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谁发明的(冬至吃的饺子是张仲景发明的)
亿万苍生,人分九种,“九种体质”,关乎着一个人的健康与否。体质养生是基础、根本的养生方法,也是最真的养生理念。四代中医世家传人——效哥,从医二十余载,从诸多的临床案例中验证了“体质调理”和“体质重建”对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性。效哥致力于体质养生、调理研究,专注于个体化体质辨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化差异,采取优化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人通过体质重建和体质调理,不生病,少生病。
冬至,铺天盖地的公众号,都在推荐大家吃饺子,推荐就推荐吧,冬至吃饺子无可厚非,讨一个冬天不冻耳朵的吉利意义,但,铺天盖地的人都在说“饺子是张仲景发明”的,这就有些胡说八道了,伪养生、伪中医就是这么坑人,也是这么坑仲景的!
罗二佑:效哥,请教个问题!
效哥:二佑哥说吧,
罗二佑:昨天看了很多基本雷同的文章,除了吃饺子,都说饺子是张仲景发明的,请问一下效哥,饺子真是张仲景先生发明的吗?
效哥:二佑哥,饺子一定不是仲景先生发明的,我们往下看,
第一,仲景先生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美食家,当归生姜羊肉汤,味道真的不错,尤其是有了当归凛冽之味的羊肉汤,很正点,当然,这个是仲景先生发明,所以,被仲景先生收录到了自己的《伤寒杂病论》中。
而,像那些伪中医、伪养生传言的仲景先生发明的可以治疗“耳朵冻疮”的“饺子”,为什么没被收录仲景先生自己写的《伤寒》和《金匮》中呢?仲景先生治病,既然有了羊肉汤,为何不录入自己具有治病效果的“饺子”呢?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对不?十五年前,没有这帮伪中医、伪养生时,谁又听说过饺子是仲景先生发明的?
第二,小麦,仲景先生曾经用过,非常著名“甘草小麦大枣汤”就是例子,但,最重要的一点,东汉末年,小麦只作为“麦粒”、“麦饭”来食用,而非作为面粉来食用,
那个时代,北方人以谷为主食,即粟米、小米,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所以,即使是仲景《伤寒论》里提到的“索饼为食”中的“饼”,依然不是“小麦面粉”做的,或许是粟米粉,但,肯定不是小麦粉,往下看
我们看看作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员、出版过《中国农学史》的曾雄生教授是怎么说的,他的研究表明,“西汉时期,才出现了面粉加工制作面食,但介于磨粉工艺的繁琐,面食只局限于王公贵族,民间根本没有小麦面粉可供食用,民间只能吃“小麦粒”而已,也就是所谓的“麦饭”!”
历史时期,唐代中期,小麦才在北方种植超过粟米(谷),到了宋代以后,中国人才摒弃了“小麦”有毒之错误言论,以及面粉加工工艺的发展和普及,开始形成了“北麦南稻”的重要主食的地位!
罗二佑:效哥,你“第二条”里屁话这么多!我没听明白!
效哥:好吧,上面说了一大堆,就是想告诉你,东汉末年时代,别说饺子了,就是面粉,也不是普通人能吃得到的,最少也得是正部级的大元才有资格,所以,连面粉都没有,饺子又是从哪来的呢?更何况,仲景发明饺子那个段子是说仲景为了治疗百姓的耳朵冻疮,又是什么“祛寒娇耳汤”,又是什么做成耳朵的形状,那包子做成那个形状,包子的褶像“菊花”,难道包子就是治疗痔疮的?
罗二佑:你真恶心,我最爱吃包子,你这一说包子的褶像“菊花”,以后我还怎么吃,尤其是灌汤包,真恶心,一咬跟窜稀似的
效哥:所以,做成耳朵形状就治疗耳朵,也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两个饺子里面就算包了很名贵的药,也不会就凭两个饺子那么大的药劲儿就能治愈冻疮,最主要是仲景先生自己都没在《伤寒杂病论》里写过一首方剂可以治疗耳朵冻疮,对不对!
罗二佑:以后我是不吃包子了,我去K歌去了,就唱那首“菊花残、菊花破,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效哥:来,晚上嫂子给你包108个褶的灌蟹黄汤的灌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