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参考文献,关于新媒体短视频的论文
作者:邢妍妍
最近,一篇名为《宁波甬江大桥的大挠度非线性计算问题》的论文火了。这篇论文发表于2002年5月,之所以再次引起热议,是因为其中的“参考”部分非常霸气:“本文无需参考任何文献”。这句话被网友提交到“迷惑行为大奖”,随即出现在微博热搜。然而,当网友们看到论文的作者是钱伟长时,评论区的画风突然变了,从“谁这么嚣张”变成了“失礼又失礼”,变成了“力学大师,人们总是指他”。
的确,翻开这位科学家的入门介绍,密密麻麻的成就足以让人震撼。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现代力学和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如此辉煌的成绩,难怪网友们看到作者名字后,立刻接受了“本文无需参考任何文献”的设定。
其实仔细看钱老在引用部分写的那段话,其实是很平实的,没有引用引用的原因也解释的很充分。是因为一些常见的理论知识可以在材料力学的书籍中找到,而他的文章是第一次提出解决方案,当然没有参考文献引用。
但试想一下,如果写下“不要参考任何文献”这句话的不是一个学者,而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或教授,大家还能愉快地接受这个表达吗?恐怕不是,网友们对这句话的热议和嘲讽恰恰说明了这个表达在其他论文中很少出现。
诚然,参考文献在学术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引文的基础和实验数据的来源。它需要研究人员严格对待,并始终保持敬畏,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因为这个原因,每篇论文都必须标注无数参考文献吗?钱老这篇论文的写作风格不是孤立的个案吗?
这个“硬核”短语引起共鸣的部分原因是,目前的纸张标准中有许多格式要求。当然论文的写作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但是有些要求也是相当麻烦的。比如钱老在这篇文章里可以不列举常识性的知识,但是在日常的论文写作中,为了说明论文有理有据,或者达到参考标准,即使是常识性的,不是还需要列举一大堆解释吗?
这并不是要讨论如何定义参考文献的量化标准,而是个性化表达是否不仅仅是成为权威专家的“学术特权”?想一想,我们的学术体系是否有可能在机制上容纳更多的个性化表达和个体差异?比如面对一些所谓的标准格式,相关的写作方法和写作内容也可以多样化、灵活化,而不是被迫拘泥于一些死板的规定。
一篇有研究价值的学术论文,只有经过足够的实践研究和专业论证考察,才能写成。另外,无论是看似“跳跃”的表达,还是实际的描述,都要有足够的包容空间。毕竟学术研究要为内容服务。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