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注册制创业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迎来首批企业上市。这意味着,自2019年科创板成立并试点注册制以来,a股市场推进了注册制改革。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既包括股票市场改革,也包括增量市场改革,与科创板、新三板精选层共同构成增量改革体系。
两者都是注册制,创业板与科创板的比较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总的来说,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基于科创板的经验和创业板的情况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安排,比如IPO上市条件、投资者适当性要求、退市制度、券商跟进机制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
在8月24日举行的首批创业板注册制企业上市仪式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希望深交所坚守创业板定位,突出特色,放错发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科创板与创业板在定位上存在明显差异,在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和规模分布上各有特色。虽然有些行业有交集,但未来会有适度的竞争和良性的共鸣。
机构整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创业板和科创板在一些制度上存在差异。例如,科创板围绕“市值”制定了五套上市标准,其中第五套标准允许无利可图的企业上市。创业板改革后,仍然有一定的盈利要求,制定了三套上市标准,同时明确了不盈利企业的上市标准,但一年内不会实施,一年后再进行评估。
在投资门槛方面,创业板注册制下的新创业板个人投资者应达到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的门槛,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科创板为个人投资者设置了50万资产、2年证券交易经验的开户门槛。
在退市机制上,科创板首次引入市值标准,对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3亿元的上市公司强制退市,创业板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的退市指标。
在保荐人的投资跟进机制方面,与科创板不同,创业板仅对无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高价发行企业实施保荐人关联子公司的强制投资跟进制度。
在交易体系方面,创业板与科创板全面融合,包括涨跌幅限制、盘后定价交易,以及两大金融体系和机制。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是放宽涨跌幅限制:创业板新上市公司上市前5天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由10%调整为20%,现有公司每日涨跌幅限制同步扩大至20%。
8月24日,截至收盘,创业板18只新股全部高于发行价,平均涨幅为212.37%,但涨幅中位数为126.18%,说明少数龙头公司股价明显高于其他公司。
对于创业板注册制的增量改革,之前有市场人士有过担忧:创业板会不会分流其他板块的资金?
事实证明,市场对资金分流理论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力。8月24日收盘,三大股指全线上涨,上证综指上涨0.15%,深成指上涨1.4%,创业板指数上涨1.98%。创业板全天成交额2295.12亿元,较上周五增加664.95亿元,说明增量资金发挥作用。第一天,总成交量为18股新股
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更加注重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升级。不同于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定位,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br />
与此同时,为突出创业板特色,深交所还明确设置了行业负面清单,排除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另一方面,又通过允许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行业负面清单中传统企业上市,支持和引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进一步分析,“举个例子,像拼多多、爱奇艺这些隶属于新商业模式,回A股上市大概率就是回归创业板,像中芯国际等硬科技企业回A股上市,就会选择科创板。科创板六个行业比较明确,只要是这六个行业的公司,选择科创板的就会多一些。如果是成长型的创新创业公司,包括传统产业技术结合的、偏软一些的,更多的就会选择创业板。”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说,“两个板块定位有些差异,但是都出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两个板块都是为了支持新经济企业更加高效、更加便利地融资。长远来看,创业板和科创板应该会协同发展,呈正相关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王德伦指出,创业板和科创板定位虽然不同,但在一些行业领域内是互有交叉的,所以也会形成一个适度竞争,但这种良性竞争是好事情,因为市场化本身就蕴含着竞争概念。反之,公司之间也面临更多的优化竞争,要吸引更多投资者,其实是生态的良性循环。
“后续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新规进入执行阶段,以及创业板注册制时代开启,创业板有望逐步科创化,进一步为当前风险偏好低迷的市场注入强心针。”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剑华 实习生:郭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