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为什么植树是公民义务,你今天参与了吗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3.12为植树节,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花草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3月12日,今天是植树节,只不过对很多人来说,植树节是存在感极低的节日,很少会参与到植树活动中去。
不少人这才头一次知道:早在40年之前,全国人大就作出决议,规定公民每年应植树3-5棵,其效力与法律等同。
从此以后,全民义务植树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日前,在全国第43个“3·12”植树节到来之际,省绿化委员会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公民可选择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义务植树尽责方式,每人每年植树3—5棵。
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孕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我们应该提倡把这项任务列入清明节活动的范围,并通过清明植树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在我国的植树节是在1915年开始设立的,但此时此刻时间是定在每年清明节。
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植树节,但是每个国家植树节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不过基本每月都有国家过自己的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
受灾最严重的四川、陕西两省主要领导,以及多位科学家都表示,江河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是造成这一次洪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邓小平同志为荒山绿化打开了新思路。
就拿北京市平原和山区交接处的“前山脸”地带来说,土层薄、裸石多,草木难以成活,是绿化造林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