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六国打秦国必攻函谷关「经验」
温馨提示
本头条号专注于历史、国学、古典文化艺术相关内容,定期会推出不同系列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方便阅读后续更多精彩内容。
战国之世,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强盛,军事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在秦国强大军力的压迫之下,日渐孱弱的山东六国意识到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对抗秦国。
有史料记载的六国合纵攻秦,总共有五次,其中就有四次是西向攻打函谷关。那么六国攻秦为何要死磕函谷关呢?就没有其它更合适的进军路线吗?
暂且按下这个问题,先来说说战国时期的山川地理形势,看看秦国,它所处的关中平原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形胜之地,这个平原主要有渭河和泾河两条河谷组成,适合农业生长,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自给自足。而它的四周则是一圈易守难攻的山河,从地理上保护关中平原不受侵略。
在关中平原的南部,是一道巨大的山脉——秦岭,山高坡陡,谷深流急,诸多的山峰高达三千米以上,成为南北交通的一大险阻,另外这道山脉也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在北部,是一系列被总称为北山山系的山脉,与陕北高原隔离。在西部,宝鸡以西迅速攀升,进入了南北走向的六盘山,广义的六盘山又分成了两组山脉,北方是六盘山,南方是陇山,这两列山脉把关中平原与西方的甘肃和宁夏分开。而东部则是黄河天险,黄河以南,顺着秦岭余脉向东形成了几个小的山脉:崤山、熊耳山、伏牛山,黄河以北则是太行山、中条山,将中原与关中隔离开来。
在中国古代以人力和蓄力为主要动力的时代,这些山脉和河流构成了巨大的天然屏障,使得任何人想攻打关中地区,都充满了艰难险阻。当然这些群山也并不是无孔不入的,还是有几条孔道可以通过,这些孔道自然也就成为了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在关中平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著名的关塞,分别为东面的函谷关、东南的武关、西南的大散关和西北的萧关,统称为关中四塞。除了四塞之外,在关中平原的东北方向还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位于现在的韩城方向,顺着这个缺口可以从山西的汾河谷地进入关中平原,不过前提是要越过黄河天险。
关中四塞
说到这里,六国进攻秦国的可选作战路线也就比较明朗了,首先可以排除西北的萧关进军路线,因为六国都在秦国的东面,以大迂回的方式,绕到西北的萧关攻打秦国,代价太大了,所以可选的进军路线主要有以下四条:
汾河谷地——西渡黄河——攻入关中洛阳——函谷关——攻入关中南阳盆地——武关——蓝田——攻入关中巴蜀——汉中——大散关——攻入关中
下面依次谈一谈。
西渡黄河
在秦国比较贫弱的时期,魏国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魏文侯,他一眼就看穿了关中平原的战略地位,在位期间,他避免与其他山东五国进行争斗,而是将秦国的关中平原作为主攻的方向。公元前419年,魏国西渡黄河,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筑城,建造进攻秦国的军事据点。面对魏军的进攻态势,秦军进行了反击,经过几番较量,渡河的魏军还是占据了少梁这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此后,魏文侯重用吴起、李悝,在二人的联合攻势之下,冲破秦军的西河防线,进攻关中平原的咽喉要地郑地(今陕西华县),并占领了秦国的洛河与黄河之间的大量据点,推进到了泾河一线。随后,魏国筑了一道长城,加强了黄河以西地区的控制。秦国被迫收缩防线,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被魏国切断。
魏国攻占河西
在强敌压迫,随时面临灭国的巨大威胁之下,秦国迸发了最强的动力,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经过连续两次深彻的变法运动,秦国发生了深刻巨变,国力与日俱增。商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还是一个目光卓越的军事家。在他的策划和努力下,巩固关中的序幕正式拉开,首当其冲地便是——夺取魏国的河西之地,因为这对秦国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战争的序幕是魏国在东方的失误,魏文侯之后的两代继任国君魏武侯、魏惠王缺乏战略眼光,没有坚持文侯时期对秦的压制路线,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中原地区,时常发起韩、赵、魏三国的内斗,又卷入了与齐国的战争,结果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被齐国击败。
就在魏国失利的时候,秦国抓住了这一有利战机,从西线对魏国发起了进攻,秦孝公任命卫鞅为统帅,一举收复了河西之地。魏国战败之后,由于失去了河西的战略依托,距离秦国太近的首都安邑已经不再安全了,魏惠王决定迁都大梁,远离了与秦国作战的前线。
由于魏国的被迫退出,重心转移到东部,秦国则可以舒服地在黄河以西活动,并逐渐稳固的控制了河西之地。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六国想从汾河谷地——西渡黄河——攻入关中的战略想法,实施起来就变得相当困难。首先,这一段是黄河的中游,滚滚黄流,奔腾不息,将黄土高原分割成两半,构成峡谷型河道,称之为晋陕峡谷。正因为是峡谷型河道,也就意味着大河两岸没有太多的平坦河滩,不具备大规模渡河的客观条件。其次,战国时代的渡河技术没有那么发达,数十万大军渡河作战谈何容易?最后,秦国自从商鞅收复河西之地后,已逐步稳定地控制了河西地区,凭借黄河天险,扼守少量重要渡口,六国如果强行渡河作战,代价是沉重的。
武关道
不经过中原地区,在楚国有一条路可以进入关中,从洛阳以南的南阳盆地,翻越秦岭,走武关道,过蓝田,然后可进逼咸阳。走这条路攻打关中,战国时期是有军事实例的。秦国为了瓦解齐楚联盟,派遣张仪出使楚国,张仪以商於战略要地为诱饵,游说楚怀王。楚怀王中计并放弃了和齐国的结盟,但是秦国方面拒绝向楚国交出商於之地。楚怀王闻之怒不可遏,单方面出兵攻打秦国,丹阳之战爆发,楚军大败。
此时的楚国,面对败局并不甘心,在丹阳之战后不久,又倾全国之力攻打秦国,可以说是孤注一掷,是十分冒险的。楚国的这次冒险之旅走的就是武关道,并取得了成功,不仅收复全部失地,而且攻破了武关,兵锋直达距离秦都咸阳百里左右的蓝田,秦国形势十分危急。当时秦国战局的不利,可以体现在北宋年间出土的《诅楚文》,秦王甚至要祭天祈祷诸神保佑“克剂楚师”。面对危局,秦国一方面调集军队防御,一方面斡旋韩魏,请求韩魏从背后袭击楚国,楚军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只能连夜撤军并向秦国割地求和。
楚国从武关进击秦国,前期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要翻越秦岭,秦岭深处,林密迂回,异常艰险,对楚军的消耗非常大。
如果是六国合纵攻秦,相比于函谷通道,武关线路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首先,武关位于南方,而其它各国都在北部,不方便联军集结,或者说集结的成本更高。函谷关在中间位置,更利于大军集结。其次,武关前往关中道路遥远,并且异常艰险,不利于大军行进,走函谷关则要好很多。最后,联军攻破函谷关之后,便是一马平川,险阻较少。但是攻破武关之后,还有若干小关卡,并且还要突破蓝田,才能进入关中,困难重重。
汉中反攻关中
在南方,庞大的秦岭山脉中,有几条河谷南北纵切秦岭,成了古人翻越秦岭的孔道。其中有4条可以从汉中进入关中,分别为:
散关道:在陕西宝鸡附近有一个关口叫做大散关,从汉中地区有一条通道可以到达散关,称为散关道,也叫故道。褒斜道:在散关道以东,有两条山谷纵切了秦岭,它们分别是北面的斜谷和南面的褒谷。从汉中出发,顺着褒谷上行,可抵达秦岭的山脊附近,然后再从北方的斜谷北上,可进入关中。傥骆道:褒斜道以东,又有一对山谷纵切秦岭,连接了关中与汉中,这对谷地叫做傥谷和骆谷,因此道路被称为傥骆道。子午道:再往东,又有一条叫做子午谷的山谷沟通了关中与汉中,被称为子午道。
相比武关道而言,这几条路线更遥远,而且在当时,路途艰险,并不好走。同时在秦惠文王时期,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占据了四川,而且逐步控制了汉中地区。对于六国合纵联军而言,这条路线性价比就更低了。
总而言之,函谷关固然很难攻克,但是相比其它几条路线,已经算是很好的了,这也是六国合纵攻秦为何屡屡选择函谷关的原因,因为确实没有其它更合适的选择了。
不过赵国的赵武灵王是一个奇特而伟大的人物,当其它国家纷纷迎合秦国时,他是战国后期唯一一位制定详细计划打击秦国的君主。他的战略是:从北方塞外进入河套地区,然后翻越北山山系进攻秦国。
赵武灵王经过胡服骑射改革,花了十年时间灭掉了中山,进入了胡人的区域,将赵国的疆域直接推至黄河河套以北,占领了云中、九原,作为进攻秦军的后备基地,并越过黄河,到达了陕西北方的米脂、延安一带,初步具备了打击秦国的能力。他甚至亲自潜入秦国,完成对秦国的最后观察。
只可惜,由于赵武灵王晚年犯了政治幼稚病,没有处理好接班人问题,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带着无数的征服梦想,活活饿死在沙丘宫,这条迂回攻秦的战略路线也就随他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