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涯创新创业规划,创业对人的生涯的好处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日电(记者题:未来五年,“就业优先”如何全面强化?)
新华社记者姜琳
就业是最大的生计。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就业“十四五”规划。会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要继续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
未来五年就业优先政策将如何全面加强?如何实现扩大就业和提高质量?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几位权威专家。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宏观政策支持就业优先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这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将加强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就业的引导,推动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推动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
"解决就业问题取决于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构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促进就业岗位的扩大和质量。比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优先发展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在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过程中,要注重培育新的就业增长极。
“必须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坚持就业优先,切实把就业指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推动财政、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支持就业,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能力,让经济增长更加惠及中低收入群体。”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室副主任赖德生说。
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
创业是就业的源泉,中小企业和个体户是就业的最大“容器”。
根据相关安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倍增效应。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破除束缚创业的壁垒,强化创业支撑,保护创业,激发劳动者创业热情。
“中国有1.4亿市场玩家,其中大部分是‘双创’玩家。它们就像经济海洋中的小船。它们体积小,但数量多,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并承载更多的工作。”赖德生认为,市场主体缺乏活力,就业目标难以实现。
他表示,未来五年,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深化商业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等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信心、有毅力、想创业、敢投资。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创业实体的支持力度,提供租金减免、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政府各部门可以支持建设一批优质的创业孵化载体和创业园区,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构建一体化的创业服务体系。通过精心组织各级各类创业促进活动,持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容量。
新的就业格局被称为稳定就业的“蓄水池”。目前,中国有2亿灵活就业人员。本次会议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健康发展,增加新就业岗位。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发布
px;">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全面提升就业质量
我国有农民工约2.9亿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已达909万人。
记者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完善机制和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脱贫人口等就业服务。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和大龄、妇女劳动者等权益保护。
“一方面针对就业重点群体,强调实现就业数量,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提高服务能力,提升供求匹配效率,提高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针对大龄、女性等就业困难群体,强调改善就业质量。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以及延迟退休即将到来的背景下,维护好他们平等就业、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权益。”赖德胜说。
莫荣建议,未来要在改善需求、优化供给、强化服务,尤其是青年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上下功夫,以解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问题。强化平等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等举措,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并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劳动者技能是关键。面向市场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实施“十四五”职业培训国家专项规划、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