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真的吗(《水浒传》是真实存在的吗?)
水浒传是真的吗(《水浒传》是真实存在的吗?)
《水浒传》是一部古典历史小说。这类文学作品创作一般是有原型人物、有历史事件及背景作依托的,但并非全部是真实存在的。为了使小说内容更丰满、故事更加更引人入胜,作者采用虚拟人物、添加故事情节是可以的。但《水浒传》不是真实的历史。萊垍頭條
《水浒传》只是一部虚构的演义小说,其中的人物、故事一分真、九分假。所谓“演义小说”,指的是小说中的部分人物和故事,历史上的确有过,但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却是编造出来的。换言之,《水浒传》这部演义小说只是历史人物、事件的大合集。只是书写得太好了,以至于让后人以为这就是历史。萊垍頭條
《水浒传》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个个形象鲜明,故事生动。但是,与史书对比,其中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條萊垍頭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这三十六个人在正史书没有客观具体的记录,大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再加工而成的,这样一算,整部小说中的人物就一分真、九分假了。萊垍頭條
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据郎瑛《七修类稿》载,这三十六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萊垍頭條
这个名单有一个可疑之处就是,作为一次有影响的农民起义,仅三十六人就“横行齐魏”,官兵数万人不能抵抗,这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有人认为这三十六人可能是起义军大小领袖的总数,也就是说与宋江一起举事起义的三十六条好汉,后来每一个好汉统率一支部队,但为了方便起见,仍以三十六人的名字称呼,这种解释倒也合理。那么,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底有多少人?由于史无记载,确切数字无法统计,推测至少应有数千人。萊垍頭條
史书记载宋江起义有三十六位英雄,为何到了《水浒传》却变成一百零八位呢?或许是作者“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郎瑛《七修类稿》载),使小说更添传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琅琅上口,便于流传。垍頭條萊
小说是允许虚构的,并且小说中主要人物在当时也非重要人物,连高俅这样的朝廷高官在《宋史》上都没有传,宋江等36人事迹在《宋史》上加起来不过百十个字而已。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有关宋江等人物故事最早在当时(北宋宣和初年)就已在坊间口头流传,而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存世的,认为是南宋至元初的民间讲史(说书)作品《大宋宣和遗事》,再历经约百年时间,水浒故事才被文人整理成小说。也就说,宋江36人故事从发生到演变成为《水浒》故事,经过了大约三百年(甚至更长)的民间加工。由于南宋与金的对峙,南北交流的阻隔,造成宋江36人故事在南方、北方分别发展和完善,很多事情早已经面目全非了,就连故事发生地------梁山的位置在哪里(河北太行山或者山东粱山)都成了问题,所以如果在水浒中寻找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就非常难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宋江等36人故事绝非空穴来风。 补充: 不欢喜真假的说法,此说法在《三国演义》的讨论中出现最多,其次是《忠义水浒传》。所谓“真”、“假”怎样确定?有朋友看了《三国志》,自然对《三国演义》中的演绎有看法,有看法是可以的,但是上升到“真”与“假”的高度就没有必要了。 把小说当成历史看本身就有问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学者研究《大宋宣和遗事》中记载的宋江36事迹有一半可信(比《三国演义》低一些,现在的相关学者也大多支持这个说法),如果是这样,“遗事”与水浒都涉及的情节(细节小有出入)有“杨志卖刀”、“智截生辰纲”、“怒杀阎婆惜”、“征方腊”四个事件。 宋江“杀惜”是有不少存世元杂剧作为旁证的,“真”的分量可以说非常重了,元杂剧凡有宋江出场的剧目,宋江上场读白中都有“杀惜”的介绍。捎带说一句李逵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在元杂剧中出现次数仅次于宋江,关于他的剧目多达几十种,存世剧目也最多,最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剧目的作家就是山东东平----粱山一带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可见宋江36人尤其是李逵比较系统、完整的故事在元代这一地区民间流传之广。 关于宋江征方腊,正史上没有介绍且时间上有冲突。学术界争论激烈,各方面都有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多是宋史以外较可靠的史料,有些甚至是近年出土的材料,说法也各种各样,元修的宋史质量不怎么样,这都难怪。宋江即使真的参加了征方腊,以宋江在真实历史上的地位(36个主要成员,千人左右的规模)也很难在史料中留下痕迹,毕竟宋朝剿灭方腊是派了15万各地军队,这就象现在到解放战争中的某个战场上,在四、五个纵队里找一位营团级干部的名字一样,如果没有立大功,难啊。浙江杭州一带民间确实有武松独臂擒方腊的传说,民间这样讲,总是有原因的------不是小说作者在这一带著书,名气很大,就是这件事情可能真实在当地发生过吧。 其他两件事,就不好推测了。 补充二: 《大宋宣和遗事》是后人研究《忠义水浒传》的重要史料,尽管它“真假参半”,但它毕竟是产生于小说以前百余年的东西。《遗事》记载的故事脉络与《水浒传》是有差异的,比如“上山”的次序,《水浒传》上梁山众头领的上山次序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就不细说了。《遗事》的次序是杨志、李进义(卢俊义)、孙立等12名压送“花石纲”的军官是第一批造反上山的,原因是杨志卖刀杀了人,孙立等11名军官为救杨志杀了押送公人;第二批是晁盖、吴学究(吴用)等人,原因是“智截生辰纲”;第三批才是宋江等人…………也就是说,李进义(卢俊义)上山时,宋江还在郓城县当官呢。 36人的下落问题也是目前学者们关心的问题,材料少,没有定论:《宋史》张叔夜传只讲到宋江因副手(很可能是“卢俊义”)被捕,无心再战,被迫接受了“招安”为止。《大宋宣和遗事》只有一句话:因征方腊有功,封节度使。其他材料也有说是招安以后被集体屠杀的…………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