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安阳市全力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大雨、暴雨、特大暴雨!7月17日8时到22日20时,天穹犹如一只大漏斗将雨水泼向安阳,我市遭遇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超过气象历史极值。
狂风、浊浪、超强洪峰!安阳多数水库超汛限、超保证水位,河道堤岸多处漫堤决口。洪水步步上涨,无情地吞噬着田园、撕裂着堤坝、淹没了房屋,造成全市135.7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33.8万人,基础设施受到很大冲击……
这是一场来势汹汹的大战,更是一次不容有失的大考。面对险情灾情,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受灾群众转移安置作为重中之重,抓早、抓准、抓快、抓具体。截至目前,全市无一人因灾失踪、死亡,守住了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金标准。
果断预置转移 让群众安心
洪水滔天,千钧一发,惊险的转移大战先后在我市多地接连打响。转移安置过程中,我市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最重要位置,不惜代价、不畏艰险、科学调度,为转移群众安全筑起第一道“防护墙”。
7月16日起,根据气象部门暴雨预警,全市发布1号指挥长令,宣布进入防汛应战状态。
7月17日,针对林州市、殷都区、龙安区可能遭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威胁,果断实施西部山区群众转移避险。
7月19日到21日,全市相继启动防汛Ⅳ、Ⅱ级、Ⅰ级响应,安阳河、汤河及上游多个水库水位快速上涨,按照《河南省蓄滞洪区运用预案》要求,及时启用广润坡、崔家桥蓄滞洪区,提前3-4小时完成群众转移,紧急避险38万人、设立集中安置点326个。
7月22日凌晨,暴雨致使城区严重内涝,积水0.6-1.2米,果断采取景区停进、学校停课、车辆停运、地下空间停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居家办公等应对措施,有效实现群众主动避险防御。
7月28日,卫河受上游泄洪等因素影响,水位快速上升,内黄、汤阴、滑县全力应对,快速转移长虹渠、白寺坡、小滩坡滞洪区群众。
7月30日,全市累计设立集中安置点613个,集中安置9.05万人,当天仍有63个安置点、2.05万人,其中最大的安置点为汤阴县育才中学、安置3200人。
预案到位、组织到位、转移到位,安阳百姓安心跟党走。
强化安置保障 让群众暖心
一手抓应急抢险,一手抓救灾安置。我市强化安置保障工作,在风雨中为受灾群众撑起一片晴空。
应安置尽安置,不让一个受灾群众流离失所。在群众成功转移避险的同时,我市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上“用足劲”。
迅速向群众集中安置点调拨方便面、火腿肠、瓶装水等急需生活物资,确保群众有得吃、有得喝、有得住。汛情缓解后,迅速摸排统计安置点情况,逐步对安置工作规范、提标,集中安置点相继实现有热饭吃、有干净水喝、有床睡、有衣服换洗、有病能治疗、能洗澡。持续加强安置工作组织领导,建立“一名县级干部、一名公安干警、一名医护人员、一名服务人员、一名乡村干部”组成的专班,进驻安置点开展工作,保障安置点稳定有序。
在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卫生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我市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上“用心做”,组织专家开设健康知识讲座,开通心理疏导热线,对长时间停留在安置点的群众进行安抚,缓解急躁情绪。同时派出22个文艺小分队,送电影送演出送文化。特别是针对老人、儿童需要,提供健康服务、教育服务,让新“家”的生活多姿多彩。
在积水退去前后,集中安置点的消毒杀菌、饮食卫生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再加之南京市、郑州市等地疫情发散,我市在持续强化疫情防控上“用实招”,在严防集中安置点灾后传染病、夏季传染病发生的同时,制定下发受灾群众安置点新冠肺炎防控细则,立即对集中安置点实施测体温、戴口罩、控出入等措施,推动安置点人员核酸检测、接种疫苗,严格规范消毒消杀,有效防止疫情向农村和安置点扩散。自8月2日起,全市33个主要出入口设置疫情监测服务点,对没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的中高风险地区来安返安人员实施劝返,同步启动“非必要不出市”管控机制,努力把疫情风险降到最小。
除此之外,我市还在引导群众分散安置上“用真力”。7月30日,全省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后,我市连夜研究制定自主型转移安置群众临时救助补贴办法,按照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筹措资金、及时发放,真正把“宜散不宜聚”的要求落到实处。
创造安居条件 让群众舒心
为进一步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我市把灾后重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政治工作有力结合,积极消除洪涝灾害影响,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创造安居条件,让受灾群众舒心。
我市认真落实“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原则,实施“两清一消一排查”,水退到哪、人进到哪,组织人员、机械迅速清垃圾清淤泥、消杀防疫、排查危房,做好退水村庄的验收评估。抓好以滞洪区为重点的有效消杀,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97.7万头(羽、只)。
此外,我市还统筹调度专业力量,全力抢修农村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设施。主动避险停运变电站12座、受损停运线路274条、因灾停运台区8072 个,目前已经恢复供电,因灾停电47.3万用户减少到3.1万用户,因灾中断的5275个通讯基站减少到291个,没有正常供水的减少到71个、没有正常供气的减少到69个,为群众顺利回迁创造有利条件。
有效减灾挽损 强群众信心
伴随着洪水的消退,全市因灾转移的群众陆续重归家园。在他们踏上归途之前,市委市政府已对各项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田地被淹,农业部门来指导。我市立即启动农业减灾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抢险、生产生活恢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措施,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编印发放农业减灾自救明白纸20多万份,特别是通过挖沟、抽水,有效排除农田积水、大幅减少绝收面积。建立受灾未绝收地块稳产万亩示范区,特别是利用全丰无人机喷洒农业生产灾后恢复组合药剂,得到农业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房屋倒塌,住建部门来托底。为加快灾后重建,我市对因灾倒塌房屋4121间、严重损坏房屋7054间,纳入台账管理,积极争取救助资金,尽快帮助群众进行修复重建。
道路、农田水利等设施水毁,交通、水利等部门迅速出动。对损坏的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公路、农田林地等进行排查登记,组织专业人员勘察,能修复的抓紧干,不能当即修复的纳入项目库和管理台账,有序组织实施。
保障民生,我市研究补偿政策。依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我市对群众损毁的农业机械、家用电器、住房场房等研究具体救助补偿办法,尤其是对滞洪区群众,一定足额兑付,千方百计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不放过一个盲点、不留下一个漏洞。交通、住建、农业、水利、应急等部门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按下灾后重启键,建设恢复美丽家园。
高效救援、妥善安置,凝聚的是众志成城、鏖战洪魔的安阳力量,见证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永恒信念。
风雨兼程、铿锵前行,安阳人民坚信,阳光会把大地的泪痕吮干,脚下这片热土必将充满希望。
原标题: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安阳市全力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安阳融媒记者 王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