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看书软件看书免费又能挣钱(什么软件看书能赚钱)
1/27 缘起
大哥从化工厂辞职了,在花店晃荡了一段时间,觉得跟别人一起做生意没劲,回来找老爸商量开一家书店吧,因为我们兄弟三人都喜欢看书,自己看书也方便,还能赚钱,老爸十分赞同:“开书店比开饭店好,人学不坏”。说干就干,把老家的瓦匠表哥、木匠堂哥请来,买来装修材料,把高密路老房子间隔出4米*3米的房间,书店就这样开起来了。
2/27 进京采购
书店建起来容易,可是去哪里进书是个麻烦事情。当年,青岛的文化市场都是盗版书多,而且好书极少。咨询大地书店的张老板,说可以去北京的出版社试试。来北京,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住旅馆不可能,太贵了,而且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哥俩东转西转,发现住在西直门的澡堂子不错,两人十元一晚,太便宜了。其次是暖和,最重要的是可以免费洗澡,这一天跑七、八家出版社能累个半死,晚上回来大堂子一泡,再来两瓶燕京,满血复活,次日再战。后来我们邻居小伙子考上了北京服装学院,他租的房子成为了我们哥俩的据点,可惜后来失去联系了,据说在京城混的不错。
3/27 运书回青
那个年代物流主要靠火车,又贵又慢。我们俩研究来研究去,新书好书人肉背回,最多一次两个人背着七八包编织袋的书上火车,下火车那就是咱青岛的地盘了,因为从出口超重罚款,我们都从泰安路小门慢慢的一点点的倒出来,二哥在门外接应,长此以往还是被抓住,后来就改邪归正了,按规矩来一个人30公斤,能多带就多带点,不能给读书人丢脸。
4/27 书友之一
书店开张,没有任何宣传,放了两挂鞭,老爸写了开业大吉四个字,贴在门口的黑板上,这就是开业仪式。开业没几天,我在店里看书,进来四个哥们,满身酒气,估计中午喝了不少。指着书架说:“这店不大,书不错啊,还有三联和商务的书。”每个人买了三四本书,那应该是开业以来最大的单,所以印象很深。这几个人后来逐渐熟识,现在好像是岛城著名文化人士。
5/27 N 多书友
太多书友需要感激,没有你们的支持书店活不到现在。像亲姐一样的范姐儿、朱总、孟总、孙总等各位爱书的老总,还有各位老师和同好之人,感激你们。
6/27 因书结缘
还有一位同龄老友,对书店来说无关紧要,但对我来说及其重要。因为当年如果不认识他,就不能认识现在的老婆,也可能没有书店的今天,在此表示感谢。
7/27 偷书贼
这些年想抓个偷书的太难了,你白送都不一定要。十几年前,每年抓三两个偷书的都是习以为常。青岛书店行业中,最著名的偷书贼被我和大哥分别擒获一次,其实也就是吓唬他而已,没有送派出所。此人后来经常来书店,进门就把包放在门口的桌子上,以示清白,我是来看书的啊。
还有一次漫长地抓捕行动:我在书店看到一个白净书生偷了四本书夹在腋下走出门,我就一直跟着他,从高密路一直跟到中山路外文书店门口。这哥们走前面突然站住不走了,回过头来满头大汗的说:“哥,我错了,我实在坚持不住了”。 四本书哐镗掉到了地上,我揪着他,让他进中山路派出所,这哥们吓得差点给我跪下说:“大哥咱回书店好好说,千万别让我进派出所”。那就回书店慢慢说吧,原来这哥们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就是喜欢偷书,交代了这是在我们家偷了第二次,两次不到一百块钱,交一百块钱完事,我知道他也是爱书之人,补上就算了。
展开全文
8/27 当街卖书
当年的中国电影出版社的《斯坦尼拉夫斯基全集》的库存,香港的《中国旅游》杂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信使》杂志,这些书都被我和大哥从出版社包销,每次来货都是用铁路集装箱拉到书店门口,书友们帮忙卸车,帮忙分类,不用进店上架,在马路上用打包纸一铺,边分类边卖了,供不应求,那个时代再也没有了,可惜没有照片。
9/27 向东进军
2000年的时候,青岛东部刚刚开始启动。我有空去找合适的房子开书店,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泉州路22号找到了合适的房子,当天看房,当天签合同,那时候房租2.6万/年。2001年开始,学苑书店有了东部分店。第一场的演出是民谣歌手杨一,后来周云蓬、刘二、万晓利、钟立风都在书店做过演出,开启了在青岛书店民谣演出的先河。
10/27 软件管理
在2001年之前,所有的书店管理都是手工记账。东部学苑开业的时候,为了方便管理,2000元巨款采购了《粤图图书管理软件》,开始走上了软件化管理,而且开通了http://www.xueyuanbookshop.com的网络书店,可惜当时没有合适的投资人,我才落到了今天的地步。当年开始了会员制的管理,所有的会员信息和销售记录都走上了正轨,那个神奇的图书管理软件从win95,用到了winxp,直到2016年才下岗,制作销售软件的那帮年轻人我至今也十分佩服他们,他们都是那个时代计算机行业的海归,可惜公司早早倒闭,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可以拨号上网后远程控制我们的电脑软件,解决使用问题,现在想想不可思议,他们死于太过超前。
11/27 书店杂志
2002年,我和四五个同龄人一起创办了《享读》店内的DM,主要介绍阅读,电影、音乐、旅行四大主题,每期印刷2000本免费赠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后来主要因为有的结婚生子,有的远离青岛,《享读》就此结束。
12/27 摩托时代
在没有买摩托车之前,我们都是骑自行车、三轮车、坐公交车去批发市场进货。每当推着三轮车爬在热河路大坡上的时候,心里想啊:什么时候能买上摩托车,不用骑三轮车了。在1996年的时候,二哥买了第一辆摩托车,书店开始了摩托时代。有一次我往东部学苑书店送货,路上突然下暴雨,在桥底下躲雨时候,又累又冷,寻思着什么时候能买上汽车,再也不用受罪了。2006年终于买上了北京切诺基,摩托时代结束了。当开车拉书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起骑自行车的情形,公交车司机的白眼,查摩托车的警察。
13/27 书店咖啡
2001年东部学苑开业的时候,我就想在店里卖意式咖啡。找朋友花了1800多块钱买了一台家用的灿坤牌咖啡机,一台手持磨豆机,开始了意式咖啡之路。折腾了大半年,几乎都是哥儿们自己喝了,一杯也没有卖出去。现在这台机器还在仓库里面放着,它是纪念意义大于一切。
14/27 书店杂货
2006年的时候,开始感觉到互联网对实体书店的影响,买书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我当时提议要把高密路店改造,增加杂货和文具等其他经营品种。大哥是极力反对,说有影响书店的品味,最终的讨论结果是以高密路做试点,行不行干起来看,书店从13平米扩大到40多平方,门头改为了“ 学苑书店幸福杂货铺”从此书店走上了歪门邪道,当年卖了大量的出口品牌瓷器、九口山(前)的本子等等。利润相当可观,看着每月的报表,大哥也是无话可说,继续前进吧。
15/27 after21
豆瓣名:after21的小伙子,有一天走进了学苑书店。我和这个北京小伙子特别投缘,偶尔在一起喝酒聊天。当2008年春天的时候,我开始筹备南京路书店,after21说要和我一起做书店。我们俩经常聊到半夜,海阔天空地想象书店的各种可能,聊着聊着就把【不是书店】的名字给搞出来了,开始他还以为是开玩笑,当营业执照下来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名字太棒了。书店从春天开始装修设计,找了不少设计公司,也研究了不少方案,主要原因是面积太大,装修费用太高。我们俩就决定自己装修,每天早上我去旅馆拉他到书店干活,然后开着吉普车去二手市场买能用的各种材料,到处捡能用的木板,整整折腾了7个月,自己做书架、上下水、电路布线、什么活都自己干,最后涂料和油漆的钱都不够了。当我躺在店里瞅着这么大的房间,想着怎么解决涂料和油漆的问题,突然灵感来了。第一,书架用喷枪烤烤,然后用砂纸磨出来。第二,墙面用牛皮纸柔成团再展开贴墙上,这两样一共花了不到200块钱,干完活后我们俩个在小酒馆喝酒倒是花了不少。再后来春节了,after21就回家过年。当书店准备2.2号开业的时候,他说他不想回青岛了,他要在北京找一个工作安顿下来,不能和我折腾下去了,后来after21成为了人民警察,再后来我们俩在北京喝了几次酒,虽然过去十几年了,依然保持联系。
16/27 陈老师
在不是书店之前,我在网络上认识了陈老师,后来才知道他是咖啡行业的老前辈,现在依然活跃在咖啡行业的边缘。在2008年10月份,他出差来青岛给我做了一堂完整的咖啡启蒙课,从晚上六点聊到半夜两点,最后决定不是书店选用意大利国宝级illy咖啡豆,这个选择一直坚持了5年,直到2013年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同和祥晟咖啡公司,换成了我们自己代理的咖啡豆。随后陈老师在咖啡行业里面给我了巨大的帮助,让我的咖啡公司利润远远超过了书店利润总和。再后来的和达中心店和金茂湾店陈老师给我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17/27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