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父母要零花钱的搞笑,问爸妈拿钱的搞笑对话
前几天,我发了《管不好爸妈的钱,早晚出事》之后,好吗?这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讨论尤为激烈。
很多朋友对我给他们讲的例子深有同感,但内心却无限纠结。说到底,没有背景去谈就是耍流氓。虽然很多人内心理性的声音告诉他们有问题,但是换成个人行为就不一样了。
谁让中国人的亲情关系从来都扯不清,中国人的金钱关系更是扯不清。
当两个扯不清扯到了一起,可想而知……
来源:《不能结婚的男人》
比如最近春节临近,一家人又要聚在一起过年了,很多朋友都跟我表达了自己的烦恼:
到底拿年收入的多少给父母最合理?
鉴于问这个问题的人太多了,今天我就这个事情给大家一个特别的优惠。
先说一些理性的数据。
两年前,一家咨询机构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80、90后每个月给父母多少养老费用?”
这里的统计数据是月度数据。让我们乘以12成为整年。
根据调查结果,80后每月的捐款超过500英镑,年捐款不足6000英镑的26.44%,人和年捐款500-2000英镑的20.69%.人最多
当然也有三千多,一个月五千,一年五万多的儿子。
但是和90后相比,每笔金额的人数少了一点,最多的明显是一分钱不给,占58.93%。.
来源:网络
我也咨询过我们学校的一个教授,他前阵子正好在做相关方面的研究,根据大量的研究数据给了我这样一个公式:
子女给父母的年费用=(子女家庭平均收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20%/需赡养人数*12
举个栗子:
假设你和你妻子组成的小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是5000元,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是500元.
你给父母的钱=(5000-500)* 20%/2 * 12=5400元。.
当然是一个人的,也就是5400元给我爸,5400元。给我妈。
来源:《漫长的告别》
数据和公式仅供参考。教授最后提醒我,这样计算出来的金额基本属于“标准线”。.
什么是标准线?
大概就是:往上可以无限延伸,往下有点说不过去吧……
教授的公式科学吗?
当然是科学的。
但它真的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吗?
我只能打个问号。
毕竟,公式就是公式,事实就是事实。
如果真实世界里所发生的所有事,都能用公式简单套用,那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就没什么矛盾需要处理了。
图源:《请回答1988》
这些年,我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和父母剪不断理还乱的无数金钱矛盾和纠葛中,我们所需要考虑的,远比计算题更为复杂,更为全面,也更有挑战性。
所以,回归到情感和现实的层面,到底该拿年收入的多少给父母最合理?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维度去考虑:
1,你有钱没钱?
2,你父母有钱没钱?
3, 你父母怎么看你给钱这件事?
第一种情况,你有钱,你父母没钱。
比如没有退休金,没有养老保险,也没有固定收入。那没啥说的,你想给也得给,不想给也得给,尤其是独生子女。
毕竟他们指望你的钱养老呢,至于给多少,建议按月给,保障他们的每月生活,金额可以在自己收入的 10-20%
左右,当然你收入越高,父母收入越低,这个比重可以越大。
图源:《今生第一次》
第二种情况,你有钱,你父母也有钱。
这种你给不给,给多少,都是心意了,反正爸妈也根本不在乎你这点钱。当然,如果你能给他们钱,也变向向他们证明你过得还不错,他们自然更放心。
而且就算拿了钱,他们也不一定会花,反而会给你存着。我一个朋友就和我说,她之前陆续给过母亲十万左右的零花钱,结果去年遇到难事,她母亲一下拿出了二十万给她用。感动。
第三种情况,你没钱,你父母有钱。
这种情况,你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不让父母倒贴就不错了,自然不在考虑的范围内。
第四种情况,你没钱,你父母也没钱。
这可以说是最悲催的一种情况。而且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饱受折磨的,大多是这类人群。
图源:《都挺好》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第三个维度,你父母怎么看你给钱这件事。
如果你父母虽然没钱,但首先希望你能过好 ,那你就先别考虑孝道,抓紧时间投资自己,早日脱贫。等以后有的是时间回报父母,明事理的父母也会懂。
如果你父母没钱,眼巴巴指望着你的钱用,暗示甚至明示你要钱
,这种情况也不少,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农村家庭,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观念里,养儿就是用来防老的,不管你要管谁要。
这种情况,躲是躲不掉的,能给点就给点,但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如果给了以后,父母还对你进行人生攻击,那在法律上情理上你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图源:《天道》
还有一种也得说下,如果你父母没钱,管你要钱,但他们基本没有理财的理念和思路,甚至拿着你给的钱,去瞎霍霍。
买保健品,买P2P,或者逞强借给亲戚要不回来那种。这种一次被你踩了雷,以后就趁早别给。
事实上,所有这些涉及和父母产生争执的经典问题,都只有一个统一答案:
看你父母在相关领域是否成功。
如果他们在相关方面表现平平,甚至还不如平均水平,那你最好的方法就是,视家庭和睦程度,给与不同表达形式的拒绝。
当然,世事哪有那么绝对,三个维度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会随时根据你自己和家庭的情况无缝切换。
就拿我自己举个例子:
刚毕业还是单身的时候,我基本属于第三种情况,自己没钱,但父母有钱。
每月工资太低,日常花销房租付完,基本不剩钱了,甚至还得父母补贴点。这种情况下,我自然没钱给父母。但逢年过节还是会买他们喜欢的酒、礼品等等,到年底给父母一个红包,也就1000元,意思意思。
图源:《家族的形式》
后来工作几年了,也结婚后,手头相对宽裕很多,但也不会每月给父母钱,年底一起给双方父母包个大红包,金额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点。
再后来,有了孩子,很多钱就花在了孩子身上,父母又搬来帮忙照顾孩子和做饭,我总不能让他们花钱,于是开始每月给他们几千块生活费。这个钱够不够用我也没问过,但最起码是我们的态度。
当然年底的红包是不能少的,也会随时买点东西,不会刻意,总体上遵循着我们来担负开支的原则。
毕竟,他们能帮忙,已经是我辈修来的福气了,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总体来说,给父母钱其实很容易,找个借口就给了,给多给少都是心意。但在我看来最难的是,还是让父母在他们自己身上把钱花掉。
我父母就是,经常表面上收了我的钱,结果一分都不动,说是要给我存着,以防万一。
拜托,我都多大了~
图源:《家族的形式》
对付这种情况,我也早就积攒了丰富经验,既然他们自己不花钱,那我就帮他们在他们身上花了吧。
比如带他们去旅行,从国外到国内,让他们去体验我能给她们的,给他们买商业保险,让他们偶尔生病能去特需或者国际部,有什么东西能在网上买更放心便宜的,我就在网上给他们买,反正网络支付他们用着也不乐意,而且我会说用我的能攒积分。
我还有个同事更牛,她和我说,她给父母钱的方式是向父母借钱。
平时有事没事,她就会先向父母借点钱,千八百的,约定好下个月还他们。
下个月月初,她会在借的钱的基础上加上个三五百的还父母。告诉他们每个月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厉害,这些钱相当于上个月借的钱。
一般这个时候父母都会联手揍她一顿,怪她欺负他们没文化,但收的时候是喜滋滋的。
后来这招数用的多了,大家自然都心照不宣了。但父母乐意配合,何不继续演下去呢?
图源:《家族的形式》
说了这么多,从理性到感性,从共性到个性,不知道是否解答了你们心中的疑虑。
其实这件事,真的不需要有太多疑虑,钱在你手上,主动权是你的。别人再多的意见都是参考,你才是决定者。
所以,你想给就给,给多少都是心意,不想给也不必搞得自己处处被动,让自己接受道德绑架。
不过作为过来人,我还是得给大家提个醒:
给钱可以,但千万不要让父母长期帮你保管钱财,更不要让父母知道你的真实收入情况。
各种家庭惨剧都是咋酿成的,不用我多说了吧。
图源:《我的大叔》
当然了,人类向来只相信幸存者偏差。虽然有很多朋友,最近都在忧心这个问题,但我相信,他们仍然只是极小的一小撮人。
更多朋友,其实还远远不用考虑这个世纪难题,谁让他们现在所处的状态还是――
父母倒贴。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