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大少ktv(东山大少与西关小姐 )
东山大少ktv(东山大少与西关小姐 )
本版撰文 记者 张美娴
老广州有句话“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形成了老广州东贵西富的城市格局。东山大少与西关小姐就是东山和西关的缩影,成为了广州历史和文化的符号。
日前,作家、广府文化研究专家梁凤莲与中山大学教授董上德在广州图书馆为读者带来一场关于《西关小姐》和《东山大少》的赏读会。《西关小姐》和《东山大少》都是梁凤莲的著作,分别于2005年、2009年出版,十年再谈,这两个“人物”依旧如雷贯耳,吸引了众多读者与老广参与。但话题并不仅仅围绕这两本小说,而是从这两个经典的广州形象与文化符号里,延伸到对广州文化的守护和唤醒,以及对广州历史的寻溯中。
“西关小姐”“东山大少” 形象体现广州经典时代
“《西关小姐》的背景涉及到的是戊戌变法,《东山大少》涉及到的是北伐、抗日。从时间流淌的历史长河来看,这两部书刚好形成一种链接。”董上德赏读两本小说时,揭示了两书之间时间因素的贯通——覆盖了康梁到孙中山的这段历史,这恰恰是广东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形象也体现了当代人的特点。
梁凤莲回应,广州历史文化长达两千多年,但真正成熟是在近代,这百年变迁对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的改写有功不可没的推动力。“广州为什么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又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这与‘西关小姐’‘东山大少’历尽几代人的不断补充与丰富是分不开的,这两个文化符号,是有历史渊源的。”
《西关小姐》非“小姐” 经典不能被偏见淹没
随着时代的变迁,沉淀在大众印象的西关小姐渐渐剩下穿着旗袍招摇过市的浅薄轻浮形象,东山少爷也被误解成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梁凤莲分享了一个故事:十年前,省作协常务副主席曾为《西关小姐》写书评,就有编辑问:“你怎么给‘小姐’写书评?”
“东山大少有钱,是供奉给国家去发展,去推翻不朽的;西关小姐知书达礼却不雍溃于纲常礼教的框框里,是敢于追求自己生活的。”梁凤莲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对广州文化不断的描述,唤醒更多人对广州本土文化的记忆,并将这种文化基因不断传承下去。“西关小姐和东山大少作为文化符号,不是一些人的误解和偏见可以淹没的。这两个文化符号的本质反映了我们对美好的开风气之先、又有传统底蕴岭南的向往和想象。现代的广东,城市的魅力就要靠这些历史符号、历史文化来滋养。”
《东山大少》 挽救历史 本土文化必须要扎根
2009年《东山大少》出版时,梁凤莲作为当年的人大代表,经常读资料去守护广州文化,当时东山区已不在了,东湖街和东山街也面临谁去谁留的问题,正是在梁凤莲的《东山少爷》这本书的影响下,东山街被保留下来了。能为文化的守护起到一点贡献,这让梁凤莲感慨万分:“东山少爷这个符号是这个时代留给城市的敬意。”
“西关小姐”与“东山大少”是一种社会记忆的财富,反过来也会丰富广州城市文化和历史。“对历史的回头不是一种姿态,而是维护文化的命脉。我们的文化必须要扎根,融入每个人的认知与生活里。”梁凤莲希望越来越多人去书写本土文化,就像莫言的家乡高密,沈从文的家乡湘西。“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就是把有价值的传统带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