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客服务 > 正文内容

春季食疗养生,春季食疗养生方法,夏季饮食原则,中医食疗的基本原则,肿瘤患者的食疗原则,中医食疗学的特点有什么原则我国的养生之道原则是什么?《春季食疗养生》

访客3年前 (2022-01-13)黑客服务696

1-12月怎么养生
一月肾防寒

  气候特点: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黄帝内经》)。
  养生关键:“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保暖:如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滋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饮食宜忌:多吃羊肉、狗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推荐食疗:
当归枸杞炖羊肉
用料:当归15克,桂圆10克,枸杞15克,羊肉500克。
制法: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汤,隔水炖熟,饮汤吃肉。
功用:羊肉温热,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A、B)等,有补阴壮阳、补虚劳益气血的作用。桂圆补益心脾,可去羊肉膻味。当归补血养血、活血化瘀。当归枸杞炖羊肉可补阴壮阳,补益心脾。

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
  气候特点:二月是春天的开始,包含“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过了“立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草树开始萌芽,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节气的特点是冬去春来,湿度逐渐升高,加上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雨水”节气因为雨水增多,空气湿润,天气暖和但又不燥热,更加适合万物的生长。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而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养生原则: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养生关键: 春季是冷空气活动频繁之季,所以要适当“春捂”。
  二月白天渐长,阳光暖和,气温趋于上升,日照、降水也逐渐增多。民俗谚语中有句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说明人们经过秋冬养生,到了春天开始劳做了。
  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
  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春季饮食调养
  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
  饮食宜忌
  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
  忌:辛辣之物。
推荐食疗
枸杞子山药粥
用料:枸杞子20克,山药30克,糯米50克。
制法:将枸杞子、山药和糯米同放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开后改小火慢煮半小时至米熟烂,放温服用。
功用:枸杞子养阴益肾柔肝,山药健脾益肾,糯米和胃,共为养阴柔肝,益肾健脾。

三月:晚睡早起食甜养肝
  气候特点:三月是春天将要过一半的时候,包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
  “惊蛰”是指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的昆虫。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的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的出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土活动。雨水渐多,是春播的有利时机。
  春分的“分”,是过了一半的意思。此时正是农家最忙的时节,也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
  中医认为,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因此,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
  养生原则:“春夏养阳”。
  养生关键:春养肝。
  春天,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称之为“春困”。这是人体的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三月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这就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这样可以使精神愉快、身体健康。但处于北方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地区的人还要注意保暖。
  春季应肝,如养生不当,可能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要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饮食调养:“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的饮食既要根据节气变化,又要考虑个人的体质情况。以“春夏养阳”为主要原则,也就是适当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所以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
  多食甜,如大枣、锅巴、山药、韭菜、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
  少食酸,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
推荐食疗:
山药粥
用料:鲜山药100~20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粳米同煮。
功用:山药健脾益肾补肺。

四月:补肾调阴阳
气候特点:四月是春季最后的阶段,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
  清明在节气上代表天清地明的意义。自古以来,这一天便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清明又称“踏青节”,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古代称:“雨生百谷”,说明此节气在农业方面的重要性。
  四月天气转暖,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北方的桃花、梨花、杏花等开满枝头,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这时候花粉过敏的人们日子就比较难过了,应该加以预防。此季节还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等。所以应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传染病是这一时期的关键。
  养生原则
  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
  从中医养生来说,清明前后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白居易《春游》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从防病来讲,在这段日子里,天气阴凉,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为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极拳等。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防暴饮暴食。
  饮食宜忌
  多食菠菜、荠菜、葱、水果、山药、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
推荐食疗
山楂枸杞焖兔肉
用料:山楂、山药各30克,枸杞子15克,兔肉500克,红枣4个。
制法:红枣去核,兔肉切块,用开水脱去血水。诸料共入砂锅,加清水煮沸后改小火煲2~3小时,调味。
功用: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山药健脾益肾,山楂活血化瘀,红枣健脾益血,兔肉补益中气。此款食疗方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低脂肪、低胆固醇,有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作用。

五月:关注心脏
五月是夏天即将开始的时候,包含有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立夏”在天文学上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马上开始。这个节气是一个万物增长增高的时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雨水比“谷雨”更多。而对农作物来说,“立夏”又是一个旺盛生长的重要节气。
  “小满”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季节,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各种植物农作物到了旺盛生长期。高温多雨,空气闷热潮湿,是“小满”时的气象特征。
  中医理论认为,“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因此,夏季需要更多的保养心脏。
  “立夏”之际,从精神上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暴喜暴怒伤及心阳。老年人更应注意预防气血瘀滞引起心脏病的发作。在饮食上应以低脂、低盐的清淡食物为主,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清晨可吃洋葱少许,晚饭后饮少量红酒,以保持气血通畅。
  饮食宜忌
  宜多食: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推荐食疗:
冬瓜炖鸡肉
用料:新鲜连皮冬瓜250克,鸡肉100克。
制法:冬瓜切小块,与鸡肉同加适量水炖熟放温服用。
功用说明:连皮冬瓜清热利水渗湿,鸡肉补脾强身。合为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六月:晚睡早起宣畅通泻
六月是夏季真正的开始,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农事种作都以这个节气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越来越低。所以,农民俗称“芒种”为“忙种”。
进入“夏至”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白天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最高气温有时达35℃,部分地区气温甚至到38℃。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偏于“懒散”。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湿度增加,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中,人们就会感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所以,在此时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
  养生关键 六月的养生重点是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上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这样机体就能得以宣畅通泻,轻松自如。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此时天气是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由于天气炎热,汗出较多,衣着应以棉制品为好,利于汗液排泄。要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卫生,还要防止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饮食宜忌
  6月调养应以饮食清补为原则。
  宜:蔬菜、豆类、水果等。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
  忌:辛辣油腻之品。如羊肉、牛肉、猪肉、辣椒、葱、姜等。
推荐食疗
冬瓜薏米粥
用料:冬瓜(带皮)100克,薏米30克,糯米30克。
制法:冬瓜洗净切块,与薏米同煮至熟烂,每日一次。
功用说明:冬瓜清热利湿,含水量高,不增加人体热量;薏米祛湿,糯米养胃,可收清热利湿养胃之效

七月:劳逸结合 保护阳气
  七月包含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
七月养生
中医认为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人们在七月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阳气。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
  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此时应多饮水,必要时可服少量仁丹,或喝绿豆汤等以防中暑。
  饮食宜忌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蔬菜应多食绿叶菜及苦瓜、黄瓜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忌辛辣油腻之品。
推荐食疗
薏仁绿豆粥
用料:绿豆30克,百合30克,薏仁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以上各原料洗净同锅煮熟烂,加冰糖放温服用。
功效:绿豆清热解毒,百合润肺生津,薏仁清热利湿,粳米和胃,共食可清热利湿、健脾和胄。

八月:早卧早起神志安宁
八月是夏天即将结束、秋天将要来临的时候,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立秋”是肃杀的季节,也预示着秋天来到。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这是因为“立秋”时,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中医认为“立秋”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处暑”则意味着暑气消退秋天来临。很多地区处暑正好处在“三伏”天,所以天气仍很热,人们称为“秋老虎”。“秋老虎”属温燥,损害人体的津液,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眼干、咽干、少津液,小便黄,大便秘结等症状。老年人在此时还易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在这一时间段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八月养生
  “立秋”以后,虽然还不是真正进入秋天,但至少是即将从暑热天气走出来了。“立秋”节气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早晚温差逐渐拉大,晚上已有凉的感觉。但是,此时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多事之秋”。入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如果注意不当即可发生腹泻。婴幼儿在此时段为腹泻的易感人群,所以“秋季腹泻”患者多为婴幼儿。
  “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被称为“秋乏”。中医认为秋主燥,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所以容易感到疲乏。
  精神调养
  “立秋”后的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生活上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因为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所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秋天也是锻炼的好季节,要加强室外活动,如跑步、打球等。
  饮食宜忌
  因秋天由肺主宰,应多食酸,少食辛。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葡葡、梨等食物,都能帮助克服疲倦,应该多吃。
  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碱性食物。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碱性食物有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还要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
推荐食疗
百合莲子汤
用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制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九月:阴平阳秘防秋燥
九月是秋天气候最为明显的时候,包含有“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白露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气温逐渐转凉。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秋分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降水频繁,气温下降明显,白天、夜晚温差进一步拉大。《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九月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精神调养在秋天非常重要,因为秋天有万木凋谢之感,人们容易产生“悲秋”,所以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天气好的时候,多外出走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排解一下秋愁。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了,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望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使自己身心愉悦,心旷神怡。登山使心情愉快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使身心都得到放松。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九月养生防秋燥也非常关键。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
饮食宜忌:
  宜多食: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冬瓜、黄瓜、萝卜、梨等。还可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预防治疗感冒。
  忌食:鱼虾、海腥,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辣椒等。
推荐食疗:
梨粥
用料;梨两个,粳米100克。
制法: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
功用说明: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秋季保健食品。

十月:控情绪防燥邪养阴精
十月是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十月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由于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民间有“白露白花花,寒露添衣裳”之说。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是霜降节气的命名由来。“霜降”的意思是天气渐冷,开始出现白露,节气特点以北方较为明显。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精神调养在此时也应受到重视,这是因为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特别是北方,万木凋零草枯叶无,易使人产生悲观之情,尤其生活、工作中遇到不如意之时,更使抑郁多发。所以,此时人们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伤感,多做开心喜好之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安度过秋季。
秋对应的脏器是肺,又因“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此时还可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选择滋阴润肺的膏剂。
  饮食宜忌
  宜:适当多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鸡、牛肉、鱼、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忌:少吃葱、姜、蒜、辛辣之品。
推荐食疗
百花膏:用百合、款冬花各等分,水煎去渣,加蜂蜜熬成膏状,日服3次,每次一匙,有润肺止咳化痰之效。
黄芪膏:用黄芪100克,水煎滤渣,加蜂蜜500克,文火煎熬缩至膏状,日服两次,每次一匙,有补肺益气之功。
山药百合大枣粥
取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将山药、百合、大枣、薏苡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两次服食。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

十一月: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11月是冬天正式来临的时候,从24节气来说,包含有“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进入这一时节,天地万物的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冬季到来,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人体阳气容易受到损伤,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阳气。“小雪”时期特点是天气逐渐变冷,北方地区开始下雪,但雪量较小,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在南方一些地区,经常一年见不到下雪
“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期。中医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此时应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第二年春天作准备。所以,“立冬”之日要进补山珍野味,到了酷寒的隆冬,才不会怕冷。这是民间的习俗,但却体现了增强体质,预防为主的思想。
医学研究证明,冬天人们情绪容易低落,郁郁寡欢。当工作、生活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可能诱发抑郁症。精神养生在十一月应做到精神安静,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阴精,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时排解,疾病就不会找来。生活中做到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背部保暖,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穿着也应注意保暖。饮食上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
  饮食宜忌:
  多吃热量较高的膳食,还要多食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缺乏,如牛肉、羊肉、乌鸡、豆浆、牛奶、萝卜、青菜、木耳、豆腐等。少食寒性之品,如海鲜等。
推荐食疗:
木耳炒肉片
用料:黑木耳干品15克、猪瘦肉60克。
制法:黑木耳用温水发好、洗净,猪瘦肉切片放入油锅中炒两分钟后,加入发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盐适量,清汤少许,焖烧5分钟即可服食。每周3次。
功用:黑木耳益胃滋肾、调理中气,与猪瘦肉合用,可补益脾胃、调理中气。

12月:适度进补动静结合
  12月是一年的结束,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大雪”相对“小雪”而言,是个比“小雪”更加严寒的节气。民间认为,如果“大雪”节气当天下雪,则预示着“瑞雪兆丰年”。“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中医阴阳学观点认为,“冬至”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回升的节气,“冬至”以后气温下降明显,天寒地冻。
中医认为,12月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很多人都理解为要吃营养价值高的贵重补品。其实进补是有讲究的,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补,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慎房事等综合调养方法,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首先要养宜适度、动静结合。就是说养生调整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如适当体育锻炼,在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防意外受伤。精神上要积极向上,保持乐观,认真研究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食补、药补。如体质弱、消化功能差的人,要选择“慢补”,适当多吃“当归羊肉汤”等,还要多吃蔬菜,切忌过补、急补。体质好的人则要“平补”,不要过食油腻之品,以防产生内热而诱发疾病。可用“小鸡炖蘑菇”、“白果炖乌鸡”等。平时饮食上还要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脂肪、糖含量高的食品。至于脑力劳动者,在食补的同时可选择药补,如六味地黄丸可补肾健脑防疲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的,可用乌鸡白凤丸等有调经止痛作用的中成药。
  饮食宜忌:
  可多吃羊肉、牛肉、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忌生冷如海鲜等大寒之品及冷饮。
推荐食疗:
当归生姜羊肉汤
用料:当归12克,生姜30克,羊肉250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同当归、生姜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共熬汤,烂熟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肉,每周1~2次。
功用:当归活血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养血益肾,合用可补血益肾养颜。
因病施膳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中医有“食药同源”、“医食同宗理论,食物药物一样,有一定的偏性。饮食失调引起的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些病在国外称为“生活习惯病”,所以欧美国家很多学者就大声疾呼:“不要用自己的牙齿为自己挖掘坟墓”,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换个角度看,利用食物不同的属性,科学合理配膳,调节阴阳平衡,就可有效的防治某些疾病。中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养”、“食疗”的作用。《养老寿亲书》指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由此可见,食疗的实用价值。对一些慢性病更应重视食疗作用,俗话说:“三分在药,七人在养”。其中的“养”就包括“食疗”和滋补。例如,糖尿病的食疗方法要根据上消症、中消症、下消症的特点来确定饮食原则。再如,癌症患者的科学饮食。据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癌症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有关。易引起癌症的不良饮食习惯,如过食烧烤类食物、被污染类的食物、油炸类食物及高脂肪类食物等。治疗癌症的食疗原则,一般有如下几点:选用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的食物:选用具有软坚化痰作用的食物;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选用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作用的食物等。


中医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增强自己 疾病 自愈能力

不要乱吃药 保持好心情 多学习经络
我国的养生之道原则是什么?

养生之道,自古以来为我国民众保健防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摄生养性的内容已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养生学。

我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内容浩富,立论精湛,通过动形养生、饮食养生、修身养性、静神养生、调气养生等多方面修炼技法,以达到调身、调心、调息、调食、调眠的“调养”目的。

我国古代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就是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冬天则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还主张养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等。

我国独创的养生之术,就是在养生基本原则指导下,经过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动形养生、饮食养生、修身养性、静神养生、调气养生等多方面修炼技法。

所谓动形养生,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

气功古称导引、行气、练功、养生、吐纳。

殷周时期,我国人开始练习气功。它以“经络论”、“气功论”为理论基础,主要通过控制意念活动,调整呼吸气息,并辅之一定动作的活动,达到健身延年,防病、祛病的目的。

由此证明,我国发明气功已3000余年,是世界最早发明气功的国家。

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极其丰富,基本原则是“顺自然,保正气。”主要观点有:

“法于阴阳”,即顺应天时,顺应四季气候以养生,保护生机,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和于术数”,主张动以养形导引、按摩、气功、无所不包;

“食饮有节”,包括饮食和五味不能偏嗜;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指四季的作息制度与劳逸的适度,以防“过用病生”;

“恬淡虚无”,注意精神调摄。同时已认识到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寿命的极限即天年是“度百岁乃去”。

《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

“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

导引就是《庄子》所说的“道引”,是我国独特的健身医疗的养生方法,在春秋时期已经比较普及。据考古发现,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卷有44幅图像的《导引图》,是已发现的我国最早导引形象资料,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解。

《导引图》中的男女老少,有的裸背,有的着衣,有的徒手屈指,有的执杖拿物,有的模仿熊猴豺狼的姿势,有的模仿龙鹤鹏鹰的动作。

《导引图》所描绘的呼吸运动文字说明中有“印浑”两字,是直接提到呼吸的。古代的“印浑”是仰身鸣叫的意思。图的形态是胸部扩张,双手向后举,其动作是加强对心肺功能的锻炼。

《导引图》中除极个别的蹲、跪式外,其余全部为立式运动。现在我国第五套广播操中的8个动作基本概括了《导引图》的精华部分。如上肢运动有“龙登”,扩胸运动有“印淬”,体侧运动有“螳螂”,腹背运动有“满政”,跳跃运动有“引颈”等。

《导引图》除徒手操外,还发现使用棍仗式运动,作屈身转体运动状,双手持杖。文字说明是“以文通阴阳”。这里的“文”是指棍仗。还有折腰式转体运动,脚下有一球状物,也是器械运动的形态。

《导引图》文字说明中直接提到治病的项目共有“烦”、“痛明”、“引聋”、“引温病”等12处,说明导引不仅对四肢部位的膝痛、消化系统的腹中,五官的耳目,甚至与某些传染病的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太极拳也是动形养生的主要内容。太极拳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32式长拳,同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并注重传统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使太极拳成为了我国独有的养生保健运动项目。

八段锦是我国的一个优秀传统保健功法,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

古人把八段锦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8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八段锦歌诀说:“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可见这个功的养生保健作用,而且它对场地显然没有特别的要求。

五禽戏是我国古代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创始人是东汉晚期名医华佗。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鸟兽动作以锻炼身体的传统做法,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包括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也就是五禽戏。它比瑞典发明的医疗体操要早1000多年。

一次,华佗看到一个小孩抓着门闩来回荡着玩耍,便联想起“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于是想到人的大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畅和瘀寒停滞而造成的,如果人体也像“户枢”那样经常活动,让气血畅通,就会增进健康,不易生病了。

于是,华佗有时间就专心致志地研究锻炼身体的方法,参照当时古人锻炼身体的“导引术”,不断琢磨改进,根据各种动物的动作,创造一套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拳法。

五禽戏模仿猛虎猛扑呼啸,模仿小鹿愉快飞奔,模仿猿猴左右跳跃,模仿黑熊慢步行走,以及模仿鸟儿展翅飞翔等动作。

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能清利头目,增强心肺功能,强壮腰肾,滑利关节,促进身体素质的增强,简便易学,故不论男女老幼均可选练,待体质逐渐增强后再练全套动作。

五禽戏不仅具强身延年之功,还有祛疾除病之效。正如华佗所说:“体有不快,起作禽之戏,怡而汗出……身体轻便而欲食。”

所谓饮食养生,中医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中医强调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享年72岁,在2000多年前能活到70多岁是很少有的高寿了。孔子的长寿,与他讲究饮食之道是分不开的。

《论语》中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食物放久变味了不吃,鱼肉之类菜肴腐败了不吃,菜肴的色彩不中看不吃,味道不鲜美不吃,不讲究烹饪不吃,不到用餐的时间不吃。

告诫人们讲究养生之道,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滥吃滥喝的意思。

孔子的饮食观对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影响很深,是我国食疗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且对民族兴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唐代著名学者、医学家、饮食家孟诜撰写的《食疗本草》,专门汇集、介绍了具有滋补身体和治病疗效的各种食品,供人们使用,从而使人们从饮食中得到治疗疾病的效益。

《食疗本草》撰写于1000余年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本草专著。其内容散见于后世的综合性本草书中。1807年在甘肃敦煌石窟中发现该书的手抄卷子本。

饮食养生的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

在饮食养生方面,南宋诗人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对于修身养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修身养性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7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

《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

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对于调气养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

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总之,养生之道在于动形结合、合理膳食、修身养性、静神调气,这样才能达到“调养”目的。




食治养生的营养观念解释
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营养学中所说的“营养”是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被称为“营养素”。合理地搭配各种营养素,才能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随着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发现 :很多流行病学观察的结果是难以单纯用营养素来解释的,食物中的非营养素生物活性成分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再有,营养与一些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骨质疏松等)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广大营养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控制膳食营养因素是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使其研究天地更加开阔,从分子、人群水平来研究基因与营养的相互作用,在个体基因组结构上建立膳食干预已成为当前的一个新热点。
中医认为:人体因气机不畅、脏腑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调而患慢性疾病。食疗主张“辨证用膳”,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食疗食物的选配应遵循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及归经之说,灵活运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法则,通过食疗调养,达到阴阳平和、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这与现代营养学的观念其实是一致的。现代营养学也讲究合理膳食、科学配餐,即根据食物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选料,科学搭配,达到营养平衡,把人体的生理机能调整到良好的状态,就可以达到缓病、轻病的效果。

在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观点,这与现代营养学提倡的“平衡膳食”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我国传统的饮食营养观念与现代西医所说的营养素、营养价值的观念是不同的。中式的饮食观念并不以食物中的营养素为主线,而是从脏象、经络、天时、地理、个人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入手,结合食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综合在一起,整体考虑其对人体的滋养作用。对于食物本身而言,传统养生食疗观念更多地是取其性味,而不在乎其具体含有什么样的营养素,比如蜂蜜,性味甘平,有滋养、润燥、解毒、缓和药性之功效。
传统食疗观念和中医的保健观念一致,认为人体精神气血都由饮食五味所滋生,且五味与五脏又各有相对的亲和性,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也就是说,酸味的食物对肝有益,苦味的食物对心有益,甜味的食物对脾有益,辛味的食物对肺有益,咸味的食物对肾有益。它认为选择食物的根本原则要以护养脾胃为主,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脾胃得养,五味滋生,方可使饮食营养物质化生水谷之精气,达到安养五脏、补益气血、填精充髓、强筋壮骨和祛除邪患的目的。
不同的季节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一些变化,除了要采取不同的养生保健原则外,在选择食物上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春季食补宜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并且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春季除保肝外,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动植物,如海鱼、海虾、牛肉、鹌鹑蛋、芝麻、杏仁、枸杞子、豇豆、黄花菜等,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保健养生。 夏季、秋季、冬季也各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在饮食的选择上也应各有侧重。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配合不同性味归经的食物,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这其实就是经验食疗的一种体现。
老年期有哪些食疗保健原则?

数一点:进食量比年减少10%~15%左宜;质一点:摄入足优质蛋白质,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为佳;蔬菜多一点:多吃蔬菜可平衡营养、调理胃肠,每天应不少于250克;菜要淡一点:盐吃多了会加重心、肾负担。一日食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品种杂一点:荤素兼顾,粗细搭配,粗粮细做,每天主副食的品种不应少于7~8种;饭菜香一点:老年人味觉减退,食欲较差,把饭菜做得香一点,老人的食欲会好一些;食物烂一点:食物做得烂一些、软一些,有利消化、便于吸收;饮食热一点:老年人饮食尽量避免生冷,尤其严冬更应注意;饭要稀一点:平时应当多喝粥,不仅有益消化助养生,还能及时补充体内必需的水分;吃得慢一点:细嚼慢咽可使食物消化得更好,也容易产生饱胀感,防止吃得过多;早餐好一点:早餐的质量要好一些、精一些,以提供充足的能量;晚餐早一点:晚餐不仅要少吃点,而且要早点吃,不要拖至太晚,这样才符合饮食养生之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接单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therlest.com/24626.html

分享给朋友:

“春季食疗养生,春季食疗养生方法,夏季饮食原则,中医食疗的基本原则,肿瘤患者的食疗原则,中医食疗学的特点有什么原则我国的养生之道原则是什么?《春季食疗养生》” 的相关文章

约茶app约茶APP

最新约茶app都是哪些?整理了30本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约茶app,包括约茶app ios下载,下面小编整理了约茶app的图文教程,看看约茶app苹果版详细步骤吧! 觉得网上的一些答 据新快网2021年10月20日03:31:27的新闻报道,微博网友@R卜傲晴 爆料。 平安夜来临之际,事件,在网上...

贾秀东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

贾秀东人物概况 本页面提供了贾秀东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贾秀东是谁?贾秀东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贾秀东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贾秀东人物数据真实,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调整。 贾秀东图片 贾秀东个人资料简介 贾秀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1...

图说兰州清真寺之兰州水上清真寺

圖說蘭州清真寺之蘭州水上清真寺讀書啊,我信赖但有朗朗書聲出破廬,遲早有一日有萬鯉躍龍門之奇象。 圖說蘭州清真寺是本人在2011年開始走訪,並在中穆網蘭州社區陸續發佈的走訪蘭州清真寺之系列。不知不覺六七年過去瞭,有的清真寺有瞭很大的變化,以是在此基礎上本人再次整理發佈,希望大傢足不出戶瞭解蘭州的...

查开放房软件app(免费查开放房的软件)

  你仅仅坚持不懈和女孩儿入睡。假如你发觉仅有大家2个,你应该坚持不懈再开一个。可是你的迟疑说明你還是想和他发生关系。留意防护措施。   线上查询对外开放门户网应用软件,并查询对外开放门户网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下载   在哪儿申请办理公共性租用住宅?   我与男友在网络上了解的。我北京市找他。他为我开过...

怎样偷偷查他在酒店宾馆的开房登记记录

智能机的出现虽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网上购物,聊天等其他休闲活动,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担心智能手机内存溢出,所以我们不得不去对手机进行垃圾清除。在清除手机垃圾的同时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导致微信聊天记录被误删了。那么问题来了:微信聊天记录删除了怎么恢复呢?下...

公安系统里的开房记录会保存多久

王浩信谢芷蕙绯闻是真的吗 王浩信妻子陈自瑶为何不离婚 王浩信和谢芷蕙的绯闻是真的吗?王浩信现今的妻子是陈自瑶,2人在2011年的时候结婚了,而王浩信和谢芷蕙之间的事情,就是2人准备婚礼的时候发生的,并且还有网友晒出了谢芷蕙和王浩信2人有关系的证据,甚至还有消息称,谢芷蕙当时已经怀了王浩信的孩子等。...

评论列表

闹旅扶弦
2年前 (2022-07-30)

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此时还可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选择滋阴润肺的膏剂。  饮食宜忌  宜:适当多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鸡、牛肉、鱼、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忌:少吃葱、姜、蒜、辛辣之品。推荐食疗百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