,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巨额建设资金,并每年可为国家增加数以亿计的水电收入。作为知名鱼类生态学专家,曾担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鱼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并被聘为国家科委水产组组员。
基本介绍
易先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与其他同事一起,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担任水产系系主任期间,面对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担负起《水生生物学》、《池塘养鱼学》、《鱼类生态学》、《专业英语》等四门课程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任务,以及研究生《鱼类学文献选读及检索》课程的教学任务。
1982年,由其编著的国内首部鱼类生态学教材――《鱼类生态学》问世,相继被许多院校相关专业翻印作为教材使用。1984年开始招收培养水生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水产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师长,言传身教,堪为楷模。他所培养的学生中有许多已成为国家政府部门、科研教学结构的中坚力量。他的学生仰其为人,受其感召,捐资设立了以他命名的“易伯鲁奖学金”,资助了一批优秀学生。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937年,他参加了由当时中共南京市委和湖北省委领导的外围革命组织“首都平津学生抗日救国宣传团”,在湖北省黄冈地区农村、矿山和河南信阳等地进行了历时八个月的抗日宣传。解放后,易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上海就加入了党的统一战线组织――九三学社,先后任九三学社武汉市第三和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湖北省筹备委员会委员和第一届(1986)委员会常委,1991年起历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顾问,作为九三学社华中农业大学支委,为九三学社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科学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易先生积极参政议政,曾作为武汉市武昌区第六届人大代表,武汉市第六至第八届人大代表,湖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为武昌区、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发展和建设出谋划策。
亲历文革
70年代,“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等“极左”的口号在中国广为流传。“造反”成了工农兵学员的特权,教师、学校领导干部面临着被“改造”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华农的实际情况相对和平、安定。
“造反的情况实有发生,但不多。工农兵学员提出非教学方面的要求,找行政干部闹。情节严重的就发展成为校内游行。”易老回忆起曾亲历过的一次“造反”,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养鱼实验课上,一个工农兵学员带头提出不合理要求,并以罢课相要挟,易老耐心地劝说却依旧无济于事,不听劝说的学员掉头便走,眼看已经走到门口了。“课堂上还坐着其他学员,他们只是试探地在一旁观望。如果控制不好,随时都可能发生罢课。”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易老厉声喝道:回来!闹事的学员怔住了,在耐心劝说下,最终返回课堂。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只是做了一名老师该做的事。”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干部的思想局限于“可以管的怕管,不该管的瞎管”的荒谬理论。虽然老师的处理方法与态度对事态的发展影响重大,但也不难窥出,那个年代,教师的地位与价值是得不到体现的。
动乱的“文革”在易老淡淡的叙说中远去,但其影响却铺成他心中不灭的记忆。“文革的动乱时期,工农兵学员弥补了高校无生源的断层,遏制了瘫痪格局的形成。就工农兵学员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夯实基础、积累知识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u2018文革u2019留下了不少国家发展的启示与教训,随后中国飞速发展的20年,应该说也有u2018文革u2019的一份u2018功劳u2019。”
科学研究
易先生一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对待科研工作,从不挑肥拣瘦,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精益求精,不计名利,从不畏苦,甘之如饴。无论长江、黑龙江、还是在滇池,梁子湖、太湖,都留下了易先生忙碌的身影,追求的足迹。
对待科学问题,易先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畏权威,不惧压力。在葛洲坝是否修建过鱼道设施的问题上,根据大量研究数据和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其他专家一起提出了不必修建过鱼道的建议,并最终被采纳,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巨额建设资金,并每年可为国家增加数以亿计的水电收入。作为知名鱼类生态学专家,曾担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鱼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并被聘为国家科委水产组组员。
(在长江修建葛洲坝的时候,是给鱼儿留了条“过鱼道”的,这也是基本人性的表现,虽然最终证明无用:袁传宓是生物学家,南京大学生物系的一个老师,为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忙碌了一辈子。在我的专业领域――景观生态学上有一个词叫生态廊道,许多甲方在看我们所做的规划的时候,常为这个词汇而困惑不解。我经常用1/3的汇报时间去给甲方解释这个词,是留给动植物的生存通道,希望开发商在大刀阔斧的同时能够给鸟儿、鱼儿留一些生存的空间。扯远了。在长江修建葛洲坝的时候,是给鱼儿留了条“过鱼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廊道”。每年长江鱼儿洄游的时候,是要到上游产卵的。可是“过鱼道”是没用的,鱼不听人的命令,鱼有鱼的规矩。近年来,耳畔总是听到关于长江许多珍惜鱼种灭绝的消息,是因为人类的一己之利而剥夺了鱼儿为父为母的权利。袁传宓是应该被人们记住的,他每年都带着几个研究生,用最原始的水桶把那些只认本能的鱼儿一桶一桶的运过坝去。就这样袁先生忙碌了一辈子,为鱼儿,为鸭子,为了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为了一种科学和人文的精神,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 )
易先生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担任水产系系主任期间,面对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担负起《水生生物学》、《池塘养鱼学》、《鱼类生态学》、《专业英语》等四门课程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任务,以及研究生《鱼类学文献选读及检索》课程的教学任务。1982年,由其编著的国内首部鱼类生态学教材――《鱼类生态学》问世,相继被许多院校相关专业翻印作为教材使用。1984年开始招收培养水生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水产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师长,言传身教,堪为楷模。他所培养的学生中有许多已成为国家政府部门、科研教学结构的中坚力量。他的学生仰其为人,受其感召,捐资设立了以他命名的“易伯鲁奖学金”,资助了一批优秀学生。
1982年,由易教授编著的国内首部鱼类生态学专著――《鱼类生态学》问世。80年代中期,图书馆订了4~5种外国水产专业杂志。水产系的发展局面日益明朗,学科建设发展逐步走上正轨。
以上整理的易伯鲁个人资料信息、 易伯鲁图片、易伯鲁简介、易伯鲁简历、易伯鲁作品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和网友投稿,有更多关于易伯鲁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的网页内容欢迎联系,任何不当信息也可以联系编辑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