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看视频官方版下载 追看视频赚钱的app
来源:齐鲁晚报
近两年左右,罗永浩每次出现在微博热搜上,原因都与“负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包括被“限制消费”、多次发布《一个“老赖”CEO的自白》。
更积极的热搜是在去年9月23日晚,罗永浩以“中国脱口秀第一人”的身份登上了《脱口秀大会3》总决赛的舞台。在13分钟的表演中,罗永浩嘲笑自己负债6亿多元后的尴尬,并宣布已经还了4亿元,剩余债务将在来年还清。
他还笑称,还清债务后,可以考虑拍纪录片。纪录片的片名已经定了,叫《真还传》——这三个字成了当晚最爆笑的点。
当时的自嘲还在耳边。在今天的在线《我的青铜时代》采访中,,罗永浩以一句“赚钱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再次把自己送上热搜。.
虽然有网友难逃追骂凡尔赛的结局,但曾经说过“艰难的生活不需要解释”的罗永浩,却试图通过“还真”的实际行动,时刻回应粉丝。
_《老罗语录》
中国文化界有两个“老罗”或“罗胖子”,一个是罗永浩,一个是APP创始人罗振宇。
如果我们追溯他们成名的顺序,罗永浩显然是名列前茅的。
高中辍学、自学英语、成为新东方GRE导师的不寻常经历,让罗永浩在当年的新东方校园里独树一帜。
从2003年开始,新东方的学生偷偷录了一些罗永浩的讲座,上传到网上,“老罗语录”一时成名。只听到他的声音却没看到任何人的罗永浩,迅速成为了很多年轻网友心目中的“偶像”,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第一代网络名人”。
在那些嘈杂的录音中,《拉斯维加斯离婚通道》《艰难的生活不需要解释》《理想主义和犬儒主义的区别》等等,甚至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某种“启蒙”。
这些出于个人爱好而形成的“自来水”粉丝,后来成为罗永浩的“锤粉”。后来,罗永浩的搭档朱是一名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
这段关于“理想主义”的话感动了很多网友-。
“我今年32岁了,我还敢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生命中遇到的活着的人——在我身边——没有一个在32岁时认为自己是理想主义者。
结果,这些人受不了生活的残酷打击,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变成了圆滑世故的人,他们也有成熟的错觉。然后他总是说:“老罗,你的想法挺天真的。
他们很脆弱,你知道吗?它们很脆弱。
我也遭受了和他一样甚至更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改变我对正确事情的看法。所以你打我,你打我,我受伤了,我回去舔伤口,我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吗?"
“理想主义”
2006年离开新东方后,沉迷于内容和理想主义的罗永浩变成了牛博。因为“老罗”效应,牛博。com一度挤满了人,但三年后就关闭了。
2012年,作为一名狂热的技术发烧友和技术小白,罗永浩创立了锤子科技,声称要做一款理想的手机产品。
公司最初的几十名员工,很多本来可以去阿里和腾讯工作,但都是为了老罗而来。罗永浩本人表示,公司从0到100人的扩张过程非常愉快,充满理想的创业氛围。
但是,由于罗永浩的话语权较强,企业管理经验较弱,加上手机市场本身的萎缩,锤子科技并没有实现其在行业内“做最后决定”的野心。
从2016年开始,公司就暴露出资金链的问题,2018年在经营危机中直接“锤死”。
2019年初,锤子科技被收购,创始人罗永浩被排除在外。《我的青铜时代》,罗永浩说那是那段时间对自己最大的打击。
交接当天,罗永浩没有到达现场。
那段时间,很多网友和媒体都同情罗永浩的处境,文字里充满了“猛虎坠入平阳”、“壮士断腕”的感慨。
锤子科技合作厂的一个年轻工人在网上发言,说因为锤子的债务没有拿到年底的工资:“为什么名人欠账,人家同情,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这一事件给了罗永浩极大的刺激。
“你没有经历过一次,也不知道企业如果不能一直走下去,会创造出那么多的罪恶。
我在北京的一个决定,会让一个东莞工人过年回家没钱。"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锤子科技的6亿多债务,除罗永浩个人承担的1亿多无限担保外,其他债务均可办理公司破产清算程序。
2019年11月8日。
,罗永浩发表《一个“老赖”CEO的自白》,公开表示不进行破产清算,个人承担所有公司债务。即便公司因不可抗力被彻底关掉,个人也会以“卖艺”之类的方式把债务全部还完。
在节目中,他坦率地说自己确实考虑过“自杀”的问题,但从良知角度,觉得对债权人、对跟随自己的团队、以及一直支持自己的粉丝们没法交代,这些是跟债务同样巨大的“人情债”,是压力也是动力。
到后来, “持续高压下,只要不崩掉,最后你就脱敏了”。
“面子问题”
罗永浩所谓“卖艺”之类的方式,包括2020年4月1日开始的网络直播,也包括2020年9月登上《脱口秀大会3》的舞台。
罗永浩的直播首秀宣布之后,一度在网络上引起渲染大波。曾经的老罗粉、锤粉,都带着无比“悲壮”的情绪,一边表态一定会购买,一边痛心于曾经的偶像“沦落至此”。
而在直播过程中,对直播形式、流程、产品都不甚了解甚至显得非常笨拙的罗永浩,当然也引起了黑粉们的攻击。
在访谈中,罗永浩坦言,自己要比粉丝们想得开, “这是一个网红的宿命,好事会被围观,坏事也是”。
“其实他们当中很多人没我想得开。他们会觉得我是因为背了债务,想把债务处理清楚,然后忍着屈辱出来做直播什么的。
因为传统上,这是比较草根的群体里长出来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对它有偏见,觉得这东西很low。
所以我去做的时候,我是想得开的,但是他们想不开,这种情况也有。
他们心里总是希望我做一些牛哄哄的事嘛,就觉得这个事也不是那么牛。”
确实,从特立独行的讲师、意气风发的创业者、应者云集的意见领袖,到灰霉土脸的“中国最著名欠债人”,很多粉丝都担心中年罗永浩能不能过得了这一关。
而最难过的关卡,在大家看来,应该是“面子问题”。
但罗永浩澄清说,他完全没有“面子”方面的纠结,这是很多人的误会。
“你说初期或者过程里有一些面子问题,或多或少一定有。
但是到那个节骨眼儿,面子问题是所有问题里最弱的一个,弱到可以忽略不计。
是他们没经历过这个。所以假定你是一个好勇斗狠的性格,所以一定是面子问题使得你怎么怎么样。
这都完全瞎猜的。”
“嚣张是一种罪”
就像在《脱口秀大会3》的舞台上自嘲的那样,罗永浩的公司,2008年是“老罗和他的朋友们”,到2019年则变成了“交个朋友”,其间的人情冷暖,甘苦自知。
但罗永浩仓促之间的转型,起码从盈利方面来看,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罗永浩说,公司原本打算用五年时间还完所有债务,目前来看,到今年年底基本就可以还清,也就是只用了三年。
但他毫不讳言,自己最怀念的还是做产品的时期,因为那时候是付出心血地去做一个自己想做的、很了不起的一个东西;而且,自己出来做事,从来没把钱当做第一位的考量。
这也是那句登上热搜的“狂言”的由来――
“其实说句实话,这个话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讲。
如果以赚钱本身为目的的话,这个公司不一定能发展得特别大,特别了不起,但是赚钱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个五年(今年是第三年)的魔鬼训练之后,去做其他事情,如果首要目的是赚钱,其实还是挺容易的。”
就像明知“赚钱容易”的说法可能引发的后续效应一样,罗永浩说,很多人不喜欢自己,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是因为看不惯自己的“嚣张”。
当然,十多年来,他一边“嚣张”着,一边也为各种不理性的“嚣张”买着单。
“我现在也是中年人了。我看到一个年轻人,能力很强,但很嚣张,我就特别喜欢。
但是对很多很多人,特别是在亚洲文化的环境里长大的很多人,
一个人只要嚣张,他做了一万件好事也是(不讨人喜欢的)。你嚣张本身就是罪。
这个事儿其实对很多年纪轻轻的人,都是一开始走进社会就知道的。
但是我要到四十来岁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你明白很多道理,却不一定会按照这些通行的道理,去过你的一生。
罗永浩也是。
在还清债务之后,他直言自己还是最想做科技产品,“后面还是想做软硬件结合的平台级的东西,而不是一个相对容易赚钱的东西”。
“人设不倒”
一茬又一茬的网红总被雨打风吹去,作为“初代网红”的罗永浩,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处于不同时期的风口浪尖上。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从2003年在网络上被动成名开始,围绕罗永浩拥戴和批评的声音都有,“粉转黑”“黑转粉”也有,但拥戴的声音,一直在那里。
如果结合近期各种“人设崩塌”的网红人物,我们其实不难看出罗永浩何以能够获得粉丝们一直以来的拥戴:起码从各种公开的渠道来看,他自己立下的人设,他自己一直在坚持。
从最早的“理想主义者”到锤子科技的“科技控”“细节控”,从脱口秀舞台上的“真还”到访谈节目中的“面子”,他都可以自洽。
并且,真的做到了三年前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行业内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们可能会不那么喜欢一个“嚣张的强者”,但很愿意去接受一个“悲壮的英雄”。
但是,面对网友关于“理想主义”的提问,中年罗永浩显然平和了很多:
“我觉得能坚持到现在并且没有感到特别难,很重要的是靠运气。
因为在我坚持理想的过程里,得到的东西远多于失去的东西。
所以其他人在坚持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可能只有付出没有获得,或者付出的远大于获得的,导致他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以我今天的经历和我的年纪,和我见识过的这些事情,
我会非常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