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的配音(译制片配音技巧)
译制片曾经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唯一窗口,那些外国面孔所说的翻译腔,一度风行大江南北,甚至变成标准普通话的样板教材;但到了今天全民学外语、盗版音像普及、字幕组遍地开花的互联网时代,依然沿用着旧体制的译制工种,则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尽管现在已经看惯了原声电影,但是经典译制片仍然是成长岁月中不可磨灭的印象。
第一阶段:建国后到文革前
※ 黄继光的榜样在电影里
在1949年那个燥热尚未散尽的夏末,一部苏联影片在全国引起轰动。当俏皮活泼的土腔土调从苏联士兵嘴里蹦出时,中国观众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亲切。自此,真正意义上的配音电影开始成为大银幕上的主角,《普通一兵》则被视为译制片的开山之作。
影片历时8个月译制完成,在全国上映后反响强烈。此时抗美援朝战争打的正酣,《普通一兵》被送上前线放映,广大战员深受鼓舞。资料显示,黄继光看过这部影片后,在1952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扑向敌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成为中国的马特洛索夫。
就在《普通一兵》译制的那一年冬天,位于上海万航渡路618号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成立(1957年,翻译片组脱离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上海电影译制厂,简称上译),随即便接到了中央电影局分配的10部电影翻译任务,精通英文的陈叙一带领带领周彦、寇嘉弼、陈锦荣等人前往东影厂学习译制经验,次年一月《小英雄》译出,苏秀、邱岳峰等人成为上译厂的第一批配音演员。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的内参片
※ 神秘的毒草片
1960年代中苏交恶,前苏联电影逐渐淡出银幕,而来自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小兄弟”国家的电影成为银幕上的主角。社会上对当时流行的电影总结了一句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阿尔巴尼亚电影又搂又抱。”对于看惯了苏联战争片的中国观众来说,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中“革命者还玩吉他?”的情感表达就让人们大开眼界,印度风情喜剧《流浪者》中女主角向男主角大胆的示爱更是让无数中国人看红了脸,而由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编剧,金正日指导拍摄的《卖花姑娘》更是风靡一时,牵动了无数中国观众的泪腺。
在“苏联修正主义”不受待见的同时,“洋奴哲学”也被大肆批判,但这并没有阻碍一些带特殊标记的资本主义“毒草片”的译制。当然,译配这些影片和观看这些影片一样,都是一件带有神秘色彩的事情。老牌配音演员曹雷回忆称,当时送来译制的片子都没有片名,是用号码标记的,“译配的时候工军宣队在的人在那儿,让你保证你看到的任何内容,不许在厂外跟任何人说。”《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出现过的那部有裸女镜头的电影《罗马之战》即是此类影片,当时称作“参考片”“内参片”,据苏秀在《我的配音生涯》里回忆,该片可能是林彪点名要看的,“因为影片中充满了政治阴谋”。
第三阶段:文革后至90年代初
※ 全民恋上外国片
总的来说,文革其间片源国的数量有限,译制片产量相对较少,以长影为例,产量大的年份只译制十部左右,少的年份只有两部,平均每年五部左右,是文革前的八分之一。四人帮倒台后,《魂断蓝桥》、《音乐之声》、《简·爱》等“内参片”得以公映,译制片又重新迎来了它的春天。长译厂继续着自己的“北调”传统,上译厂后来者居上并从70年代起开始发力,八一制片厂也从1969年开始了故事片的译制,而随着电视的普及,中央电视台也在此时成立了自己的译制片部门,风靡于80年代初的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即是央视接手的第一个译制项目。
与改革开放前多以文化交流形式获得外片资源不同,70年代末后外国电影真正以“进口片”的身份进入中国,该业务由中影进出口公司独家经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三大译制厂以一定比例从中影分得片源。在文革期间被贬为木匠的邱岳峰也在此时重回录音棚,成为一部返工片《红菱艳》的救命稻草。此后,他又为《佐罗》中阴险、残暴、狡诈的威尔逊少校以及《凡尔杜先生》中虚伪、狡诈、谄媚的凡尔杜等角色献声,并由此成为银幕上反面角色的代言人,其魅力十足的“邪恶”声音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后为“孙悟空”、“唐老鸭”等角色配音的李扬就是受其影响开始尝试配音的。
在中国译制片的黄金年代里,《追捕》、《幸福的黄手帕》、《虎口脱险》、《佐罗》、《办公室的故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叶塞妮娅》、《卡桑德拉大桥》、《大篷车》、《东方快车谋杀案》、《第一滴血》、《霹雳舞》、《超人》、《终结者》、《铁甲威龙》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影片被引进,中国人从难得一见的别国风情里学会了生活的花样,苏联姑娘穿的布拉吉连衣裙在当时就成为中国姑娘追求的时尚,上译厂1980年拍摄的《庐山恋》里女主角频频变换的华装丽服及凹凸有致的装扮就是对这一风潮的记录,而郭凯敏饰演的“孔夫子”也无疑是对当时中国年轻人恋爱状态的写真。同样,中国人的幽默感也是在一众外国喜感角色的熏陶下大大提升,在人群拥挤时,你会听到有人嚷嚷:“让列宁同志先走!”
在那个中国人正放眼看世界的时代,资源的稀缺让几乎每一部译制片都获得了“万人空巷”的待遇,配音演员和电影明星一样被大众膜拜,青年人不仅把风衣领子竖起来像硬汉“杜丘”(《追捕》男主角,高仓健饰)一样装酷,也学会了像毕克(配高仓健)一样在喜欢的女生面前很自我的说出“我喜欢你!”独立于银幕之外,那时候甚至形成了一种“听电影”的文化,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到晚上会播送译制厂译制的电影录音剪辑,刘广宁(《生死恋》、《魂断蓝桥》)就曾用她那高贵华丽的声音惹得无数男人浮想联翩,只是苦了上译厂门房老头每天都要用麻袋装来自全国各地的情书,而她那时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一部老电影 一段成长的历史
关注《最美老电影》 重温经典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