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好友赚钱的软件,发视频可以赚钱的app
目前看视频、玩游戏赚钱……很多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来完成赚钱的任务。但也有参与者发现,不看广告就无法避免赚钱的任务,而广告宣传的高收入却来不及实现,甚至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工人日报》年6月7日)
“赚钱APP”并不新鲜,以前也曾经流行过。在无法割年轻人的韭菜后,一些应用将目标转向了老年人。
这里有一个经典的例子:退休后,杨宝东成为了“赚钱APP”的玩家。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下载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包括看广告赚钱、猜成语赚钱、玩游戏赚钱。一些应用声称通过走路、吃饭、购物和睡觉来赚钱。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忙碌工作,他没有赚到任何钱。
“赚钱APP”赚不到钱是很多人的一种感觉。这些“赚钱应用”声称能够在不支付成本的情况下赚钱。注册后,用户接收各种任务,通过观看视频、登录、邀请好友等方式从平台领取代币。然后将它们转换成现金。行话是“零”。结果很多人熬了一夜,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等朋友的对话框。他们辛辛苦苦什么也得不到,或者即使得到了什么,那也不是真的现金,而是一张“消费抵扣券”,意思是想花就要花。
“赚钱APP”只是借助人们的“贪婪心理”进行的创意营销。里面全是小广告,甚至是野广告。这其实和前些年流行的“跑步赚钱APP”一模一样,是老把戏了。目前,“跑步赚钱APP”早已销声匿迹,目前出现的各种“赚钱APP”只是复刻版的卷土重来。
面对“赚钱APP”,人永远不应该成为自己的“赚钱工具”。要更加理性,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即使真的“无聊”,也不能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对于别人来说,你到处转发也是一种骚扰。有多少人会点击你转发的“赚钱APP”上的信息!
看视频可以赚钱,看文章可以赚钱,玩游戏可以赚钱。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当我们沉迷其中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别人设计的陷阱。“赚钱APP”创造了一种门槛极低的赚钱方式,唤起了人们试一试的欲望,契合了大多数人“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也没什么损失”的心理。有些“赚钱app”不骗钱,却利用用户的时间、社交关系、手机内存来占据注意力。用户不是在赚钱的应用上赚钱,而是成为他们赚钱的工具。
对于相关部门来说,需要关注“赚钱app”的发展趋势,确保监管得当。对于那些打着“帮人赚钱”幌子的应用,要好好打屁股,净化网络空间,不能让“赚钱应用”在灰色地带徘徊。“赚钱APP”,不能走歪门邪道赚钱,但需要走正道。(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