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遥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
余遥人物概况
本页面提供了余遥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余遥是谁?余遥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余遥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余遥人物数据真实,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调整。
余遥图片
余遥个人资料简介
余遥,农学家,小麦栽培专家,长期从事小麦栽培研究和科技管理,是中国作物栽培界德高望重小麦专家,是四川省首批评定的研究员。生于1934年,195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系。曾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1985-1994年),曾任四川省作物学会理事长,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省科技厅项目论证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和农业部科技(小麦)顾问,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
余遥 – 人物概述
余遥同志是学术水平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近50年科研和教学的生涯中,特别是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40年从事小麦栽培研究中,余遥和他的同事针对四川省不同时期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社会需要,坚持内外结合、栽培育种结合的原则,先后研究提出“犀浦小麦高产经验”,“晚麦高产技术”,“川西平原小麦高产途径”,“四川省小麦小窝密植技术”,“小麦免耕简化高产技术”等,发掘出“繁6”、“绵阳11”等著名品种的生产潜力,对四川省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小麦生产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获农业部和四川省科技成果奖6项。余遥发表文章近50篇,参与《中国小麦学》编著,主编(编著)《四川小麦》等专著,撰写的多篇生产建议,被省领导批转全省参阅。余遥还在培养人才和振兴作物栽培科学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余遥研究员是我省著名的农业科技专家,多次为全省的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该同志学术、技术水平高,对农业科研和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999年获四川省委和省政府“九八年度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并获第三届“四川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2000年获中共四川省直机关工委“十佳”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获“四川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并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余遥 – 献身小麦生产
余遥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不久,即随老同志到川西平原的郫县犀浦乡蹲点,搞样板田,重点解决这一地区小麦产量稳而不高(1800公斤/公顷)的问题,经过周密调查测定和对比试验,认识到:小麦苗期土壤速效氮严重不足,基本苗太少和品种感病严重是低产的基本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每亩增施硫铵20斤(150公斤/公顷),基本苗20万(300万/公顷),确保亩穗数达到20万(300万/公顷),即所谓“3个20”的技术措施,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65年,犀浦样板田小麦单产比1963年增加84.6%,温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犀浦经验,比对照增产38.4%。犀浦经验引起了当时国务院农办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重视,分别派工作组前来了解情况,金善宝副院长也亲临视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黄佩民等的帮助下,余遥等于196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上发表了“突破川西平原小麦产量稳而不高的技术关键”的论文。
余遥在于1972年主动请命到广汉县北外乡蹲点,同当地领导和农技干部紧密合作,研究解决因发展三熟制而带来的晚播低产问题。余遥等经过调查后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选用适宜晚播的春性早熟抗倒高产品种,代替生产上的弱冬性中迟熟品种。在他们四处搜集品种的过程中,四川农学院颜济给他们推荐了自己培育的包括“繁6”在内的几个品种,颜济当时认为,“繁6”前几年试种过,不理想,“雅安矮”等较有希望。余遥等以广汉为中心,邻近几个县为副点,就晚播的适宜品种、密度、肥水管理、防病防倒等问题,开展小区试验与大田对比。两年结果一致表明,并不被育种者看好的“繁6”在适当增加密度和施肥量、早促早管的条件下,表现十分突出,穗多粒多、秆矮抗倒、早熟高产,晚播比其它品种增产20%以上,引起轰动,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促进了当时的晚麦增产,更重要的被发掘出来的“繁6”,成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四川、贵州等省大面积的主栽品种,最大播种面积达81.8万公顷,同时也表明:品种及其适宜栽培技术的结合是多么重要。1978年,这项栽培成果获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繁6”获一等奖。
改革开放之初,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要求增产的呼声很高,有关领导和基层同志前来进行求教的不断,余遥不顾自已刚大病不久,他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新形势下迅速提高小麦产量的技术途径研究。从1978到1984年,余遥等的研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探索四川省小麦播种方式的改革,二是研究川西平原小麦高产的新途径,两方面的工作相互促进。
由于四川麦区多数土壤比较粘重,秋雨也多,形成了以每公顷不足15万窝(穴,下同)的稀大窝为主的播种方式。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生产上即先后有一些缩小行窝距获增产的事例,但未引起重视,也未进行研究,只是一味地推广条播,这在少数能保证条播质量的平坝麦区取得了增产效果,但在广大粘湿麦地则收效甚微,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稀大窝仍普遍存在,导致出苗不齐不匀不壮,土地利用率低,一般每公顷穗数不足200万,产量不到2200公斤。另方面,原先推广条播获得增产的平原麦区,随着生产水平提高又暴露出条播群体生长不匀且不易控制,通风透光不良,倒伏严重等问题,不能适应进一步高产的需要。
据此,余遥等和全省40个县区的农技部门合作,对改革播种方式问题开展大规模协作研究。余遥等在省农科院连续5年的正规试验结果:3种形式条播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每公顷45万窝的小窝密植较条播增产5.3%-12.1%,达显著或极显著标准。东西南北多点试验结果,小窝密植较稀大窝和条播增产率均在10%以上,达显著或极显著标准。余遥等的研究指出:小窝密植增产的原因是:出苗整齐均匀;植株在田间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状态,通风透光好,无效分蘖少;次生根多,抗倒伏力强;叶片同化产物较多,且向穗部转移较好;穗数特别是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高。因此,在大面积一般栽培条件下,小窝密植能促进播种质量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利于保证苗全苗匀苗壮,增加穗数,是低产变高产的有效措施;在精细耕作的高产栽培下,它对小麦生长又具有促控结合的作用,能使群体和个体在整个生长期得到健壮均衡而又适度的发展,在形成产量的关键阶段,同化和向穗部转运有机物质的能力都较强,从而在单位面积上达到一定的穗数和较高的穗重,实现高产更高产。
由于小窝密植具有确切而显著的增产效果,1984年全省推广面积达103万公顷,占当年小麦总面积的47.8%,增产3.8亿多公斤。余遥等关于“四川省小窝密植增产技术”的研究成果,获农业部1984年技术改进一等奖,并被列为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0项技术之一。湖南农学院盛承师等引用这一技术加以改进而形成的“密点播综合丰产技术”,增产十分显著,199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一时期,余遥主持的“川西平原小麦高产途径与技术关键”研究也取得成功。研究结果指出:选用穗重型良种(如绵阳11号),适当降低基本苗,改条播为小窝密植,依靠较多分蘖成穗,在一定穗数基础上争取较高穗重,是解决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后穗数和穗重矛盾,高产倒伏贪青矛盾,实现产量从每公顷45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0-7500公斤的可靠途径和技术关键。余遥等亲自在广汉指导的高产田,连续两年获亩产505.9公斤和506公斤(相当每公顷7588.5公斤和7600.5公斤)的创纪录高产,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项成果既促进了川西平原等高产麦区产量的较快提高,又大大促进了绵阳11号良种在省内外迅速推广到146万公顷,成为四川省自育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绵阳11号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四川小麦育种工作者对选育穗重型品种的重视,之后一系列这类品种相继问世,对近20年来四川小麦产量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余遥主持的这项成果获198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绵阳11号的育种者和所在单位,对余遥等对该品种所做大量工作一再致以衷心的感谢,至今仍念念不忘。
余遥等关于小窝密植和川西平原高产途径这两项成果的主要内容,已载入1985年出版的《四川省志.农业志》,写进金善宝主编1996年出版的《中国小麦学》,和余遥主编1998年出版的《四川小麦》等专著,并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等多种刊物上。
1985年以后,余遥担任了所长职务,不再下乡长期蹲点了,仍主持或参与小麦栽培研究,经常下乡作调查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对粮食生产的要求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变为高产优质高效并重,要求种植技术从繁杂向集约简化转变。余遥和他的同事敏锐地把握住这一变化,仍然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开展高效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以少免耕、精量机点播、调整氮磷比和施肥次数为内容的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结果,比传统技术增产6.6%,节本16.8%,而且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后的研究又增加稻草覆盖等内容,形成更加完善的“稻茬麦露播覆草栽培技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21世纪初已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于2002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余遥主动提出不列入受奖名单(这对他说来已经是第三次了),但内心深感欣慰。
余遥勤于动笔。对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工作中得到的体会,生产中发现的问题,他都及时地加以总结,写成文章发表,变为社会“财富”。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他发表的文章,近50篇,出版著作5本。
余遥曾把自已从事小麦栽培工作几十年的经验体会概括成六句大白话:深入生产,寻找关键;集中力量,坚持数年;上下内外,协力攻关;品种栽培,紧密相伴;勤于总结,多作宣传;和衷共济,高峰永攀。一些同志听后说:通俗形象,经验之谈,颇受启发。
余遥 – 当好顾问参谋
四川省西南部一些地方,多雨寡照,土壤粘湿,稻茬麦产量一向很低,效益差,20世纪90年代中期,部分群众改小麦为高产牧草,发展奶牛,收入大增,省里组织专家前往考察。1981年,余遥等在广汉县推广小窝密植技术,当余遥对这种因地制宜调整作物结构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后,一位领导同志说,余专家发话了,我可以放心大胆宣传他们的经验了。
从这些事例中,余遥认识到,要使专家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首先要让领导接受,才能变为决策的依据和动力。1983年以来,余遥曾先后担任四川省和部分基层单位的科技顾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顾问和省作物学会的领导职务。他总是认真对待这些社会兼职。据不完全统计,近20多年来,余遥就小麦生产、作物结构调整、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问题,向农业部、四川省领导提供的建议即有20多件,均被领导同志批转或在报刊上发表。
1988年小麦秋播时,阴雨B绵,湿害严重,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十分着急,问计余遥,余提出四条对策,领导认为很好,遂连夜写成四篇技术建议,第二、三天即在四川日报发表,对当年战胜湿害起了较大作用。1994年余遥为农业部《咨询与决策》刊物撰写的“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小麦生产的认识和建议”,得到部有关负责同志的好评。1997年,余遥根据多年在河南省的所见所闻,对比四川情况,找到差距,给省领导写了“学习河南小麦生产经验,提高四川小麦生产水平”的报告,省长、主管农业的副省长批示:看了这份报告“深受启示”,认为“所提建议可行”。报告以《政府工作通报》的形式发到全省,对全省各级加强对小麦生产的领导,起到了作用。
余遥还特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撰写成“写好生产建议是农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文,在有关学术会议和几种刊物上发表。
余遥 – 情系栽培科学
余遥从事栽培工作的科研和教学已近50年,对栽培研究的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对栽培科学产生了一种“情结”。余遥认为:“生产条件是增产的基础,优良品种是增产的‘内因’和‘先导’,栽培技术则起着综合自然优势、生产条件和品种特性,使之发挥最大增产效益的作用”。
曾经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作物栽培研究呈现萎缩之势。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余遥同全国栽培界的同仁一起,利用各种机会,为振兴作物栽培科学呐喊。1995年11月,他在一次全国性会议上发言说:“国家的计划,总理的讲话,已把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抓住时机,进行具有说服力的呼吁,同时,栽培队伍内部要认真总结经验,提出切中时代需要能得到领导支持的研究项目”。在退休后两年多的2002年5月,余遥又在第十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上,满怀激情地作了“时代需要与作物专家使命”的发言,并就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2004年2月,余遥还在四川省科技厅召开的关于粮食安全计划的座谈上,就加强栽培研究作了专题发言。
余遥 – 惜才如金
常有人对余遥说:你真是不简单,培养出那么多重要人物,应该授予你“伯乐奖”。他先后培养出了一批在川渝农业科技界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四川省省学术带头人和大专院校的领导,如现任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跃建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的黄钢研究员,以及西昌学院院长的夏明忠教授,重庆市科委副主任张文高级农艺师等农业科技人才,都认为他们的成长同余遥老师的帮助支持分不开。
余遥对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轻同志,家庭有困难的,给予资助,搬新家缺砭愕模蜕撤诠ぷ魃涎吧先匆笫盅细瘢惺鄙踔练⒒鹧侠髋溃昵嵬径祭斫馑牧伎嘤眯模挥性寡浴
余遥对年轻科技人员如何成才有一套自己的看法:高度的事业心是灵魂;广博的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表达能力是基础;深入实际,勤于动手,善于学习、思考是途径;善待同行,团结协作是保证。
余遥在长期实践中深感建立对科技人员业绩评价的科学体系,对人才成长十分重要。为此,他经过认真调研,于1994年撰写了“尽快建立对科技人员业绩评价的科学体系”,发表在《中国科学报》1994年2月16日第一版。
已近古稀之年的余遥说,如果说几十年来我有一些贡献的话,第一位就是发现和提携了一批有为的年轻人成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余遥非常乐意同年轻同志一起工作。他说,同这些人在一起,心情愉快,自己仿佛也年轻了许多。
余遥 – 获奖成果
1、 “晚麦高产技术”1978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该成果促进了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小麦新品种“繁6”的示范推广。
2、 四川省小窝密植增产技术,获农业部1984年技术改进一等奖,并被列为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0项技术之一。湖南农学院盛承师等引用以上技术加以改进而形成的“密点播综合丰产技术”,增产十分显著,199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川西平原小麦高产途径与技术关键”,获198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成果既促进了川西平原等高产麦区产量的较快提高,又大大促进了绵阳11号良种在省内外迅速推广到146万公顷,成为四川省自育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
4、“稻茬麦露播覆草栽培技术”, 2002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小麦免耕简化高产技术”、“提高小麦产量的技术途径研究等获省科技进步成果奖
余遥 – 主要论著
1 陈禹平,彭祖年,廖思樟,余遥(执笔).郫县犀浦公社1964年小麦大面积高产经验总结.中国农业科学,1964(9):18-21.
2余遥,廖思樟,叶贤余,谭中和.突破川西平原小麦产量稳而不高的技术关键.中国农业科学,1965(10):17-20.
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广汉基点,等(余遥执笔).三熟条件下小麦迟播高产的几个问题.农业科技通讯,1974(10):10-11.
4 余遥.科学栽培在川西平原小麦高产中的重要性.四川农业科技,1980(4):4-7.
5 余遥,吴光清.川西平原小麦高产途径研究.农牧科技情报,1981(22):23-27.
6 余遥,吴光清,梁伯诚,袁礼勋.小窝密植是小麦高产的优良播种方式.农业科技通讯,1982(8):6.
7 余遥,吴光清,梁伯诚,袁礼勋,蒋永良,聂祥凡.小窝密植在小麦高产中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1983(4):36-43.
8 余遥编著.小麦高产途径与主要技术.成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9 黄钢,袁礼勋,余遥,赵玉庭,宋治世.四川盆地稻茬小麦免耕栽培增产效果分析.作物杂志,1990(4):26-27.
10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余遥,黄钢执笔).“八五”四川省小麦亩产250公斤的可能性及关键措施.四川农业科技,1991(5):17-19.
11 袁礼勋,黄钢,余遥,赵玉庭,宋治世.四川盆地免耕稻茬麦增产机理研究.西南农业学报,1991(4):49-55.
12 余遥编著.小麦高产关键技术.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3 余遥,黄钢,袁礼勋.成都平原小麦高产的实践与展望.卢良恕主编《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第78-84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4 余遥.稳定提高我省小麦单产的途径和措施.四川农业科技,1993(5):5-6.
15 余遥.尽快建立对科技人员业绩评价的科学体系.中国科学报,1994年2月15日,第一版.
16 余遥.农业科技转化要抓系统工程.四川日报,1995年5月26日,第三版.
17 余遥.如何实现我省小麦持续增产.四川日报,1995年10月22日,第二版.
18 郭绍铮,余遥,沙征贵,黄钢.南方冬小麦栽培技术.金善宝主编《中国小麦学》第二十章(651-693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19 余遥,袁礼勋,黄钢,吴光清.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小麦生产的认识和建议.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专刊):8-11.
20 余遥,黄钢,吴光清,袁礼勋.振兴作物栽培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专刊):1-3.
21 余遥,黄钢,袁礼勋,汤永禄.科学栽培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基本原则.西南农业学报,1998(院庆专辑):9-13.
22 余遥,马孝玲,毛正轩.小麦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国农村文).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8.
23 余遥主编(第一、十一、十二、十三章主笔).四川小麦.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8.
24 汤永禄,张大学,袁礼勋,余遥.栽培因素对丘陵旱地小麦的影响.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9(2):152-158.
25 袁礼勋,汤永禄,黄钢,余遥.不同类型春性小麦品种的播期效应及其生产意义.西南农业学报,2000(2):25-31.
26 余遥.对适当调减四川小麦面积的意见.全国小麦栽培科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0年,44-46.
27 余遥.亦师亦友赞先生-贺李尧权教授80华诞.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4):297-298.
28 余遥.认清形势,开拓进取,迎接新世纪.四川农业科技,2001(1):1.
29 余遥.积极发展面包小麦,促进小麦生产的产业化.四川农业科技,2001(11):4.
30 余遥.时代的需要与农学家的使命.四川农业科技,2002(9):4.
以上整理的余遥个人资料信息、 余遥图片、余遥简介、余遥简历、余遥作品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和网友投稿,有更多关于余遥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的网页内容欢迎联系,任何不当信息也可以联系编辑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