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新创业三者的关系,根据价值创造的效果对创业进行分类
来源:经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一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不断巩固和提升,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支撑。应该认识到,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夯实超大规模市场基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循环,逐步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剧了反全球化的趋势,国内关注的趋势上升。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市场,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聚焦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以畅通的国内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实现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可以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总的来说,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是长期积累和培育的结果,从量变到质变。一是具有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优势。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人口超过4亿,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大市场。二是具有超大规模产业市场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大的工业体系,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全部41个大工业门类、207个中工业门类和666个小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属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枢纽”。三是具有超大规模创新的市场优势。中国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具有高等教育或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首位。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可以为新技术产业化提供广阔丰富的应用场景。四是具有超大规模空间市场优势。中国幅员辽阔,为产业梯度转移和构建完整的经济体系提供了可能。这些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仅是中国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也是支撑中国深度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聚焦超大规模市场的“大”,也要聚焦超大规模市场的“强”。要立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实现五个结合。
一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举措。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要加快深化居民
二是促进消费与优化投资相结合。消费和投资是扩大内需和打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双拉动”,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供给体系对内需的适应性,加快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另一方面,要扩大有效投资,立足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精度和投资效率,特别是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投资。总的来说,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扩大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有效结合,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三是实现就业优先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相结合。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扩大内需、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重要保障。就业决定一个国家的消费潜力。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发展新的就业形式,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打造开放、生态、产业化的创业孵化体系,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收入分配制度决定居民的消费能力。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畅通低收入群体向上流动渠道,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居民实际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完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对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贡献给予精准回报,加快完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收入激励机制,从整体上提升居民消费力。
四是实现高水平开放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不是封闭自足的国内流通市场,而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国内市场。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在更高层次上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系,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平台。在扩大开放的同时,还要坚持自立自强,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
五是实现“放管服”改革深化与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载体。激发市场活力,既要向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还要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打破妨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实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市场底盘支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刘李红 黄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