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为王道 第七代伊兰特与朗逸两款热门A级家轿PK
不管配置、外观如何变化,安全始终是所有人在选车时共同追求的目标。可对于车主而言,一款安全满分家轿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唯有通过对比才能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以最近热度较高的第七代伊兰特与朗逸作比较,来看看谁能给到消费者更加放心的安全守护。
第七代伊兰特
朗逸
平台安全:伊兰特i-GMP平台车身结构更优
德系车在消费者心目中曾经是安全的代名词。但是,如今的风向正悄然改变,“德系神车论”这个说法逐渐站不住脚了。这是因为如今的人更加务实、更看重车辆的技术实力。
朗逸在市场上使用了新老同堂的销售策略。第二代朗逸(2012-2018)采用的是大众PQ34平台,第三代朗逸(2018至今)采用的是MQB平台。之前还有人抱怨,朗逸采用PQ34这样二十多年前的产物是糊弄消费者。但其实大众切换MQB平台之后,用料变得更加“精简”了。
虽然新平台的引入表面看似是技术的进步,但大众切换生产平台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改后的朗逸整体用料差了一截,成本更低,实在不能指望这个平台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驾驶安全上的优化。
朗逸使用的MQB平台
第七代伊兰特所采用的现代汽车第三代技术平台i-GMP,是当今最为先进的模块化平台构架之一。它在车身轻量化的同时提高了车身强度,超高强度的钢材和热成型钢,让车身的平均强度都提高了10%以上。而且还有多重骨架结构发动机舱,进一步的分散了车体吸收的冲击力,保障驾驶舱的安全。当发生偏置碰撞的时候,车身还会侧向滑出,类似于弧线,而不是横向旋转。很多车祸都是因为横向旋转,导致乘客和驾驶员的头部与颈部旋转扭伤。第七代伊兰特在这一方面的考虑,无疑有效避免了二次碰撞。
第七代伊兰特使用的i-GMP平台
智能安全:主动安全高于被动安全
随着车辆智能化趋势的发展,智能安全系统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分为主动和被动安全,二者是为车上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主动安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被动安全则是在事故发生时降低损失。从安全性来说,事前规避肯定是最优的保护措施。
在智能安全方面,朗逸搭载了ESP车身动态电子稳定系统、NBW紧急制动提示、MKB多次碰撞预防系统和AEB自动刹车辅助系统等基础的安全配置。从使用上看略微“鸡肋”了点,因为不能在多种路况中实时为驾乘者提供安全保障,。比如MKB多次碰撞预防系统,唯有在车辆发生碰撞、气囊弹开后,才能对车上的加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全带张紧装置和气囊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分析,两个独立的传感器必须都确定事故隐患后才能触发MKB多次碰撞系统。本质上来说,朗逸的安全配置仍属于被动保护的范畴,比起伊兰特逊色了不少。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于和朗逸相比,伊兰特搭载的ADAS功能多为主动安全配置,且数量达到了同级最多的23项。就智能安全配置而言,不仅是朗逸无法与之相比,整个A级家轿市场中,也没有哪款车型的智能安全配置比第七代伊兰特更多,尤其是从主动安全角度进行配置
ADAS的功能,简单来讲就是紧急情况下,在驾驶员主观反应之前就能够主动判断和预防措施,来达到预防和辅助的作用。比如,第七代伊兰特的BVM盲区显示系统可以将以往困扰驾驶者的反光镜盲区的难题消除;FCA前方防碰撞辅助更是通过毫米波雷达等科技将前方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前预判到。
第七代伊兰特的巡航功能
作为A级车家轿市场中极为罕见的可实现L2+自动驾驶的车型,第七代伊兰特配备了NSCC基于导航智能巡航系统,这项技术属于L2基本辅助安全配置,基于定速巡航基础研发的全球领先的技术,它不仅通过摄像头和雷达来进行工作,它还要依靠导航。驾驶员只需在进入高速路段前打开车载导航,该系统便可时刻判断区间限速要求并控制车速,在限速路段自动降低车速至限速值,离开限速区域后自动恢复巡航车速。
同时当行驶至弯道时,该功能还能根据导航自动确认弯道角度并适当减速,通过弯道后自动恢复巡航车速,达到全速域、多路况的智能自适应巡航。
从价格角度来说,朗逸的ACC自适应巡航功能车型指导价16.19万元,高出20000元的额外支出,还不是最新的自适应巡航技术,这个智商税交得就很明显了。
挑选家用汽车,本质就是寻找一款全方位安全护航的出行工具。朗逸与第七代伊兰特相比劣势明显。“数字新生代先锋座驾”之称的第七代伊兰特无论是平台带来的安全感,还是同级最多的23项ADAS配置带来的智能安全保护,都能让驾乘者更安心。A级车市场需要更多像第七代伊兰特这样优质的车型为消费者提供更高丰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