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滋味(三月不知肉滋味下一句)
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妇孺皆知。
同时,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精通乐理,对节奏了如指掌,擅长弹钢琴,以礼带乐。
01
伟大的音乐家孔子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与石祥子学过古琴。
孔子学乐谱,十天不加新乐谱学习。
石祥子说:可以学新乐谱。
孔子回答说:我熟悉音乐的曲调,但我没有掌握音乐的节奏。
过了一会儿,石祥子说:“你掌握了音乐的节奏,可以学习新的乐谱了。”
孔子回答:但是我还没有掌握音乐中包含的野心。
过了一会儿,石祥子说:你已经掌握了音乐中包含的志向,可以学习新的乐谱了。
孔子回答:但是我还没掌握作曲。
孔子仿佛在默默地聚精会神地思考,又仿佛愉快地抬头望向远方。
过了一会儿,他对石祥子说:我掌握了作曲。他黝黑的皮肤,高大的身躯和眼睛看起来就像是世界之王。如果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创作这首曲子?!
石祥子离开座位,向孔子拜了两次,说:我老师说这是王文曹!
孔子学习古琴时,不仅要学习乐谱,还要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实现自己的志向。
02
仪式与音乐教育
孔子三十岁教书,当时教的科目叫“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当时礼乐并举,可见孔子对乐的重视。
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宫廷就有一个专门的音乐组织,有多达1463名音乐家(《隋书音乐史》)。
乐师演奏六朝的伟大音乐:黄帝的杜万,尧帝的大仙,舜帝的大少,裕仁的大侠,商朝的大姚和周朝的大武。作为宫廷音乐,他们表达了对神的赞美和崇拜。
03
邵音乐
至于六朝的大乐,孔子认为:“少乐”是“完人、完人”;武乐是“完美的,不是完美的”。
孔子在洛邑拜访老子之后,还拜访了音乐老师洪。
常洪对孔子说:“武”是的乐名,“少”是虞舜的乐名。如果说他们的功绩,舜统治尧之后的国家,和伐灭救民,可以说没有什么区别。
但就音乐而言,“少乐”声音饱满,意义完美;武乐的音量很美,但音调晦涩,略逊于少乐。总之,“武乐”完美但不完美,只有“少乐”才称得上完美。
吴国的季札到了齐国,孔子就这个问题问季札:“请问,武王为什么不模仿少乐,却要把武乐做得音量大,歌曲晦涩?”
季札说:“这是由于他们的情况不同。尧把女儿嫁给舜,把天下赐给他。所以顺一直都是顺境。他发明了班卓琴,并制作了《南风歌》,不仅音量宏大,而且歌唱中充满了快乐。后人听了少乐的话,就能听出他贤惠文明,行云流水。至于武王出兵伐周,当时正处于逆境之中。这种情况下,在做音乐,录功德的时候,不方便过度宣传自己的功德,描述殷周的罪恶。毕竟我砍了你,所以我变得犹豫不决,难以解决,让人觉得武乐晦涩难懂!
季札的分析非常精彩。孔子再三谢他,于是专心研究齐国的少乐。
04
孔子文少
现在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七都镇袁绍村的北面,有一座小规模的浅灰色仿古建筑。大门内的北墙上有一块石碑,碑上的隶书写着“孔子文韶处”。
据石刻记载,古代虞舜时有一种少乐,又称小少或少孝。因为少乐有九章,所以又叫九韶,是一种高雅的乐舞。
到春秋时期,少乐在齐国仍很流行。
鲁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高家中看了之后,由衷地赞叹说:“真不敢相信,音乐之美竟到了这种地步!”
所以留在齐国研究少乐,“三月不知肉味”,就留下了一段很长的故事。
05
邵、吴、雅、宋
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陆后,对《诗经》乐此不疲,雅、宋各有所居。
孔子校《诗经》后,只剩下350首,都是弦乐曲,以配合邵、吴、雅、宋。礼乐从此有了!
06
离题
舜帝南巡,在韶山打韶乐,化解一场恶战,故名。
韶山之所以成为红色旅游目的地,是因为伟人毛主席的诞生。
少乐曾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使用时间最长的雅乐,却一度失传。
近年来,湖南、湖北等省的艺术家结合宋代浏阳古乐、秦璞对少乐进行了研究和整理,最终创作出了力求再现四千年前少乐真实面貌的乐舞表演。好在朋友朋友都能享受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