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返乡的小镇青年,也可以成为“全村的希望”
这个夏天,疫情的突然反复,让许多人的选择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我国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深加快,人们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台型企业不断下沉,县域和乡镇里涌现一批新的就业机会。
在一正一反两种作用力结合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脚投票,选择返乡就业,小镇青年奋斗路径正在被重新定义。
如果说上世纪末年轻人追求的潮流是“海味儿”:漂洋过海、北京上海、深圳珠海,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神州大地,大学生回乡被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家乡味儿”成为幸福的代名词,使用“新农具”的新农人登上历史舞台。
日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随着互联网平台不断下乡,就业机会也在不断下沉,县城乡村数字化从业者比例首超一、二线城市。
在80、90出生年轻人,没做过“黄冈密卷”不足以谈人生。作为中部人才输出第一城,黄冈青年的出走和回归,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本文选取三位黄冈逆流返乡青年的真实故事,一窥他们的日子究竟过得怎么样?
没上985如何实现个人价值?
“理想自我是你自己内心真正渴望成为的人,而不是别人希望你成为的人。”
1994年,黄冈下辖某村镇,男孩王法出生。从小孝顺听话,十年寒窗苦读,理科经常考满分,他是“别人家的孩子”、“全村的希望”。
然而,英语偏科,高考梦断“985、211”。放榜那天,身边的仰望都换做白眼。王法憋着一口气,想离开失望的家人、死寂的环境。
一张火车票,他成了一名北漂。对将来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每天迷茫机械地投简历、面试、再投简历。没有名校通行证,没有研究生学历,也没有人脉资源。
“有一次夜里发高烧迷迷糊糊的,突然想明白,我的根在哪儿,我就该到哪里去。”
没脸面回家,他去当了一名村主任助理。2018年,赶上了扶贫攻坚决胜阶段,他走街串巷的帮助老乡讲解养殖补贴政策,在硬化黄土路的工程上撒过汗水,参与了乡村厕所、食堂等基建改造。
眼看着路通了,村美了,人富了,帽摘了,见证了曾经的全国贫困县的蜕变,他按耐不住地给母亲发消息,“自己是颗充满力量的螺丝钉。”但只字未提回家。
2020年初,紧邻家乡的武汉市,被突然爆发的疫情推向风口浪尖。在医疗、生活物资吃紧、陆续有人感染的紧张态势下,他通过训练成为武汉特警支队的一名辅警,往返于医院和社区在高危中执行任务。
经历过一场长达半年多的生死考验,他领悟了父母常说的“万事可畏”。夜里母亲小心翼翼问他忙不,他不敢再敷衍,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想一家人整整齐齐在一起。
今年6月1日,黄冈互联网电商产业园新迎来一批新入驻企业揭牌。其中,地方政府和阿里巴巴合作开设的黄冈客户体验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县域数字服务人才培养基地,正在大量纳才。王法眼前一亮,传说中家门口的好工作,在向他挥手。
公司附近有宿舍,楼下就是食堂,不断完善的配套,让王法可以心无旁骛的工作。周末回家,母亲做了一桌菜,父亲拉着他喝了一杯,听儿子讲了自己现在的工作。父亲叮嘱他:“做村官,要为富一方百姓;干特警,要守护一方群众;回来干,要服务好全国人民。”
在家门口也能链接世界、实现个人价值,是王法心中理想的自我。他所在的黄冈客服县项目,为全国旅客提供机票退改签的客户服务,让漂泊在外的旅人少一分焦虑,以后台支撑的方式,参与这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
懵懂少年走出乡村,成熟的青年回归城镇。家乡成为新奋斗的起点,王法心里从未如此踏实。
返乡能否实现买房自由、教育自由?
黄冈人方展,信奉曾仕强先生的一句人生格言:“凡是发生的事都是好事”。即便在十年深交所投资顾问生涯里,见证股市跌宕起伏,以及深圳房市的波澜起伏。
“父母是农民,供我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方展没有抱怨,“当时我发誓,要凭自己的努力买车买房、结婚生子,不问家里要一分钱。”
2010年,踌躇满志的他只身来到深圳闯荡。“当时深圳还只有两条地铁线,龙岗中心城的楼盘售价13000-14000元/㎡,远一点一万以内也有不少。”方展躺在月租300元的高低铺上想: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呢。
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投资顾问,他拼命自学进修。为了苦练与客户沟通的技巧,方展干过两件“傻”事。一是跟着“不要998,XX带回家”的电视销售学习营销套路,另外就是给10086打电话,跟中移动客服“偷师”沟通话术。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方展在摸爬滚打中成长。2015年他的月薪一度过万。
他登上深圳地标——69层的地王大厦,整个城市的繁华夜景尽收眼底。一时间胸口起伏,内心澎湃,“有朝一日,我要成为这里的主人!”
他赶上深圳发展最快的十年,GDP超过广州、香港,一跃成为中国第三大城市,深圳房价涨了不止五倍,而他收入增长的速度总是赶不上房价。
老家亲戚朋友觉得他“混得不错”,但他自嘲“扛过了两次股灾,却没跑赢房价。”买不了房,落不了户,社保、就医、子女教育问题一环套一环。方展感到,自己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随着武汉高速发展跻身新一线城市的新闻,激起了他返乡就业的念头。回到黄冈,这里跟十年前大不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出了火车站,随时能打到网约车,在家也能网上买菜、叫外卖,数字化缩小了城乡差距,把返乡的不适应感降到最低。
工作上,“客服县”的年轻同事经常找他求助。遇到难以处理的退改签航班,靠着稳定的心态、分析和沟通能力,他保持了“零差错”的服务战绩。
生活上,方展算了一笔账:家门口的新工作比黄冈本地的平均工资高多了,还有五险一金。刨去生活成本,攒下来的钱反而更多了,轻松还月供,他在武汉终于实现了梦寐已久的买房自由。
返乡带来的除了收入红利,还有政策红利: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超低零门槛的落户政策,让县城新中产能买房、买车,特别是孩子能上不错的学校。“黄冈的教育水平,大城市也要羡慕。”
“上班不躺不卷、多劳多得,下班后还有跟家人在一起的自由时光,绝对是人间值得。”
谈到下一步计划,方展希望能自己能发挥沉稳的优势,在公司提供“专业、管理、职能”三项晋升渠道中,总有一条让他走得更远。
女性如何突破人生限定?
《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7%的女性遭遇了“求职时用人单位限制岗位性别” 还有6.39%的女性曾遭遇“婚育阶段被调岗或降薪”。
“无论是否结婚生子,女性应做自己的太阳,而不用凭借谁的光”。邹炎凤从不担心性别歧视。刚到黄冈客服县上班的时候,自信和亲和力,让她吸引了不少异性的眼光。有人开玩笑,“你是来工作还是来体验人生的?”
她曾经是一个在疫情中的武汉还挺着肚子奔波的女强人,有着跟甜美外表不相符的“飒”。大学时代做兼职,头顶烈日发传单,为的不是每天赚几十元零花钱,而是履行“独立自强”的人生信条。
2016 年,中国互联网迎来直播元年。风口下,邹炎凤先是自己当主播。如何准备互动内容、安排上播时间、下播后保持互动,快速摸清了行业玩法,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接着与朋友合伙创业,在武汉开办了娱乐直播工作室,短短三年,实现了女学生——女主播——女老板的身份切换。
2019年,面临直播行业的快速洗牌,资本的竞争中,创业公司转型成为一场生死赌注。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的一切被按了暂停键,工作室的经营难以为续。以后的生活,是放下宝宝继续出去闯荡?还是在家里带孩子,当一名全职妈妈?
看过许多留守儿童的遭遇,又不想成为绝望的主妇。她舍不得,又不甘心。刷到一条视频,“95后宝妈家门口当客服月入过万”,真有既能赚钱自己花,又能兼顾带娃的工作?
年初黄冈开设了湖北省首个“客服县”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开。大厂都到了家门口,必须抓住机会!很快,有创业经验的她在培训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储备干部。
淡忘了奔波和堵车的感觉,在确定的生活中找到一抹亮色。下午点一杯蜜雪冰城,跟同事们一起下午茶。下班后,回家老妈端上可口的晚饭,给宝宝讲个睡前故事,有空自己再充充电。
家乡蕴含八成数字就业机会
“逆流青年”不是黄冈的专属。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开启新篇章,2021 年 5 月,阿里巴巴在乡村致富大会上推出“热土计划”,包括了在县域建立客户体验中心,吸引返乡青年人才的“客服县”项目。
一年时间全国十省、二十多个区县里,涌现了大量的返乡就业的年轻人。他们中50%以上怀揣大专及以上学历,把在大城市积攒的各行各业的经验和技能带回家乡,多地涌现了“月入过万”的高质量就业梯队。
他们中,有从事远航巨轮驾驶员的思乡“海漂”,有为了孩子不当留守儿童的大学生宝妈,还有退伍转业铁汉柔情的兵哥。他们和来自中国每个小镇的青年一样,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走出小镇,在远方的大城市拼搏过,又奔着更多的幸福逆流归来。
除了身边司空见惯的外卖骑手、网店店主、网络主播,调研数据显示,数字平台创造的新职业中,80%以上的就业机会在三线以下城市及乡村。
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认为,平台经济的普惠就业将创造更多的“逆流青年”,他们是点燃起县域振兴的星星之火,是县城社会转型变革的中流砥柱。地方政府应加大力度进行模式创新和产业发展,让更多的逆流青年“回得去、留得住、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