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医集团廖杰远,廖杰远创业史
文/王海伦 GPLP独家首发
本文来源于GPLP 微信公众号 gplpcn
“微医创立之初,只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技术和创新提高中国医疗体系的效率。”廖杰元深信科技改变生活。
创业八年,面对看病难的问题,微医几经艰辛才生根发芽、成长起来。
2018年5月9日,医疗健康科技平台微医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医”)宣布完成规模5亿美元的Pre-IPO轮融资。本次融资完成后,微医整体估值飙升至55亿美元(约350亿元人民币)。
这让微医成为名副其实的医疗科技独角兽——。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根据PitchBook的风险投资支持公司最新估值排名)评选出的全球26家最具价值科技公司中,优步、Lyft、滴滴、美团点评、今日头条、Paytm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选榜单。微医是唯一的医疗健康科技公司。
微医的科技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与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偶像乔布斯创立了一家伟大的企业不同,微医创始人廖杰元希望用科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埃隆马斯克经常思考世界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哪些问题会影响人类的未来。
他高度信任科学技术,并率先研制出第一套能在中国听会说的“中国王”。作为早期创始人,他创建了科大讯飞,这是中国技术的前沿。2010年,他开始了微医学的第二次创业。
他的创业与一个真实的故事有关。
2009年,廖杰元两岁的侄子生病了。
为了给侄子治病,他们凌晨三四点排队挂号,十个月去了七家医院。即便如此,我侄子还是因为误诊而遭受了不可挽回的创伤。
所以他决定用科技在医疗上做点什么。
“医疗领域的水特别深,特别复杂,创业真的很难成功。”谈及医疗创业,一家药厂的朋友告诉GPLP,医疗创业不是一般的难。“和医院打交道太难了。一个部门主任可以随便带你。”
中国医疗体系的自成体系和严格壁垒让很多企业家望而却步。百度、阿里等巨头都曾试图打开医疗体系的大门,但都没有成功。因为互联网一旦和医疗结合,就好比阿里的诞生对中国营商环境的影响,影响深远,但难度没有平时那么大。小米创业初期创业如此艰难,微医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手机行业完全市场化,但在医疗行业,却是体制内的破冰。
没有人相信他们会成功。
小米成立时,雷军担心招聘,投资人表示怀疑,微医企业也是如此。
廖杰元只能向身边的每一个人重复,包括投资人和员工,他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
“当我们决定投资时,我们没有太多信心。我们最终决定投资,是因为创始人廖杰元的眼睛闪闪发光。他真的很喜欢这个东西。”这位投资者朋友说,在投资决定的当晚,
,他们四个人讨论了很久,最终,创始人的情怀打动了他们,“他并不是为了钱创业。”
“我相信真正有过一线切身体会的人,都会为科技促进医疗效率的提升而喝彩,并为这个行业里多年努力付出的人所感动。”医疗创业,廖杰远深有感触。
在业务层面,挂号网早期跟医院接洽并不顺利。
尽管2009年,卫生部出台了一份《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规定,从2009年11月起,所有公立三级医院都要开展实名预约挂号服务。
但是,当廖杰远在2010年成立了挂号网,并找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时候,他发现,说服对方并不容易。
为了获取对方的信任,廖杰远整天与院长沟通自己的梦想,最终,整整花了6个月,他才将这家全国顶尖的医院谈了下来,面对医院落后的IT系统,通过前置服务器,挂号网打通内外网,让医院内网数据在几毫秒内和外网完成数据交互,但又不与外网直连,避免产生安全风险。
最终,尝试成功,廖杰远换来了当时华山医院5%的号源。
一年之后,依靠这个案例,挂号网与全国267家医院达成了合作,且获得了3000万用户的认可。
艰难环境下,支撑廖杰远走下去的只有信仰,那就是他坚信科技可以改变医疗。
但解决了挂号问题,这远不能解决医疗真正的问题,接下来他要面临的问题更多,比如,他该如何做好医疗服务、他又如何真正解决看病难的难题?
2015年底,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始成立,这在中国及全世界的医疗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不分地域,不分种族,农村人更容易接触到遥远的专家。
换句话,互联网是天然破除医疗资源地域不均衡的利器,它打破了时间、时空的限制,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得——在乌镇互联网医院,专家可以有自己的线上诊室,医生可以在网上的诊室里为患者做复诊、会诊,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跨地域协作,遇到棘手的病例,大家可以发起视频会诊,这样就更加方便双方治疗。
而在用户端,用户通过挂号及线上问诊就能轻易的实现远程看病的难题。
此外,微医还通过自主研发的互联网医联体8大系统,通过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及资源协同,进而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
坚持了8年,微医终于获得了肯定——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评选出的全球26家最有价值科技公司(该评选根据PitchBook最新的风险投资支持公司估值进行排名)当中,入选榜单的有Uber、Lyft、滴滴、美团点评、今日头条、Paytm等各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微医是唯一一家医疗健康科技公司。
医疗科技独角兽,微医名副其实。
微医的追求:科技改变医疗
“大水之中,必有大鱼。”
医疗行业正是这样一个巨大的海洋。
毋庸置疑,中国有14亿人口,几乎每个人都有看病的需求。
然而,关于看病,只要一提到“看病”,有一个非常顺口的词语就立刻跟出来,那就是“看病难看病贵”。
放眼全国,三甲医院只有1308家,仅仅凭借这1308家三甲医院,根本无力承载14亿人口、每年多达80亿人次的就医需求。
如何解决这个供需矛盾?
首先,技术赋能医疗,只有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解放医生。
比如,在医生看病前,提前进行精准匹配,缩短双方时间。
资料显示,在微医平台上,患者可以上传病历、检测报告等,微医根据自身的疾病库,大致判断病种,推荐专家团队,专家团队的助理再次进行医生与患者的匹配,这样最大可能实现精准医疗,缩短双方就诊时间。
其次,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全球首个智慧医疗云平台——微医云,为医院、征服、行业等医疗体系内的机构赋能。
通过微医搭建的智能医疗云平台,微医云依托微医在技术、数据和场景的积累和连接,为政府、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企业多类用户,提供包含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医院与医联体、家医签约平台、处方共享平台、云检查检验等在内的数十种云化解决方案,并在云化的基础上推出了睿医智能医生和华佗智能医生中西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目前,他们已经在19个省市建立互联网医院,在全国建立起100多个区域医疗服务基地,同时,帮助黑龙江、温州、桐乡等建立了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协同平台。
最终,通过建立行业健康的行业云及处方共享平台,实现大数据和云计划驱动整个医疗行业医药险的全面升级。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我们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是医疗、医疗科技、医疗医药和医保这个庞大而艰巨的体系里面,如果你单一在一条线上寻找价值模型,寻找盈利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真正的把产业链贯通,把云、医、药、险整个产业链贯通之后,你才会豁然开朗,你会发现每一条业务线不仅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而且你恰恰是通过这个业务链的贯通,你突破性的解决了这个行业的沉淀已久的难点问题,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全新的一个市场的蓝海。”
由技术改变医疗到通过HMO系统提升医疗体系效率,微医的8年走了一条更难的路——相比其他科技公司,诸如滴滴及Uber、包括小米的成长经历,微医成长的并没有那么快。
资料显示,直到2019年,微医才会有赴港上市计划。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内部重组,计划将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这三块HMO相关的业务作为一个整体,到香港上市。“微医首席首席战略官陈弘哲曾对媒体透露。
但微医却更骄傲及自豪,因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远比解决出行难得问题更重要。
生命对所有人来说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