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ESOP:买不来“送货上门”的一毛钱,能终结快递行业价格战吗?
一毛钱就能终结“价格战“?
随着近期中通、圆通和申通等多家快递公司相继公告上调0.1元/票派费之后,业内舆论也在不断发酵。
由于派费是快递员在基本工资之外,按件计算的提成收入,以快递员人均每天派件200件来计算,此次上调之后快递员有望每月增加约500元的收入。
但更多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微博上关于“不派送直接放驿站却好意思涨价”的评论热度不减,也有网友给出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言论,认为派费上涨会传导至消费端。
而随后就有快递公司对此解释为,派费上调跟快递价格没有关系,只是快递公司的人工成本增加了,且目前暂未出现明确的快递费上涨的消息。
那么,为什么快递公司宁愿冒着被质疑以及增加成本的风险,还要为快递员涨薪呢?
上调派费背后:改变行业竞争底层逻辑
实际上,这也不是快递公司们第一次上调派费。早在2017年,多家快递公司就曾集体宣布上调派费以“稳住网点”,但并未收获到满意的效果。
彼时,快递员们普遍反映并未因上调派费而增加收入,所以此次被要求派费直接给到快递员手中。
而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了快递公司渴望扭转非良性竞争的局面。
近年来,长期一降再降的快递费用,不但让快递员、网点老板、快递企业连年承压,还让快递行业持续处于价格战的竞争环境中。
2010-2020年,我国快递行业平均单价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24.57元/件下降至2020年的10.55元/件,2021年1月持续下降至10.21元/件,在物价飞涨之下,快递公司们承压亦在增长。
业绩压力甚至出现在快递“老大哥”顺丰身上,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83.44亿元,同比增长24.2%;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亿元,同比下滑79.8%。
快速占领的市场和逐渐壮大的业务规模在业绩表现面前略显尴尬。如此看来,虽然只是“一毛钱”的上涨幅度,但对于快递企业来说,依然是下了不小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上调派费以增长快递员的收入也顺应了监管导向。不久前,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指出,落实国家邮政局关于做好快递员权益保障工作的具体部署。
上述《意见》不仅提及制定《快递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和《快递员劳动定额标准》,还指出将对企业实施非正常低派费等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由此可见,在市场竞争、产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下,行业预测快递价格会逐渐走向上升通道,或趋向一个缓慢上升的态势。
涨薪之外,快递行业股权激励早已先行
派费上调“一毛钱”体现了快递公司们对于扭转价格战局面的决心。
此前不断下压的价格也波及到快递员们到手的薪资,所以快递员们不得不纷纷“出走”。
根据《2021年618快递服务质量大数据报告》调查显示,中国超五成的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月收入超过一万元的仅占1.3%。而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里,快递员排在了第十位。
快递员的相继“出走”也在不断击碎快递公司跑马圈地的信心。面对快递员的“逃离”,快递公司们也直接或间接的付出着各种努力。
不久前,顺丰就发布公告称,从2021年8月1日起至12月31日,在现有收派计提不变的基础上,新增投入2亿元以上用于员工收入提升。
而此次上调派费一事也被市场所看好。在圆通公告上调派费之后,股价随即收获一波利好,8月30日涨幅一度达5%。
一方面是努力“拉齐”快递员的薪资水平,另一方面,各大快递公司为了业绩可以早日步入盈利快车道,也在不断加大对员工的激励力度。
以顺丰为例,公司自上市以来共发行了2期针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总数量达1026万股,现价市值达到6.33亿元。
其中,2017年的激励计划共发布了限制性股票规模为274万股,激励范围达808人;2018年,顺丰再次为1203名核心员工设立了732万股限制性股票,同时也为29名外籍员工设立了13.87万份股票增值权。
今年3月份,韵达也发布了最新一期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核心业务(技术)人员。
此次计划授予724.78万股公司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价格为7.92元/股,按照彼时公告收盘价15.51元/股来计算,市场价值达1.12亿。而三个月之后,韵达再次公告称,已有总董秘财务总监等356人股权激励完成登记。
老虎ESOP梳理发现,自2017年3月份推出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之后,截至目前韵达已经陆续推出了4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范围覆盖1160人,共1340.33万股公司限制性股票。
而市值紧随韵达之后的圆通也早就发布过3期股权激励计划,激励范围覆盖了712人,共1571.77万股公司限制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