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现代产品,为何明城墙却稳固600年?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长城作为八大奇迹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古代时,它是军事防御工程,它的作用就是用来防御外敌入侵,护卫中原的安全。长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与长城有关。
据说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命人点燃烽火台,诸侯们急忙赶来救助,但是却得知只是对他们的戏弄,后来周幽王多次做了这件事,最终诸侯不再相信,等到犬戎来犯时,诸侯也没有来相助,最终周幽王被杀死。长城上的烽火台就是用来传递消息,点燃后烟雾升起,诸侯国就可以看到,然后率兵来营救国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国争霸,纷纷建起了长城作为防守,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受限,当时修建的长城都比较长度比较短。直到秦国灭六国后,秦始皇统一天下,下令在各国的长城基础上继续修建长城,修建完工后的秦长城长度达到万里,当时有万里长城的称号。但是却不是现在我们俗称的万里长城,现在的万里长城大多是是明朝时期修建的。
明长城修建的目的也是为了预防游牧民族的突袭。大臣向朱元璋提议修建城墙,朱元璋听后便采取行动,修建工程的人数约有28万,总共用到大约3.5亿块青砖,修建了二十多年才完成。现在的明长城,它的规模、长度和完整度都是世界之最。经历了六百年的历史变换、风吹雨打,明长城还依然屹立在中国的江河山川,这跟它使用的材料有很大关系。
首先修建的第一步当然是夯土,将被压实的泥土做成块状,比一般的石砖更坚固,用来砌在墙的内部,青砖砌在外部,这样可以起到更牢固的效果。但是在修建城墙时,出现了有人偷工减料,砌出来的墙不稳固,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再发生,规定每个负责人要在自己负责的石砖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一旦发现有问题,就可以快速找到负责人。
除此之外,在当时修建时,没有我们熟知的现代水泥,但是他们却用了另一种材料——糯米,他们将糯米、熟石灰和石灰岩搅拌一起,黏性效果十分好,明城墙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而这个特殊的材料糯米,就跟我们在过年过节时用熟糯米粒来贴对联一样,具有很好的粘合性。
不得不说,我们的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而且他们的智慧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就说我们的四大发明、诗词歌赋、传统建筑、十大国粹等这些文化,就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