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特点概述(春秋笔法是指)
什么是春秋笔法(何谓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指来源于春秋的,在曲折的文风中包含褒贬的写作手法现在一般指曲折文风中的褒贬结合。它的意思大概指的是小家子气的正义感,具体来说就是委婉语和规则的表达,以及背后的地位、褒贬却十分鲜明。也可以说是话不好好说、话不直接说、正话反着说、反话正着说,等等。例如:
1)刚开始只是想少写一个字,没有春秋笔法。鲁迅《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2)这些陈述完全避免了被告对犯罪情节的质疑,这种质疑无处不在“春秋笔法”虽然算不上“失实”,但对错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乾隆新闻网《“枪下留人”案判决书是否用了“春秋笔法”》)
3)方鸿渐羞愧得无地自容…他痛骂《沪报》,用春秋笔法描述了干公公和假医生的原因,说买假文凭是自己开的搞笑玩笑,认干亲戚是自己的,入乡随俗。钱钟书《围城》)
4)朱锋:这个动作看起来不大,但它是一种“春秋笔法”在民族心理学上,日本未来是有可能的“拥核”选择打“预防针”《南方周末》李国《中国,如何不陷入“东亚核竞赛”泥沼》)
例(1)的“春秋笔法”就是指微言大义。例(2)在陕西高院经讯问维持原判重新立案且未给出明确陈述后,提交人使用了引用的词语“春秋笔法”,此处,“春秋笔法”已经仅仅被概括抽象为“不明言”模糊”和“隐讳”同样,例(3)中的“春秋笔法”意为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语焉不详”,“一带而过”例(4)受访者朱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认为日本政府“即使是核武器,我们也意识到,只要它们被限制在这种程度,拥有它们并不一定违反宪法”写在以内阁名义公布的官方文件中“做法”称为“春秋笔法”,更是剥离掉“春秋笔法”原意是指一种写作手法的意思,直接用来指别有用心的行为。
语言史和民族文化史紧密交织在一起因此,无论是对语言历史的研究,还是对语言现状的认识,都必须紧密结合说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历史背景。春秋笔法”与儒家经典《春秋》关系密切。
据说孔子写了《春秋》,在描述历史的时候,是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给它命名的、明级,作为评判人和事的标准,有时暗含褒贬。虽然正文没有直接说明对人和事的看法,但描述得很详细、特定称谓、材料筛选等,婉转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如:《春秋》中对“郑伯克段于鄢”记录,它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特点。郑残害弟弟段的行径十分阴险,故称之为残害“伯”,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称“段”,而不称“弟”兄弟们像两国的国王一样战斗,所以他们被称为“克”这样,作者对整个事件的好恶就全部表达出来了。再如,同样是杀人,又有“杀、弑、诛、戮”等不同字眼:杀”它可能意味着杀死一个有罪的人或一个无辜的人;弑”在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一般指下杀上;诛”主要用来杀有罪的和不仁慈的,可以下杀也可以下杀;戮”的对象可以是有罪之人、没心没肺的人也可以是无辜的人。简单的话语揭示了社会价值和道德判断。
《春秋》,鲁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根据学者的说法,其中使用的每个词都必须包含赞扬和批评后来因为叫曲折,包含褒贬的词有“春秋笔法”历史上,左丘明作过精妙的探索,首先对这种文风作了精确的总结:《春秋》被称为轻微而明显野心阴郁婉约而章智不污染惩恶劝善,没有圣人谁能培养?过常宝教授指出:03010叙事的外在形式是事件的直接呈现,没有因果关系、过程,也没有评判。然而,按照传统观点,《春秋》是一本忧虑之书,其中包含‘微言大义’,可以‘为天下之貌,贬皇帝,退诸侯,求医,从而达王师’《春秋》之所以能悄无声息的表达出最深最深的隐藏“大义”,在于它所特有的“笔法”这种文风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选择性记录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春秋时期史官叙事遵循“常事不书”,也就是按照四季的套路礼仪活动是不会被记录下来的,一旦套路被记录下来,就必然会违反套路,相反,一些本该被记录下来的重大事件,《春秋》,然而“讳书”是否呈现成为一定的价值标准,这使得记录本身成为一种评价。二是在表达中运用特殊的句法和词语来传达作者的主观判断。典型的例子是《春秋》“郑伯克段于鄢”总之,《春秋》给出的注释是: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在这里,《左传?隐公米年》仅用六个字简明地记录了郑国统治者兄弟之间的政治斗争,但在这六个字中,对这两兄弟的特殊称谓以及敌对党派或敌对政治集团之间通常使用的称谓“克”字的选择,包括“讳书”龚淑端离开民国,意味着作者失去了与郑庄公和龚淑端的兄弟情谊、庄公不教弟弟,意在惩罚他的强烈不满和批评。然而,也有学者对所谓的“春秋笔法”根据姚曼波女士的建议,我对此表示怀疑“微言大义”乃子虚乌有。她说:《春秋》宗白寺的宗旨一直是惩恶扬善但由于《春秋》的编年史语言粗糙,其褒贬不一,是非不明。为了让它亲吻最好的网,孟子说‘窃义’语言,所以历代文人苦口婆心,穿字凿句,生发‘微言大义’第三传里,只是主观主义的依附和揣测;在汉代儒学中,它是出于利益和财富的驱动而有意识地发明的―为了将孔子和《春秋经》神化、偶像化,也是为了帮助《春秋经》记住卑微的贫穷。
春秋笔法”在的发展演变中,词义偏离了《春秋经》经特有的叙事方法和话语体系,这一过程始终是动态的、不断进行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观察这个词时,我们发现“春秋笔法”一字的产生和发展恰恰反映了语言符号抽象概括和约定俗成的特点。例如:
5)何先生是一个很懂中国画的人,对春秋时期中国画的笔法非常熟悉几笔之后,一个生动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与文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看完他会笑,回味无穷。
墨疯《春秋》)
6)003010是金庸唯一一部写于春秋时期的小说。雪焰《我与“武打”作家何立伟的一段画缘》)
7)山东鲁能用自己的春秋笔法展现了一支球队从春天到秋天的成熟明年,他们会更加成熟。南山樵夫《笑傲江湖》)
例(5)把春秋笔法用在不同于文学史传记的另一个范畴―绘画,借以说明中国画艺术表现的本质是含蓄的别有用心的。例(6)此外,春秋笔法被用作动词来表达故意的模糊、隐去。这时,我们转过身,发现姚曼波女士说“微言大义乃子虚乌有”的观点只能存在于考证的范围内,因为从词义形成的角度来看,“隐讳”暗含”别有深意”按照惯例,已经建立了相同的语义特征“春秋笔法”上面这个字,但实际的《又谈金庸》经有春秋笔法吗、已经不重要了,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最后的考证结果证明了“微言大义乃子虚乌有”说,“春秋笔法”这个词的使用前提仍然是由古代的习俗形成的“寓褒贬评判于曲折文笔中”,所以,“春秋笔法”词义演变偏离本义是指这个词通过实际的逻辑联系偏离《山东鲁能的春秋笔法》。例(7)挺特别的,简单用春秋笔法中的春秋二字来指代春秋两季的客观先后,总结山东鲁能队一年的表现,正好和“春秋”开始称历史为史书名称的原因不谋而合。例(6)的用法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甚至可以看作是成语的误用然而,当这种所谓的误用一般进入社会言语交际系统时,误用也可以被定义为积极用法。
语言植根于文化之中。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语言活动的广阔舞台,也是民族语言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动力。随着《春秋》儒家经典地位的确立,“春秋笔法”这种固定的观点逐渐在民间扎下了根。同时,围绕“春秋笔法”,汉语还产生了“微言大义、一字褒贬、皮里春秋、不赞一词、笔则笔,削则削”等一系列相关的“春秋”语汇。
窃窃私语关于义,意思是精确而深刻的词,意思是义,最初指的是经文的本质,然后指的是原则。含蓄的语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就是说一些对别人重要的话。汉刘歆《春秋》:主人死了,什么也没说,七十个儿子死了,都按着公义行事。(《春秋》)昨天,仲尼什么也没说,七十个孩子失去了荣誉感和正义感。
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原本叫《移书让太常博士书》,严谨,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表扬或批评。杜预《汉书?艺文志》:《春秋》,虽然是一个字褒贬,但要把字变成字,需要所有的数字。孔颖达疏:褒则书字,贬则称名。范宁《春秋经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刘勰《春秋》:所以《春秋谷梁传序》是褒是贬一个字。后来,它还指的是人们诉讼程序的严谨和有分寸的措辞。柳宗米《文心雕龙?征圣》:不允许低于前者,也不允许赞扬或批评希望这个词。方干《春秋》诗:从来没有一句赞美或批评的话,二十八个字犹太人更多。
皮春秋指的是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话外有褒,话内也有褒贬。
无赞,《酬孙发》:至于《晋书?褚裒传》,笔是笔,剪是剪,一个暑期学生赞不绝口。赞,增添。意思是原文写得好,别人不能再加一个字,也不能表扬。(《史记?孔子世家》)但是对人物的研究已经把一切都还给张先生了,有点无私,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浩瀚印象很深,赞不绝口。后来也指一言不发。(《春秋》)我一般让他自言自语,不喜欢这个词,等他一个人说完就忘了。
笔,剪,剪,同上。笔是“录”,削是“不录”孔子的著作《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是以鲁国旧史为蓝本,但没有照搬和选择史料,意义重大。
这些成语或固定表达丰富了“春秋笔法”词义的内涵在一系列中汇聚成一个词群,也为词的文化意义的社会性提供了证据。
总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力量和模式人们从小就学习这种语言,它包含了所有的文化概念、文化价值、文化准则、文化习俗的文化符号深深地融入到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秋笔法”词义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词义的自主行为,也是文化力量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