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事分流”处理居民事!一件关于乒乓球台的“小事”
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文 ?南园社区供图
社区的乒乓球台常被损坏,除了更换,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
看似小事,实则小事不小。运用“三事分流”社区工作法,这个社区通过“1+1+1”的社工+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共建方式,让“社区的事”变为“大家的事”,吸引群众参与到社区自治中来,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三事分流
居民事,居民管
“三事分流”其实并非新概念。“大事政府管,小事村居管,私事自己管”是近年来重庆部分区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巴南区莲花街道南园社区党委书记李娟告诉记者,社区的乒乓球台事例之所以被巴南区民政局列为“三事分流示范打造”项目,是因为这小小一张乒乓球台既实现了用文明倡导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转变,也反映了居民的自治自管可以助力社区治理工作。
据了解,南园社区下辖范围为公租房小区,入住5358户,人口12000余人。辖区居民是租住户,且大部分为过渡性居住,具有明显的“低利益关联、高流动性”的特点。这意味着,居民大多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不太关注,也很少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型活动。
引起转变的是几张乒乓球台。台子位于社区附近的健身广场,因总出现严重破损,社区更换了多次却收效甚微。李娟意识到,乒乓球台一损坏就直接更换不是长久之计,需要组织居民开展文明倡导,从提升爱护公物的意识来彻底解决乒乓球台频繁发生损坏的问题。
▲之前不文明的踩踏行为
对此,社区组织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协商议事会议,确定了“三步走”方法。一是向区体育局申请更换乒乓球台,这也是‘三事分流’中的政府管;二是台子换好后,由社区社工组织“妈妈帮”队伍带领社区儿童志愿者进行文明劝导活动;三是乒乓球爱好者代表在社区征集居民的意见,牵头拟定《乒乓球台使用文明公约》,这属于社区管,居民自己管。
▲居民商议出来的文明公约
李娟介绍,自“三事分流”工作法在社区实施以来,只要遇到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或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时,社区首先想到的就是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从而有效化解矛盾。“我们用居民自制的乒乓球台使用公约来唤起家园意识与主人翁意识,也逐渐让文明的生活行为成为了小区的共识。”
“1+1+1”共建
打造一个更文明的“家”
记者注意到,时值暑假,小区的小朋友们也穿上了志愿者红马甲,加入劝导文明使用乒乓球台队伍。小志愿者们一板一眼地告诉别的小朋友,站在乒乓球台上蹦蹦跳跳是不对的,要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大家的“家”。
同时,在乒乓球台更换好后,社工动员社区社会组织“妈妈帮”和热心居民开展“我是文明倡导员”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居民破除不文明行为,并完善志愿者制度,采用积分兑换方式对志愿者们进行激励。
印发1000余份爱护公物倡议书,由“文明倡导”志愿者队伍每月开展一次“文明倡导”志愿服务活动和每周一次乒乓球台场地巡逻,不定时地组织志愿者在社区进行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中,小区居民张女士就带着两个孩子参与其中。“我鼓励孩子们在暑假做有意义的事,他们在劝导其他小朋友不要在乒乓台上蹦跳打闹跳的时候,也是自身文明行为的一次学习。”? ? ? ? ? ? ? ?
▲居民带着孩子加入志愿者队伍?
社区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作用,把公共服务做好、做细,用“走心”服务赢得居民“真心”点赞。李娟告诉记者,如今南园社区不文明行为日渐减少,爱护公物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普遍意识。乒乓球台不仅是居民健身的载体,也成了和谐居民关系的润滑剂。
▲不局限于乒乓球台,社区每个月每周都有志愿者进行文明倡导活动
通过志愿服务带动公租房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的方式,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誉,也逐渐累积居民自治管理经验,实行居民自治、居委会监督,多元主体一起商量社区问题解决办法。在李娟看来,这种运行经验可复制。
她透露,未来社区将继续通过“1+1+1”的社工+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共建的方式,用社工引领志愿者加入的方式,让社区居民把“社区的事”逐渐变为“大家的事”。不仅如此,社区将对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和综合利用,使志愿服务组织更加规范、有序,更好地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与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