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黑客 > 正文内容

先齐其家者是什么意(先齐其家的翻译)

hacker2年前 (2022-09-07)网络黑客131

注:音频12.2MB。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可收听语音。

● 本专辑根据严思先生作品整理而成,至少64集。

●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阳明心学”。

● 习近平主席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学习研讨群

先齐其家者是什么意(先齐其家的翻译)

四、正心与格物

4.1 什么是“正心”

朱子作《大学章句》,定《大学》为经文一章,传文十章。十章传文分别阐释首章经文的相应部分。后面几章传文开头分别是:“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但对于首章经文“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一句,“诚意”章传文只是直接阐释“诚意”的内涵,不涉及“诚意”与“正心”的逻辑关系,这与“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以下四章传文截然不同。注意到这一点,对于理清《大学》八条目的脉络非常关键,《大学》作者如此安排有深意,但朱子在注解《大学》时却没有予以足够重视。

阳明先生在《古本大学序》中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既然“诚意”为《大学》之要,为什么还要再说一个“正心”?《传习录》119条记载阳明先生与学生的一段对话,有助于把握“正心”的内涵。

守衡问:“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

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

守衡再三请,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工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这便是未发之中”。

展开全文

阳明先生以《中庸》“未发之中”来解“正心”,“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心正则中,身修则和”。理解《大学》“正心”之“正”,应该向《中庸》之“中”看齐,“正”趋向于极至就是大本之“中”。

在《大学》八条目中,“正心”是个分界点,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是复其心体之功夫,《中庸》所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后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从心“体”起“用”,是达道之“和”,故“修身”以下条目其实均是“正心”。

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心”不能作为“正”的对象,《大学》所谓“正心”不是一个“动词+宾语”的语法结构。“正心”其实是“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之义,“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如“修身”是心体扩充到“身”而实现身心合一,则“身”即是“心”。由此可见,“修”不是由心体向外而指向“身”,而是心体自身的不断充实扩展,或曰“修”是由心“体”起“用”。故“修身”也不是“动词+宾语”的结构,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同样如此。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心)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作者正是通过泯灭“能”与“所”的二元对立来阐述“正心”,一旦有所忿懥、恐惧,则放溺其心而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是从正面来阐述“正心”的状态。“心不在焉”,心不在视听上,即收视返听、反求诸己,阳明所谓“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化“所”为“能”以复其心体,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而朱子说“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认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身不得其修的表现,正好理解反了。

先齐其家者是什么意(先齐其家的翻译)

4.2 如何理解“格物”

《大学》首章经文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而传文跳过了“格物致知”直接解释八条目之“诚意”。“格物”是八条目之始,为什么传文没有解释“格物致知”的文字?朱子认为“有阙文”,并根据程子之意增补此章传文。而阳明认为“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格物不过是“诚意的工夫”,根本不须增补“格物致知”之传文。

由于《大学》作者没有对“格物”的内涵进行界定,以至于后世对“格物”的注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儒刘蕺山先生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东汉郑玄注解“格物”:“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人心为“感”,物为“应”,“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这样解释也有可取之处。然知恶则能去恶,而不可能来恶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一句,显然与《大学》下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不合。

司马光则认为:“格,犹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如果把“格物”解释为革除心中物欲,修持此心不为物牵,则显被动与消极,与《大学》“物格而后知至”一句不合,也与儒家仁民爱物、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符。

朱子在《大学章句》中训“格”为“至”,“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但“格物”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即物而穷其理”。朱子说:“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至”即“止于至善”之“至”,通“极”,“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心物一元,穷尽事物之理,对己来说即是尽心知性,《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格物”功夫纯熟后,“格”即是《中庸》所谓“成物,知也”之“知”。阳明先生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故格物(成物)的同时也在成己,“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其实即是《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故阳明又训“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物”是心之物,所谓“意之所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这正是从“成己,仁也”的角度来注解“格物”。

这样解释“格物”,可以与下文诚意、正心、修身等节目相贯通。《中庸》二十三章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此章可看做对《大学》八条目进行另一种形式的表述。

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难而后获”、“践迹”、“先事后得”均是“格物”。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也是“格物”。黄梨洲说“儒、释界限,只一理字”,佛家空谈明心见性,而儒家主张穷理尽性。

4.3 “物,犹事也”

虽然后世对“格”字有不同理解,但一般都认同郑玄“物,犹事也”的注解。阳明先生年轻时误解了程朱的格物学说,以为立志要做圣贤,必须格遍天下之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阳明先从格庭前竹子做起,几日后即劳思致疾。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如果把“物”理解为物体,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认为格物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积累过程,则显支离。郑玄虽然说“物,犹事也”,但他把“大学”理解为“博学”,“‘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郑玄的解释是肤浅的,孔子说自己非“多学而识之者”,而是“吾道一以贯之”。

阳明曰:“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

“物,犹事也”,“事”在时间中展现,并且是心之事,就在当下(心外无理,心外无事)。阳明曰:“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故“格物”即是孔子所谓“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物格”则是孟子所谓“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格物”即是“集义”,其最高境界是“时措之宜也”,或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

还需要把“格物”与“逐物”区分开来。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同样,离开心体而向外去格物,茫茫荡荡,其实也是“逐物”。阳明曰“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一方面强调“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在事上磨练,“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盖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造其理”。两处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把两处说法融会贯通,才能真正领会“格物”的内涵。

▍微信公众号 经典通道(ID:shuwenhua-cc)

▍音频: 钰涵

▍投稿邮箱:chen@shuwenhua.cc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接单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therlest.com/135253.html

分享给朋友:

“先齐其家者是什么意(先齐其家的翻译)” 的相关文章

【干货知识】高級不断渗透第八季-demo就是远程控制

本季度是《高級不断渗透-第七季demo的发展》的持续。 点一下文尾左下角“阅读”可阅读文章第七季文章正文。 在第一季有关后门中,文章内容提及再次编译程序notepad ,来引入有目标源代码后门结构。 在第六季有关后门中,文章内容假定不在获知notepad 的源代码,来引入无目标源代码沟...

我老公老是让他家的亲戚来我家,我该怎么办?请各位帮我想想办法,我

我老公老是让他家的亲戚来我家,我该怎么办?请各位帮我想想办法,我 请各位帮我想想办法,开网店怎么找女装货源唔爱神起助您成就财富人生,想做微商?想开实体店?想开淘宝店?什么才是你创业的最重要步骤?货源!想在微商卖童装母婴用品纸尿裤女装,开童装女装店铺,你去哪里找最好的货源?如何找童装女装一手货源呢?...

为什么反复烧开的水会有毒?

为什么反复烧开的水会有毒? 千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这种水因煮过久,水中不挥发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因浓缩后含量很高。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蒸...

种植土茯苓亩产多少斤(2020年广东土茯苓收购价格)

茯苓菌种每亩需要1800-2000袋,茯苓价格悄悄地涨了一点点,价格相对来说也是广东比较高的?笔者愿以此文与商家药农探讨,土茯苓的块茎分为赤白两种。 多生于山坡或林下。生活的。常年经销户,在亳州,统计中得到印证:安徽亳州:年销量6000吨以上。主要是零售。每年收一次。 主要是看品种,2005亩产-2...

茯苓多少钱一克贵吗 - 土茯苓和茯苓哪个贵

因为很难挖到。茯苓2点5-3点5元一两,2016年1月4日更新。 30元左右一斤,还有以后.药店的销售价格通常在20,价格更高些,我在这边收购,2011年茯苓价格分两种价格,也就是两种产品,心;脾;肺;肾经。也和并不容易挖到。 4]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即使在茯苓产地的山里面,茯苓价格悄悄地...

如厕阅读-如厕时读书看报有哪些坏处?

如厕阅读-如厕时读书看报有哪些坏处? 读书、看报兼如厕,不少人有这样的习惯。然而这一习惯非常不好。蹲厕时读书看报,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延长排便时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蹲厕超过3分钟即可直接导致直肠静脉曲张淤血,易诱发痔疮,且病情的轻重与时间长短有关。蹲厕时间越长,发病几率越高。因为久蹲...

评论列表

怎忘乜一
2年前 (2022-09-07)

不闻”,后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从心“体”起“用”,是达道之“和”,故“修身”以下条目其实均是“正心”。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心”不能作为“正”的对象,《大学》所谓“正心”不是一个“动词+宾语”的语法结构。“正心”其实是“

夙世箴词
2年前 (2022-09-07)

正心”,一旦有所忿懥、恐惧,则放溺其心而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是从正面来阐述“正心”的状态。“心不在焉”,心不在视听上,即收视返听、反求诸己,阳明所谓“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