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创业计划书范文 医药创业计划书
6月25日,经过激烈角逐,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医技能大赛)在重庆三峡医学院落下帷幕。该校学生谭鑫以其优秀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技艺,在全国29个省份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医药技能大赛一等奖。
重庆三峡医学院作为赛事主办学校,充分发挥大赛的“立旗、导航、校准、催化”作用,努力营造“人人成才、各展所长”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
近年来,学校通过组织和参加技能竞赛,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劳模和工匠精神。学生在近5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3个一等奖。作为重庆市唯一的选手,护理专业的张毛庆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保健比赛中获得银牌,入选国家集训队。近三年毕业生考试实施通过率居全国前列,学生双证通过率达96%,社会就业满意度达98%。累计为三峡库区和西部农村基层培训医疗卫生人才18万余人,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为进一步打好“三峡教育牌”“三峡医牌”,学校始终坚持把党建融入教书育人、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坚持“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围绕“办好一流高职院校,培养一流医疗卫生人才”的发展理念,我们正在三峡库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系统化、规范化、品牌化道路上不断前进
党建引领
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教学育人和办学全过程,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量。
创先争优做党建“排头兵”。学校党委连续四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先进领导集体。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组织者队伍、“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队伍全覆盖。培育创建全国“模范党支部”1个,重庆市“标杆部门”1个、“杨柳青党建工作室”1个,重庆市“模范党支部”2个。学校党委、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被评为“建党100周年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做育人育人的“导航站”。学校充分发挥医学优势,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医学生课堂和人才培养。推进思政课“九个一”建设规划,构建思政课教育体系。经过15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西部乡村医生“五位一体”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两年办学理论、一年实践毕业后继续培养”的培养体系。
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为实现“健康中国”提供了人才支撑。先后涌现出阙邱虹、“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兰乔、“中国最美乡村医生”张琼仙等优秀个人。
鼓励更多学生扎根西部农村,贡献力量。重庆三峡医学院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培养谁、怎么培养、为谁培养”的根本问题,实现了为基层服务、守护健康、服务社会的初心和使命
目前,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个生产实训基地、1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个“1 X”体系试点、2个科普基地、1个重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重点实验室。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战略,重庆和万州区大力支持学校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坚持“质量建校、特色强校、改革创新、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加强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努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近3年在全国多家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的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中,学校综合实力排名均位居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和医药卫生类高职专科院校前列。
学校中药学专业群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中药学专业群的变革思路,或许更能体现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提质培优的创新智慧。
在中药学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学校联动校、地、企多方资源,推进校企(院)制度、文化、技术、资源“四融合”,搭建起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两协同”社会服务平台,实现了产业链、教育链和人才链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从而构建起“三联动、四融合、两协同”专业群实践范式。
如今,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全国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通过率位居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之首,中药、护理专业学生参加近5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等13项,两个专业均被评为国家骨干专业。
同时,该专业群在全国职业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课题、校本教材、协同创新中心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在全国颇具影响力。
创新提质
“政校行院所”聚力育人才
2012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牵头成立重庆三峡库区医教协同职业教育集团。2018年,该职教集团获批重庆市首批市级示范性职教集团,2021年5月被评为国家示范职教集团。
9年来,依托重庆三峡库区医教协同职业教育集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积极探索“政府部门领导、行业引导、学校主导、医院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多方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了政校行院(企)所“五方”共管共赢、产教深度融合、医药行业特色厚重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取得诸多成果,走在了全国职教集团前列。
政校行院(企)所如何形成合力呢?该职教集团催化产教科融合以产生质变,创新形成了“五位一体、合而为一”产教科融合发展模式,推进集团成员资源共建共享,放大一体化办学效能。
具体而言,学校与重庆医药学校等10余所中职学校开展深度校校合作,共享办学资源;与武隆、巫溪等区县政府部门合作开展政校合作,探索基层卫生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新模式;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等共同探索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与太极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校企订单培养;还与全国150余家“二甲”以上医院、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形成了合作育人、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
除了在全国“织密”合作网络,学校还立足区域发展,积极融入成渝“朋友圈”,与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共同牵头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卫生高校就业创业联盟”。
联盟推动了两地40余所医学院校在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强区域影响力。集团化办学的每一个成果,都见证着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产教融合这条路上走向了更深层次,拓展了更宽领域,释放了更大影响。
仁心医术
守护百姓安康助力乡村振兴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体师生以生命赴使命、以责任佑苍生,构建起“医院+学校+志愿者”体系助渝东北抗疫,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学双胜利,荣获“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3家附属医院严阵以待。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被确立为万州区定点发热门诊、发热病区;万州区人民医院作为集中收治定点医院,运行以来进行医学观察1161人,收治无症状感染者67人;万州区中医院为1.3万余人次提供熬制好的中药汤剂。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危受命,承担起万州区发热患者(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重任,高效运行28天,累计对492名发热患者进行医学观察,实现了“发热患者全阴性,隔离人员零交叉,观察点内零感染,医务管理人员零损伤”的目标,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开展教育扶贫扶志是阻断代际贫困的有效手段,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面落实学生精准扶贫政策。2020年,学校通过国家助学金、卓越奖学金、特殊群体救助基金等各项资助,累计发放5745万余元资助金,惠及近6000名学生;为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六大类550余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惠及1200余人。同时进一步发挥资助育人功效,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
发挥专业优势、教育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学校以七曜山中药材科技专家大院为依托,完成白术、大黄等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带动中药材种植面积6000余亩,让山区通过中药材种植找到致富路;派出11名扶贫干部在万州、丰都、巫溪担任“第一书记”,学校走马镇冒水村扶贫工作队获得“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扶贫干部毛良获得重庆市嘉奖。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号角已吹响。“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已开启,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将勇立潮头,乘风破浪,砥砺奋进,全力培养具有良好医学人文素养和发展潜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争取早日实现专业升本和创建本科层次医学院校的目标。
链接>>>
多项历史性突破提升办学层次。
近年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亮点举措频频,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开启了创新职教本科教育试点新征程,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招生新突破。
过去5年,学校年招生规模从2800人扩大到8000人,学生报到率保持在94%以上。
学生参加202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统一考试,有1068人上线。相较往年,上线、录取人数增长5至6倍。
更令人惊喜的是,2020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项历史性突破——
万州区人民医院、万州区中医院划转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学校临床实践教学保障更加充分;
校园面积扩大了近3倍,新校区10万平方米校舍投入使用,高峰校区新增土地1000亩设计招标,整体办学规模再创新高;
深入实施新加坡护理医科奖学金项目,与加拿大联合开展护理、康复治疗中外合作办学,实现新突破;
与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分别联合举办本科层次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专业,首批招生150余人,办学层次更加丰富;
建有国家教育部门三峡中药种植与加工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三峡库区道地药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4个。(潇雨)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