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陔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
林云陔人物概况
本页面提供了林云陔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林云陔是谁?林云陔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林云陔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林云陔人物数据真实,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调整。
林云陔图片
林云陔个人资料简介
林云陔(1883年1月–1948年10月),原名林公竞,字毅为,广东省信宜市水口镇大垌官岸村人,民国政要。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任高雷道都督。后留学美国。1920年后,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广州市市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兼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监察院审计部部长、审计长等职。1948年10月病逝于广州。三任广州市市长,虽任期不长,却有不少建树,如架设海珠桥,装置自动电话,改良自来水、电灯,均在任期内陆续完成。
林云陔 – 年表简历
1883年,林云陔出生,原名公竞,广东信宜人。
1904―1908年(光绪三十年至三十四年),云陔、陆匡文和茂名谭惠泉等在高州城组织青年阅读进步书报。该两社成为南路反清革命活动中心,社内青年后来多数参加同盟会。
1911年(宣统三年),林云陔、林伯虎、陆幼刚等在高州府城建立起义总指挥部。林云陔任高州军政分府分都督
1912年,林早年加入同盟会,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
1919年,8月1日中华革命党(同年10月改为中国国民党)在上海创办理论刊物《建设杂志》(月刊),孙中山撰《发刊词》。主要撰稿人有朱执信、廖仲恺、戴季陶、胡汉民、汪兆铭、吴敬恒、李煌嬴、林云陔等,该刊共出2卷,每卷6期,民国9年7月停刊。
1923年,2月8日起任市长。
1927年,5月任市政委员会委员长。
1928年,5月恢复市长制。1929年10月改特别市.1脚年6月仍改省辖市。林云陔任市长。
1931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财政厅长。
1936年,任审计部部长。在位12年。
1948年去世。
林云陔 – 个人生平
1931年至1936年的广东,向来被公认为民国时代广东最安定的几年。这几年,广东省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发展。而这个时期担任广东省主席(即省长)的林云陔,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南路起义的组织领导者
林云陔,原名林公竞,字毅为,广东省信宜市水口镇大垌官岸村人,1883年1月出生。少年丧母,跟姑丈就读于茂
名,1906年考入两广方言高等学堂。在此期间,适遇朱执信由日本归国任该校教员,林云陔认识了朱执信,逐渐与之来往密切。不久,他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在广州”长兴学舍”设秘密机关从事革命活动。当时秘密革命活动经费比较缺乏,林云陔多方设法筹借。1910年,林云陔参加了朱执信领导的庚戌新军起义,1911年3月29日又参加黄花岗起义,他在广州租双门底”詹同文笔店”后屋作起义储藏转运军械的机关,积极运输枪械弹药,供给起义军;朱执信在进攻广东督署时受伤,撤退到此处隐蔽和化装,翌晨由林云陔秘密护送撤出广州脱险。是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林云陔奉命负责组织领导南路(高、雷、廉)起义重任。他先到香港领取军械,再由香港经江门赴高州。抵高州后,秘密会集革命党骨干于”鸿渐馆”,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决心誓死作战,务求起义成功。在林云陔的指挥下,兵分几路进行:一是秘密调民军防营黄元贞、张锦芳直迫高州城;二是由同盟会员林树巍率领信宜”选锋队”(敢死队)首先发难;三是策动新军干部投诚。做好这几方面工作之后,林云陔亲自率武装队伍攻入道台衙门,宣布反正(起义)。11月13日(农历九月廿三日)成立高州军政分府,林云陔被推举为分都督,接着他以都督名义敦促南路各县革命党人继续讨伐清兵,从而使南路局势日趋稳定。不久,林云陔调任广东省都督秘书。
致力于经济工作
1912年,林云陔被孙中山派赴美国纽约舍利乔斯大学学习法律政治,获硕士学位。1919年,他从美国回来,随孙中山在上海,任《建设》杂志撰述。他将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英文稿译成中文,从此便把精力转向经济工作。1920年,林云陔随孙中山回广东,先任登记局长,接着改任大元帅府秘书兼广东省教育会编译处主任。不久孙中山率师北伐,他随师到当时设在广西桂林的大本营。任大本营金库长兼广西省银行行长,负责军需供给。在经济来源缺乏的情况下,他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保证北伐顺利进行。1922年,陈炯明发动叛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立即命令北伐军回师讨伐陈炯明叛军,林云陔随北伐军步行回广东。这时军需供应遇到困难,他奉孙中山之命,赶往香港筹饷,经多方努力,迅速将款筹到带回,派陆幼刚送到前线,为平息叛乱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3年2月8日,林云陔任广州市市长,1924年之后,又先后改任广东省审判厅厅长、检察厅检察长、中国国民党广东南路督导、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1927年5月20日再次任广州市市长(当时称市政委员长);1928年1月7日第三次任广州市市长。三次担任市长的时间虽不长,林云陔却施展了他在经济建设上本领,作出了不少建树,如市银行和市医院之创立,海珠桥之架设,海珠新堤(今沿江路)及内河港之建筑,自动电话之装置,自来水、电灯之改良,广州市马路之扩展,地下排水道之修浚,中山图书馆之增设,均为林云陔在任期间陆续完成的。
出任广东省主席以后
1931年,陈济棠控制了广东,为了稳定局势,邀林云陔出任省主席。林云陔欣然接受,于6月就职。此后五年间,广东省政治比较安定,使林云陔能着手进行一系列经济建设。
1932年,岭南大学农学院院长古桂芬向林云陔介绍说,该校教授冯锐对蔗糖业很有研究,大可借重。接着,冯锐又向林云陔提出了一份发展广东蔗糖业的意见书,意见书上认为广东省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合于发展蔗糖事业,同时广东的土蔗糖有良好的基础,每年运销华北各地的土糖数量很大,如果改种高产的渣华(即爪哇)蔗种,改用新式机器制糖,就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而且投资少,利润多,见效快。林云陔看了以后,十分赞同,立即将这个意见书交给陈济棠,不久便委任冯锐为广东省农林局长,主办其事。在林云陔和冯锐的努力下,只用两年时间,全省就建成了顺德、番禺、东莞、惠阳、揭阳等榨量达1500吨以上的制糖厂七个,并附设有酒精厂。
与此同时,林云陔大力发展水泥、造纸、纺织、饮料、玻璃和电力等工业。他运用以厂养厂的办法,首先经营好水泥厂,以水泥厂之盈利兴办糖厂,又以糖厂之盈利再办纺织厂,复以水泥厂、糖厂之盈利办造纸厂、化肥厂、汽水厂、啤酒厂、硫酸厂、麻包厂等二十八间工厂。使广东工业逐步发展起来。除了工业之外,林云陔对其他建设事业也很重视,例如中山纪念堂的修建,全省公路干线的修筑,罗浮公园的开辟,飞机场的扩建,石牌中山大学新校舍的兴建等,都是他在任时期完成的。林云陔的这些政绩,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林云陔的这些建树,给国计民生带来了不少好处。1936年,陈济棠在国难严重关头准备发动内战,于是林云陔便与陈济棠分道扬镳,离开广东省府,8月,调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常委,兼中央审计部部长(后改为审计长)。此后12年,他一直主持审计部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审计部政绩名列民国中央各直属党政机关第一名,他也被誉为”谋国忠勇,治事勤奋,廉正楷模”。他的夫人陆景贤随他一起生活,亲自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如普通居民一样,这在当时也传为美谈。
1948年10月7日,林云陔病逝于南京,享年65岁。
林云陔 – 个人贡献
1931年至1936年,是民国时代广东最安定的几年。这几年,广东省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发展。而这个时期担任广东省主席(即省长)的林云陔,功不可没。
林云陔与广州城市建设全面开展
据《广州市志》,1929年8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命令广州市政府恢复市长制,取消委员制。是日,林云陔就任广州市市长。8月25日,由美商中国电气公司承装的自动电话工程告竣,是日正式通话,有自动电话4000门。8月31日,广州市政府与中国电气公司正式签立合约,设装省港长途电话。全部工程费用45.5万美元。是月,广州市政府行政会议议决,确定建筑市区马路61条,共长80多公里,分三期建筑。9月10日,广州至石龙长途电话通话后,在西濠口嘉南堂设立长途电话分站。9月18日,小市街、四牌楼开辟马路,开始施工。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广州市政建设的主要成就包括六脉渠之彻底改造;全广州市下水道之整修;修整街道、兴办医院、增设小学;在北较场兴建高等法院监狱,内有实习工场等。
山水城市的构想
1927年林云陔掌理广州市政,1928年就草拟了《广州市政府施政计划书》,里面认为“最新之城市设计,以‘田园都市’为最优良”。对广州市建成山水城市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1929年广州工务局长程天固制定了《广州市工务之实施计划》,倪俊明说这是民国以来内容最丰富、周全的一部城市规划,里面提出大规模扩充园林绿化,并一下子增辟了白云山公园、河南公园、西关公园等五个公园。《广州市志》记载,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前,历代城市建设布局均由地方长官决定,按照某种城市规划思想进行城市建设。自秦三十三年(前214年)建番禺城,至民国9年(1920年)大规模拆城垣筑马路止,历代城垣均在原城址的基础上逐步扩展。
民国17年,广州市城市设计委员会成立,这是广州有史以来第一个负责城市规划工作的机构。民国21年,市政府公布了广州市第一个由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方案――《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虽未能全面实施,但也为广 州城的建筑打下了良好基础。《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把林荫道和公团地点的规划作为重点来抓,规定相当大的面积为公园留用,如马鞍岭以北、狩狗岭以东一带,飞鹅岭至白云山一带山地,以及大坦沙南角、二沙头东部、河西之花地、河南之花岗、七星岗等。这些都是“山水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反映。据说孙中山多次说林是“吾党革命德行之神圣”。林的前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也称林“尚有刚劲之气,且能廉洁自守”。由于这个评价来自于政敌,因此应当说也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从我们能够找到的有关林的资料看,颇有几则逸事,可以看出林在为人为官方面品行之端。
镇海楼记
位于越秀山镇海楼东侧。高2.5米、宽1.04米,民国17年(1928)12月立。碑文由顺德黄节撰并书,端州梁俊生刻石,碑文行书,记述镇海楼的沧桑:由于兵燹及年久失修,至清末民初时,楼宇仅存四壁与楼基;1927年,广州市市长林云陔倡议重修,由工务局拨款4万多元,次年5月动工,12月竣工。这次重修,将原来的木楼层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于竣工当年辟为广州博物院。
海珠铁桥
林云陔的成就之一,就是立项修建了海珠铁桥,当时广州与河南之间,被珠江阻隔,两地之间的交通只能靠小艇,往返相当不便,城市被―分为二,对于发展自然不利,1929年,林筹建了海珠大铁桥,该桥是贯通珠江南北的惟一大桥,桥长200米,分为三孔,南北两孔各宽73米,中间孔宽53米,安装有电动设备,可以开闭,方便巨轮往来。这是广东省第一座开合式大桥。承办商为美国慎昌洋行,承建商是马克敦公司,造价103.2万两大洋。原来的海珠桥在解放前被国民党炸毁,解放后历时七个月完成重建。
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
1927年6月,当时的市政委员长林云陔提出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直到1986年位于文明路的中山图书馆新馆落成,这里成为广东文献专藏所在地。1989年正式对外称孙中山文献馆。据文献馆馆长倪俊明介绍,该馆原为广府学宫旧址,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克明设计,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四国1.5万名华侨捐赠20多万美元(合当时的广东毫洋30多万元),于1933年10月落成。
广州市府大楼
位于府前路的广州市府大楼,是陈济棠主粤时,由林云陔提议修建,原称为市府合署。当时广东省主席为陈铭枢,作为市长的林与陈争夺权力,林力争要在广州成立特别市,当时成立特别市的标准是人口100万,广州只有98万人口,林以广东为革命策源地为理由终使广州被定为特别市。当时修建市府大楼,还占用了中央公园(现在的人民公园三分之一的用地),刻意选择和中山纪念堂在同一中轴线上的位置,为了配合中山纪念堂的风格,市府合署也采用传统的宫殿式风格,斗拱挑檐,黄色琉璃瓦顶。文献馆的主体建筑采用的是传统建筑形式,红墙红柱,绿琉璃瓦顶,主楼格局开阔,颇有气势。院落里有被称作翰墨池的水塘,依稀有几株残荷,几株百年古树投下浓萌。
林云陔 – 个人事迹
乡间私 方言学堂
如果从做官的角度看,林云陔身上有太多中国人的美德,尽职守,不居功,这使他能够在复杂的政局中立稳脚跟,实现自己的实业理想。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林却明显是受到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中西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一个人,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对于林来说,两种文化没有错位,而是各得其所,丰富着他的一生,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林云陔1883年生于广东高州府信宜,高祖林廷式,曾任湖南益阳、衡阳等地知县,居高清廉,两县士人各有“舆颂”两卷,林从小立志“克绍高祖箕裘”,并以此做为安身立命之本。十九世纪末,即使是在广州城,现代教育制度也尚未建立,因此林的教育从乡间私塾开始,年龄稍长,入高州府从当地名儒梁海山研究经史词章,纵观林的一生,如果说旧学基础对林的帮助,可能在于为人处事颇有古风,传统教育和家庭背景帮助他在复杂的政治层游刃有余。
林的西式教育从方言学堂开始,方言学堂的说法,可能来自于张之洞,他重视外语教育,他认为:“知中而不知外,谓之聋瞽,不通西语,不识西文,不泽西书,人胜我而不信,人某我而不闻,人规我而不纳,人吞我而不知,人残我而不见,非聋瞽而何哉?”而他的所谓方言,是指日、英、法、德、俄五种外语。
1909年,林考进广州的两广方言学堂,学习外语和科学知识,并在这个时候加入了革命党。这段经历改变了林的命运。当时的两广方言学堂,可谓人文荟萃,革命党人邹鲁、朱执信都在学堂任教,我国著名林业教育家、林业科学家,中国现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先驱、后来任教华南农业大学的沈鹏飞与林同一时间在学堂读书。言学堂的教育使从乡间私塾中走出的林一下子与国际“接轨”,外语教育为他数年后留学美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起义领袖 杂志编辑
和当时的很多人一样,林的一生也充满了革命与建设的理想。林云陔就读方言学堂之时,朱执信曾在该学常任教,与林有师生之谊,1910年,革命党人进军广东督署,因为人数不多,联络不善,遭到失败。参与其中的朱执信在林云陔的掩护之下,才能够履险如夷。林从方言学堂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经历,也为自己的一生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从方言学堂毕业后,林奉孙中山之命到高州起义,并取得成功,起义后的林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在诸事安定后坚请辞职,到广州辅佐胡汉民,继而接受孙中山的委派,到美国留学。在林云陔在方言学常接受西方语言和科学教育后,继续在美国研习法律和政治,这使他个人的知识结构在当时应该是比较领先的。回国后林因为广东军阀盘踞而隐居乡间,被孙中山先生招住上海,任《建设》杂志编辑。
中山大学历史系邱捷教授介绍,《建设》杂志是一本宣传新的政治思想的杂志,是在1918年由孙中山创办,大概是取“文化建设”之意,也曾经登载过一些浅显的介绍唯物史观的文章。《建设》杂志混合了政治理论和实业救国的思想,比如,1918年孙中山便提出,希望利用西方战时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的实业。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写了《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一文,意在引起西方实业 界的注意,吸引他们向中国投资。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时,又将上文编译为《实业计划》发表。《建设》杂志还展开过有关井田制的探讨。
经济专家 实业政治
林云陔在《述要》和《纲要》中说“唯建设之初,贵有计划,进行之际,尤重步骤,循序渐进,庶可计日呈功”。这也隐约透露出林的心态。林作为地方政要的大中生力推实业,这使他在历史上更多的以精明的经济专家和实干家的形象出现。林的职业生涯由革命始,最后终老在审计部长的岗位上,他把理想最终落实在扎实的工作之上。
邱捷教授用“生逢其时”来形容林的政治际遇,蒋介石对陈济棠的让步,使广东相对独立,获得了一个发展的良机,而林和地方军阀陈济棠的渊源,又保证了军政之间的矛盾比较少,使他创办实业较少阻碍。从1931年到1936年陈济棠开府西南期间,林作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兼财政厅长,两人开展广东的实业建设,规模之大,效益之好,在当时国内的实力派中是罕见的。而在林任广州市市长之时,就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任广东省主席时,他更是事必躬亲,经常深入实际,“因公出巡”,亲自审批图纸,甚至亲自兼任广东省县长考试典试委员会委员长,考核地方各级官员,即使是录用一般技术人员,他也经常是亲自复试,有时还要当场口头命题。
清廉市长 以马代步
林云陔,历史上最清廉为民的广州市长,。抗战末期,汽油紧缺,当时有“一滴汽油一滴血”之谚,林云陔为了节省汽油,自购一匹马,日常往来住处与办公地点,均以马代步,汽车则放在车库中不用,有朋友问林为什么以马代车,林云陔不希望标新立异,过于招摇,就称是为了锻炼身体。
清苦生活 妻儿自律
林云陔的四子三女取名,分别以“真诚明正直仁义”名之,其人生理想也可见一斑。据说林在当选广东省主席以
后,仍旧过着学生时代的清苦生活,林的妻子常感腰痛,就医诊治,被诊断为营养不良,医生说只要多吃鸡蛋多喝鸡汤就可痊愈。而林夫人不但缺乏营养,而且操劳过度,家里只有一个男工帮手,其余家务全由妻子料理,林自己也经常擦窗、洗地。当时外出做大官的人,多数在家乡买田置地,或者在国外留有存款,林则没有这些。
完璧归赵
林云陔在陈炯明叛变前,是广东大本营金库部长,事发之日,金库还有港币30多万元,林云陔将这笔巨款缝在夹袍之中,从小路北上。在韶关遇到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告之自己有存款,可以补贴部队开支,说完,脱下夹袄,告辞而出。这时候已经是中午,林想吃饭,才发现自己身无分文,还要向好友借钱度日。
感化强盗
据说林云陔先生初任广州市长时,因公晋京,乘上海轮三等客位,船中遇群盗行劫,样子非常凶恶,有两个盗贼劫到他铺位,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林回答说是老师,并说,有什么财物,请尽量取去。盗贼分毫不取,而又不离开,转作保护模样。这时其他海盗因为搜劫一番却并不满足,集中全船客人施刑,强迫大家将财物交出。那两个盗贼嘱咐林不要过去,并提出要分份赃物,以表敬意;先生推辞,乘机开导,据说盗贼感动得泪流满面。
以沉默成就功业
有这样一个有关林云陔的故事,他就任省政府主席的那天,时间定在10点,可他9点40还在家里给儿子修理脚踏车。有人见而惊曰:你不记得今天就职吗?林淡淡地说:时间到了就去上工便是。事情真实与否,无法考证,也没有必要考证。可以相信的是,这样的态度是中国人的,这样记事的笔法也是中国人的,《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与之类似的谢安的故事,“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准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和林云陔一样,也是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中国人于做官非常讲究,于臧否人物也有自己的分寸,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世说新语》无疑是代表作。和谢安的“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一样,林对就职一事的淡然处之,多少反映了一些他从政的理念。即使未经考证,能够有这样的故事流传不来,至少说明他在为人处事这一点上得到了时人的认可。
胡汉民称赞林在“革命党中风格至高上”。还有人给他的品性总结了三条:勤俭笃实的生活;刚毅果为的处事;为政不在多言的作风。这三条中,生活勤俭笃实是个人的品性,处事刚毅果为多半是指林指挥高州起义、一举功成的壮举,受西方教育的林云陔三任广州市长,于广州城市建设颇多贡献,却没有因为施政中的“作为”留下美名,倒是“不多言”成为“为政”的亮点,谢安的“默然无言”,林云陔的“不多言”,无论做人、做官、做事,沉默是金,似乎可见我们有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的偏颇。不过,高州指挥起义后,林以诸事完备,自己不恋权位为由辞官不就,美国学成归国后,林因地方政权割据暂无可为回乡隐居,1928年复任广州市市长后以公务繁忙,不遑兼顾辞去省民政厅厅长一职,专心市政建设。凡此种种,“不多言”确实是林为政的写照。“不多言”有历史的原因,有复杂的时局的原因,以“不多言”而成就一番功业,林云陔也算是幸运之人。
林云陔 – 个人评价
“吾党革命德行之神圣”――孙中山的评价
林云陔的前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也称林云陔“尚有刚劲之气,且能廉洁自守”。
胡汉民称赞林在“革命党中风格至高上”。
林云陔从执掌广州市政大权到成为广东省主席,在广州扩路修桥,使城市建设面目一新,在全省兴建工厂,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林既没有政治野心,也没有实际兵权,能够在复杂的政治时局中,见缝插针,在陈济棠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抗衡之时,利用有限的空间,实施自己“实干”的理想,从而以“不多言”坦勤勉实干的地方政要的身份,留名于历史,也算是生逢其时。
林云陔 – 相关条目
李烈钧 李宗仁 梁士诒 龙云 宋哲元 孙殿英 王明 王叔铭 王云五 翁文灏
林云陔 – 参考资料
1・http://hi.baidu.com/2286/blog/item/0c0dcf62f9a55ddde6113a04.html
2・http://hi.baidu.com/2286/blog/item/92c6a9de7298b759ccbf1a8f.html
以上整理的林云陔个人资料信息、 林云陔图片、林云陔简介、林云陔简历、林云陔作品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和网友投稿,有更多关于林云陔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的网页内容欢迎联系,任何不当信息也可以联系编辑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