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方创业做啥比较合适,去南方创业
来自香港的李佳璘在惠州创业养蚯蚓。南方日报记者梁伟春摄
广州增城奶牛场的牛粪,已经运了100多公里到惠州惠阳的蚯蚓养殖场。牛粪经过发酵后成为蚯蚓养殖的“温床”,蚯蚓的生长加速了牛粪中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使其成为高效绿色的有机肥。
这个蚯蚓养殖场是80后香港青年李佳璘在家乡惠阳的创业成果。
李佳璘最初是香港第一批获得认证的水上直板教练。从2013年开始,他走上了有机农业的道路,回到家乡惠阳,每天有蚯蚓和牛粪陪伴,专注于“变废为宝”的生意。2019年,李佳璘注册成立广东惠州紫典生物科技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大湾区新农人。
南方日报记者于蕾
“变废为宝”
将蚯蚓粪有机肥推向市场
在惠阳梁静镇下角村的水域,有一片面积约30亩的区域,是李佳璘的蚯蚓养殖基地。连片大棚下,几十个“垄”上覆盖着遮光膜,膜下是掺有豆渣的牛粪——,是蚯蚓生长的“温床”。打开胶卷,打开粪堆,几乎闻不到任何气味,只见一群群蚯蚓在蠕动。
在空地上,一个圆柱形蚯蚓分离器不停地转动。工人将蚯蚓分解排泄的牛粪铲入分离器的一端。随着滚筒的不断转动,前端的滤网会筛出蚯蚓的有机肥,蚯蚓也会被离心力“甩”进塑料筐里。
每天下午是李佳璘最忙的时候。他和工人们把筛选好的蚯蚓装进箱子里,最后装进箱子,晚上装运。这些蚯蚓会直接送到渔具店和渔场,实现厂家和零售商的直接对接。现在,在市场价格维持在2元一盒的情况下,李佳璘的蚯蚓因为“个头大”,依然可以卖到2.5元一盒,在广东省也能占据10%左右的市场份额。
除了畅销的蚯蚓,另一种“宝贝”——蚯蚓粪有机肥被分离机筛选出来。“牛粪经蟑螂消化排泄后,腐植酸等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含量非常高,可以起到抗病增产的作用。”李佳璘说。
梁静镇前锋村的新农民于洋安就是这些蚯蚓粪有机肥的受益者。于洋安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会上认识了李佳璘。他听说李佳璘有蚯蚓粪,正好赶上西瓜的坐果期,于是决定用几百斤试试。“结果,不到一周我就看到了效果。”
于洋安说,使用蚯蚓粪后,不仅叶子变得又黑又亮,而且果实吃起来也更甜。“而且,原来从农资店购买腐植酸、黄腐酸钾等水溶性有机肥,每亩地需要300-400元;现在用艾草,每亩地才100-200元。”如今,于洋安的种植园一直在使用蚯蚓粪进行育苗和施肥。
但与蚯蚓相比,蚯蚓粪有机肥的市场接受度并不太高。“传统观念认为,如果不发臭,就不会有生育能力。蚯蚓粪虽然不臭,但其实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有机物。”李佳璘说,最近他正在准备申请蚯蚓有机肥登记证。
粪有机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试多一下”
从四斤蚯蚓开始摸索科学养殖
一名香港青年,在惠州靠“铲牛粪”闯出了一番天地,并非一路坦途。
李嘉林养蚯蚓,其实也是无心插柳。李嘉林的父母在老家惠阳开工厂,李嘉林看好火龙果的市场,便打算追随父亲的脚步,在惠阳承包一片土地搞种植。“但是如果只是种火龙果终究要‘烂市’,所以要有一个卖点,那就是有机农业。”李嘉林说。
如何搞有机种植?李嘉林在香港的老师曾赞安帮他指了一条路:用蚯蚓培育有机肥。李嘉林介绍,曾赞安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也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博士、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的创办人,李嘉林正是在他的启蒙下涉足有机农业领域。
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李嘉林如今养殖蚯蚓的经验与方法,是他反复试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摸索出来的。
最开始,李嘉林躲在他父亲工厂宿舍的一个小房间里研究。“当时完全不懂,先买了四斤蚯蚓试一下,结果蚯蚓全部跑出来死掉了。”创业初期,李嘉林不断碰壁:蚯蚓为什么会死掉?蚯蚓应该吃什么,喂多少合适?蚯蚓繁殖率低怎么办?
这个时候,李嘉林便会向曾赞安请教,得到的回应却基本只有一句话——“试多一下”。李嘉林一度觉得老师在捉弄自己,后来,他才慢慢明白,“试”才是最好的答案。
就这样,李嘉林不断试错,一点点摸索到科学养殖蚯蚓的方法。他慢慢从四斤蚯蚓增加到一两百斤蚯蚓,终于从工厂宿舍走到了外面。“大概试了一年多,我直接拉回十吨牛粪倒在工人宿舍旁的空地上,有些新来的工人都被熏走了。”李嘉林这才决定专门找场地来养殖蚯蚓培育有机肥。
2017年,李嘉林在惠阳平潭租了10亩地养殖蚯蚓。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先引爆市场的却是蚯蚓。“蚯蚓繁殖很快,有机肥形成后,要筛掉其中的蚯蚓。”李嘉林说,为了出售多余的蚯蚓,他开车到周边的渔具店和钓鱼场挨家挨户推销,没想到大受欢迎。因为蚯蚓养殖利润可观,他放弃了种植火龙果的念头,又在良井租下现在这30亩地,拓展蚯蚓养殖。
回忆起最初的创业经历,李嘉林很感谢老师让他“试一下”。“如果老师每一次都告诉我应该怎么办,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能独立处理蚯蚓养殖上的所有问题。”他说。
“挑战更高”
注册香港青农会为青年提供交流平台
“即便再扩大五倍蚯蚓的产量,销路也不愁。”
“我已经跟平潭机场谈好了,将来可以通过空运把蚯蚓卖到全国各地。”
“等到8月底机构可以出化验报告,我就可以去办理有机肥登记证。”
……
七八年来,李嘉林一直不敢停下创业的步伐,他说“最怕过去那种没有挑战的感觉”。
原本,李嘉林在香港帮家里打点生意的时候,会兼职划龙舟和玩水上直立板。“平时会教一些学生玩直立板,每个小时600元。”李嘉林说,那时候他感觉“很爽、很享受”。有一天,他突然开始害怕那份安逸:“这样就浪费了我划龙舟锻炼的意志力,我应该再挑战更高难度的东西。”
李嘉林因此走上了有机农业的创业之路。如今,他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养殖的蚯蚓年产值能达到190万元。此外,每年还能产出1000吨左右的蚯蚓粪有机肥。这样的成绩,反倒让他再焦虑起来:“我现在又有那种感觉了。”
李嘉林需要不断挑战。为此,他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参赛项目是“蚯蚓多孔粪粒电池新材料”。这是李嘉林和惠州学院引进的台湾教授吴信达合作的项目,计划将蚯蚓粪进行碳化,利用其作为碳材料应用在电池领域的项目。“本来我等于是一个农民工,养殖蚯蚓、生产肥料没有科技成分,如果项目成功,不仅能增加蚯蚓养殖的科技含量,还可以延伸产业链。”李嘉林说。
作为惠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李嘉林希望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尽绵薄之力。去年底,李嘉林在香港成功注册香港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简称“香港青农会”),并正式开始运作。他希望可以通过香港青农会,将从事现代农业的香港青年汇集在一起,带动更多年轻人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机农业领域创业、就业。
李嘉林透露,他打算依托香港青农会,在惠州成立香港青年农业创业基地,为大家提供创业交流的平台。他希望通过联动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香港有机农业生态研究协会等资源,为在有机农业领域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农业知识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帮助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