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陪葬的妃子,为何双腿是分开的,她们临死前到底经历了啥
最近几年来,随着穿越文学和影视剧的大行其道,导致很多思想极为幼稚的女性渴望回到民国甚至是更遥远的古代去当王后皇妃或者公主,甚至愿意去古代做一名青楼女子。
这些女人的脑袋瓜里面究竟是装了怎样的浆糊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要知道,在古代,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女性的地位都是极低的。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的女人都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的,生与死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间。
在越来越多出土的古人墓葬中,我们都发现了许多女性殉葬者的存在,特别是皇帝王侯的墓葬中,这些被迫殉葬的女子死状极惨,往往都是分开双腿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变成了这个样子,她们在临死前到底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代最早的殉葬制度
殉葬作为一支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那个时候的殉葬大多数与祭祀有关,所用之物一般以陶器等物居多。
到了商周时期,殉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除了有器物之外,动物甚至是人作为殉葬的物品开始出现了。
在整个商王朝的统治时期,有据可查的人殉活动就不下数十起,这还是目前所发现的商朝古墓葬群中极少的一部分。
作为人殉的牺牲品,商君王的妻妾宠幸及其亲近的奴仆武士成为了最可怜也是最无辜的一群人。
然而,能够作为君王的殉葬品在当时却是十分荣耀的时候,毕竟相较于另一个用来人祭的群体——奴隶,至少在地位上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别。
商朝之后,人殉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礼记·檀弓下》这样写道:“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人殉这个原本属于君王的权力,开始出现在一些王公贵族里面,陪葬者也从君王的妃嫔变成了王公贵族的妻妾甚至是门徒。
这种殉葬制度在本来就缺少人口的古代遭受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反对,孔子的学生陈子亢的激烈反对。
然而像陈子亢这样的有识之士还是极少数的存在,毕竟在那个年代里面,皇权王权的至高无上才是整个社会的主流。
因此,在中国数千年的古代文明中,人殉制度几乎贯穿了始终,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特别是在一些帝王看来,能够用活人殉葬才是最高规格的模式,因此在历史上,很多帝王都喜欢在自己临死之前,用一道圣旨来继位者将自己的妃嫔全部殉葬。
作为继位者的皇帝,为了扫除自己登基路上的所有障碍,巴不得这样做,因此,很多皇帝的妃嫔一旦遇到自己侍奉的皇帝驾崩,就会有天崩地裂的感觉。
这不是因为这个妃嫔有多么地爱这个皇帝,而是因为自己的生命也将在此刻终结。
历史上喜欢活人殉葬的皇帝
历史上喜欢活人殉葬的皇帝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秦始皇嬴政、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明太祖朱元璋等。
根据《史记》记载:“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这里的先帝指的是秦始皇,秦二世在继位之后,认为秦始皇后宫中没有子女的妃嫔,不宜放出宫。
于是,在与赵高与李斯等人商量之后,便将这群可怜的女人随同那数千数万的兵马俑一起,推进了骊山的秦始皇陵。
而在耶律阿保机死后,其皇后述律平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用请君入瓮的方式迫使一大批曾经与耶律阿保机一起出生入死的大臣们进行殉葬,几乎将这些大臣的家族成员斩尽杀绝,自然也包括了那些可怜而又无辜的女人。
等到朱元璋去世的时候,继位的朱允炆感念其皇爷爷的宠爱,便将朱元璋的妃嫔一起活埋了,作为送给皇爷爷的最后一份礼物。
除了皇帝之外,那个时候的王公贵族们也多有人殉的癖好,他们大多数都认为灵魂不死,希望在死后也能够得到生前那样的荣光。
于是,无数的女人,不论长幼亲疏,在皇权王权男权的压迫之下,不得不坐以待毙,要么被杀死殉葬,要么被活埋殉葬。
在被杀与活埋之间,女人们只能二选其一,根本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而相较于被杀,活埋才是最令人绝望的事情,也是最有违人道的地方。
活埋时女人们的惨状
古代君王的墓葬一般都很大,并且机关重重,除了摆放君王的遗体之外,还有大量的陪葬品。
所以,君王的墓一般都会修得很大,像秦始皇的陵墓,就是以骊山整座山为核心,方圆几十里。
其他帝王的陵墓可能比不过秦始皇,但是皇家气派毕竟摆在那儿,特别是那些维持时间比较长的时代,其君王的陵墓就显得更加气象恢弘了。
而在君王下葬之后,被选中活人陪葬的女人就被士兵们拿着武器赶进了陵墓,随着陵墓大门的关上,这些可怜的女人就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面等死。
根据考古学家发现,很多古墓里面的女性尸体死状极惨,很多的女性尸骨都是张开了双腿,这让人感到十分地意外。
其实,这是人类在窒息死亡时的重要表现之一,由于墓穴是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面有限的氧气迟早都会被消耗完。
所以,强烈的求生欲望让这些女人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之后,不得不寻找方法以求活得更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女人的挣扎最后都是徒劳无益,只能够任凭身体的自我本能去拯救自己的性命,于是便出现了后世人所见到的那种场景。
活人殉葬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时候才被皇帝终止,这倒不是说清朝的皇帝有多么地仁慈,而是当时的清朝泛滥成灾,这一制度从官方流传到了民间,出现了殉父、殉母、殉夫,甚至是殉主子的情况。
如果这样的事情长期继续下去,会影响到统治阶级的根基,所以当时的康熙皇帝才下旨废除了这一陋习。
然而即便是这样,在民间的很多地方,人殉制度依然存在,直到清朝灭亡才最终消亡。
小结
人殉制度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昭示了古时候的女人的悲惨结局,并不是某些人所想象的那么美好。
因此,珍惜现在,享受生活,不要做一些无谓的遐想,避免显得自己过于浅薄,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参考资料:《史记》、《礼记》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