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家医保局王文君:如何建成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
导读
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当前的建设进度、各项系统应用情况如何,下一步规划是什么?建设的难点和挑战如何?如何做好数据归集、挖掘与共享?
依据架构设计,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涵盖支付方式、跨省异地就医、公共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建成后可满足全国几百个统筹区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图/视觉中国
文|记者 刘登辉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这既关乎医保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也关乎全国13亿多参保人享受高效便民的医保服务,还将为将来提高统筹级次打下基础。
医保制度运行多年来,全国信息系统碎片化严重,业务编码不统一,数据不互认,参保人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网上不能办、异地不能办”等问题突出,公共服务体验较差、满意度不高,迫切需要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改变这一局面。
2019年6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工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一年后的10月完成主体建设,目前已在广东、青海、河北等18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地市落地应用。国家医疗保障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司长王文君近日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称,下一步将力争在年底前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
“医保信息化对于医保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王文君说,通过医保信息化的建设,将实现平台系统的协调统一,更加有利于数据共享,同时提升数据质量,更加有利于医保宏观管理。此外,还将实现系统保护专业化,更加有利于系统和数据安全。
依据架构设计,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涵盖支付方式、跨省异地就医、公共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建成后可满足全国几百个统筹区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作为信息化的基础,国家医保局已于2019年发布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等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通过标准化打造全国医保“通用语言”,并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执行,为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的上线奠定标准数据基础。同时在公众端,正在全国推广的医保电子凭证将开辟线上就医购药新模式。
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并不容易。王文君说,信息化建设不但需要满足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需求,还要打破不同医保统筹区系统相互独立的格局,完成从各地离散建设到全国统一布局的转变。尤其是各地系统建设情况各不相同,困难问题千差万别,再加上新平台采用全新的平台架构和业务编码,建设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使得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
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后,此前在财政部社会保障司担任副巡视员的王文君,转任国家医疗保障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司长。该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拟订医疗保障工作规划。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预决算等工作,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草案、规章和标准,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承担局党组、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围绕当前医疗保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思路、进度、难点与未来规划等议题,财新记者近日专访了王文君。以下是对话实录:
力争年底前基本建成
财新记者:国内医保信息化的现状如何,现实中带来哪些突出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后,对于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目前进度如何?
王文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1998年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这些制度分别覆盖不同的人群,也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相关信息系统也由不同部门各自建设,业务编码不统一,数据不互认,信息系统碎片化严重,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网上不能办、异地不能办”,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医保公共服务群众体验较差、满意度不高,迫切需要一套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国家医疗保障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针对上述医疗保障信息化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提升医保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满足群众需求,适应医保事业改革发展的需求。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按照标准全国统一、数据两级集中、平台省级部署为主、网络全面覆盖、项目规范建设、功能高效便捷、安全保障有力的要求建设。
在各级医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0月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主体建设顺利完成,为建成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11月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广东汕尾率先落地应用,截至目前已在广东、青海、河北等18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地市落地应用。下一步,各级医保部门将继续努力,攻坚克难,力争今年年底前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
财新记者: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包含14个子系统,从最初启动看,全国系统中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最先上线,从地方看,也并非一次性完成所有系统上线,在系统建设的总体策略上,各项系统建设的先后次序如何把握?目前已上线的14个子系统中,哪些建设和应用已较为成熟,哪些还在起步阶段?
王文君:在系统建设的总体策略上,考虑到方便参保群众就医购药,各地优先进行经办业务类系统(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基础信息业务子系统)和公共服务类系统(包含医保电子凭证)的落地应用,再进行招采、价格类系统(包含医疗服务价格、招采等子系统)和监测管理类系统(包含内控、信用评价、运行监测等子系统)的落地应用。
目前,14个业务子系统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青海、海南两省已经完成平台业务功能完整上线并实现全域覆盖,河北完成主要业务功能的全域覆盖。从全国范围看,平台有效覆盖了4.9万家定点医疗机构、7.1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在药店结算超3000万笔,门诊结算超7000万笔,住院结算超700万笔,有效支撑起了医保业务和医保服务。
……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专家建议加强社会保障调节力度[2021-08-01]
随着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已拉开帷幕。不过,当前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推动共同富裕任重道远。有别于注重市场经济效率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作为更强调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如何发挥好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作用,助力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保障界一大议题。
近日在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社会保障上,围绕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称,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两大因素,其中,物质基础是否丰厚决定着可供全民共享的潜在份额,而再分配机制是否合理决定着全民共享的公正程度。
国家医保局施子海:确保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年底基本建成 [2021-07-23]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这既关乎医保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也关乎全国13亿多参保人享受高效便民的医保服务,还将为将来提高统筹级次打下基础。7月20-21日,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疗保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培训班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多次强调,各省要加快医保信息平台落地,并完成医保信息业务编码“贯标”验收。
医保制度运行多年来,全国信息系统碎片化严重,业务编码不统一,数据不互认,参保人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网上不能办、异地不能办”等问题突出,公共服务体验较差、满意度不高。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一年后的10月完成主体建设,目前已在广东、青海、河北等19省份58个地市落地应用。
医疗保障立法须协调好的三个问题 [2021-06-17]
为深入贯彻中共十九大关于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的决策部署,加快形成与医疗保障改革相衔接、有利于制度定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医疗保障局研究起草了《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于6月15日正式公布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该征求意见稿共八章,包含筹资和待遇、基金管理、医药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该稿明确提出其立法目的是“为规范医疗保障关系,健全高质量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维护公民医疗保障合法权益,推动医疗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还具体规定“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医疗救助等相互衔接、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为了实现上述立法目的,本文认为此次医疗保障立法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问题。
责编|任波
版面|刘登辉、曹媛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
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授权、投稿及爆料请联络财新健康管理员
邮箱:denghuiliu@caixin.com
恰询:caixinhealth@caixin.co