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品集瓶颈期,有那——么——长
我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作品集卡顿型选手,虽然说结果都还好东西也做出来了,但过程是真的蛮卡的。没有什么开头难后面容易的情况,就基本是从头卡到尾,四舍五入,全程瓶颈期。
不过瓶颈期久了,卡着卡着倒也卡出来不少心得嘿嘿。
1
说到被“卡”住,可以从好几年前,我从本科退学说起。
一开始我艺考的时候其实没想着出国,在国内想学珠宝。但是填志愿时候有点儿怂了,没能去到心里最好的大学,心里还是有点遗憾吧。加上国内大学的珠宝设计在大一都教这些特别基础课程的原因,我觉得这不是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也会感觉有点点枯燥。
想来想去,最终还是退学了。去看看国外的珠宝设计好了。
在伦敦看展发的小册子
一边弄退学的东西一边随便找了一个机构申请出国,那个时候其实也不太懂,跟机构说我不太想上预科,机构信誓旦旦地说没问题过去不用读预科的……但结果还是申请的时间迟了,所以不满足条件,还是得念预科。
然后我到了伯明翰珠宝大学,开启了我的预科生涯,啧。
退学申请留学这一段的经历如果总结一下,可能经验就是不要机构说什么就信什么,还是应该多考察看看机构是怎么做的,老师怎么样,自己也多去了解一些信息。那时候还是草率了。
2
我承认,当时那么不想上预科,其实也是草率了。
谁能想到,预科课程含金量那么高呢,可以说是基本满足了我一开始的所有需求,课程上就挺专业的,我们有学媒体也有学建筑。预科也会有多个专业的学生来学,所以可以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沟通交流,也很开阔眼界。
珠宝角地铁站
老师也会很亲和,愿意指导学生上道,会给我介绍一些艺术家啊展览啊帮助学生提升自己,很好的帮我完成了从国内的学习模式到国外的学习模式的适应。
反而是后来上到本科课程的时候,换了学校和校区,离开了市中心我还有一点不适应。不过本科珠宝设计校区周边的确有很多珠宝店,有特别好的珠宝产业的氛围。
“打铁”日常
本科更多的会要求你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老师不太会像预科时那样主动来追着你告诉你有什么问题,关注每一个人的项目进展,你要自己去推动自己项目的发展。我真的感觉预科课程非常好地给了我一个从国内切到国外课程模式的过渡,也更能适应之后的本科课程。
就,大家也可以不用对预科那么排斥,还是看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这算是我在伯明翰这几年的另一个小心得吧。
3
来了,到了我决定申请研究生之后,可以用“卡卡卡”三个字总结的作品集创作阶段。
现在我在做第四个项目,准备今年申请。嗯,是不是听着进度海星?但是本卡顿型选手还是挺担心进度的。
是谁跟我说可能一开始一两个项目比较艰难,后面就很顺了的来着。我怎么好像做每个项目挺磕磕绊绊的,一气呵成的情况几乎是没有。
其实我也在想,自己为什么一直没有丝滑的创作感,想来想去,觉得我这个想法也有点草率了,进度卡住或者遇到瓶颈这件事,有时候也不是坏事。(ps,前提可能是准备得早一点,尤其对我们这样的容易卡的、产出困难型选手来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做作品集的时候,大家可能也需要去不断的学习新的领域,比如我的有些项目就可能需要要涉及到之前没学过的箱包设计,或者一些交互的设计、服务体验的设计。在作品集前进的路上,拐进了自己完全没接触过的小胡同能不卡吗。最后卡完了,自己也学到了新东西,也算是一种进步。
看书的日常
另外一部分卡、或者叫拖延症的原因,某种程度上我把它归结为一种不自信或者畏难的心理障碍。针对这种问题我的经验是,不要被自己的想象吓到了。不管是什么看起来能解决还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多试试,多尝试不同的方式。
实在自己不行了,不还能去问问老师吗。不要把作品集放着搁置了才是最重要的。
伯明翰的圣诞市集
非常感谢主带我的老师哈哈哈,反正我在对作品集不够有信心而畏惧推进的时候,都是他替我做好一个周期的把控,让我觉得我还能接着把作品集苟下去。而在大的方向上有点儿跑偏时,又会帮我扯回来点。
也希望大家作品集都能顺利,如果不能,也祝大家都能像我一样,卡卡卡卡卡卡卡卡最后也能被捞回来走上正轨。行动起来吧,问题最后都会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